音乐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案音乐”。
音乐活动——《握紧拳头》
设计意图:
本班有11个孩子,年龄在11岁左右,其中有两名轻度智障,其余的为中重度智障,这其中包括一名脑瘫,一名自闭,一名多动,自闭和多动属于听指令难的那类,本班是以年龄划分而不是以能力,所以他们的能力差异很大。我们设计这堂课主要是通过模仿,训练他们的大小肌肉,在律动中放松。
活动目标:
(1)、A层次:两名轻度智障儿童能准确的跟着音乐模仿视频中的动作,做到动作合拍、协调。在过门阶段能自创动作。
B层次: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跟着音乐做动作。
C层次: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听指令做活动中的某些动作。(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培养学生用动作、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在活动中体验快乐。(3)、通过这些动作进一步加深对身体部位的认识。正确使用量词:如不会把一个鼻子说成是一只鼻子。大小肌肉得到训练。
活动准备:《握紧拳头》视频
活动过程:注:A师——
B师——
导入:A师:小朋友再过两天就是“六 一儿童节”了,你们高不高兴? 生:高兴
A师:为什么?
生:穿新衣,有礼物„„
A师:那好,老师也送大家一个礼物,小朋友注意看是什么?
看:(1)握紧拳头的视屏(此阶段只要求小朋友仔细的看,听)看完后老师问些简单问题如:
A师:老师送的是什么礼物,在里面你们都听到了些什么
好!你们再听听看,是不是有刚才同学们说到的东西。(两遍)
教:(1)A师:小朋友们都很棒,都说对了,现在请XX老师把这些动作送给大家。(教分解动作B师:比如说握拳,拍手,胳膊上举等动作,因为这些动作在生活中常见,不同的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做法,所以B师需要规范动作,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做,A师在下面管理纪律,帮能力低的学生规范动作)
(2)B师教完动作后,老师和同学们再一次的一起回忆动作。(难一点的动作,老师提示,简单的以提问的方式反问他们,比如说:鼻子在哪里?拍手怎样做?此过程照顾能力较低的学生。)
(3)A、B师:分别抽请A、B层次的学生上台来做,下面的同学帮他们检查看是否正确。(因为下面的孩子能力较低很难发现问题,老师需要仔细看把不对的地方当着全班同学纠正。在全班一起把难的动作做一次)
(4)A、B师:将男、女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比赛。A师带领男生B师带领女生。男生女生各一排,相向而站。先女生做一次,再男生做一次。最后全班一起做。大家鼓励自己。(此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多次练习。体验比赛的乐趣。
(5)A、B老师把动作完整做一次。带动学生一起跳(在过门阶段老师不做要求,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
练习:(1)让杜某某站在中间,A B师带领学生围成圈跳。(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过门及结束时的动作。
(2)将学生中创作较优的拿出来,演示一次。再一起做。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优点:
1、活动选材:歌曲具有很强的节奏感、韵律感。唱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2、活动组织:(1)整个活动按预先的顺序完成,同学都很乐意参与活动。
(2)孩子们的大小肌肉得到了训练。也很巧妙的复习了量词。
(3)学生积极主动,A层次学生发挥了自己的创编能力,B、C
层次的学生也能在老师和A层次学生的帮助下参与活动感受快乐。
缺点:
1、个人原因:语速过快导致学生不理解要求,活动过程乱。
2、活动组织:(1)教法错误,单调的重复,能力好的学生感到疲倦,而能力低的则不会。下次可以叫A层次学生帮助B、C层次学生,这样两者都有兴趣。
(2)组织能力须提高,在教和最后圆圈舞练习环节,学生之间互
相影响,没按正确的动作做。
(3)一节课的目标定的过多。应该在下节课练习圈舞,对于分解
动作他们会做,但全部联系起来就很困难,且以圆圈的形式还要考虑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这些对初学的他们来说有点难,所以最后培养学生节奏的目标也没有实现。
(4)A、B老师之间缺乏默契,在事先的准备不是很充分,教授的过程中每个环节自己具体负责什么不明确。
附:
握紧拳头,打开拳头,拍拍手掌,握紧拳头
打开拳头,拍拍手掌,把两只胳臂向上举 啦啦......啦啦......耳朵两个,眼睛两个,鼻子一个,嘴巴一个 头儿一个,手臂两只,小腿两只,手指十个 啦啦......啦啦......握紧拳头,打开拳头,拍拍手掌,握紧拳头 打开拳头,拍拍手掌,把两只胳臂向上举 啦啦......啦啦......打开拳头,拍拍手掌,把两只胳臂向上举 啦啦......啦啦......A师
李英芝(特教)
200721414102 课前透视: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学生翩翩起舞,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情境。】 对话平台 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在浓郁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发现,畅谈收获,使学生体验到“发现学习”的快乐。】 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1)(2)(3)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利用动作、绘画、语言情境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 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结合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初春的特点,体会课题中的“找”字,初步感受发现的乐趣。】 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自愿展示学习收获,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多种形式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拓展课外学习资料,促进语言积累,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 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此环节融听、想、品、背于一体,使学生对书面语言文字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多层面、立体的审美和积累。】 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寻春、赞春”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发现的快乐,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伴教锦囊
阅读在线: 朱自清的《春》(节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音乐活动教案《何家公鸡何家猜》(适中大班)周宇轩 活动名称:何家公鸡何家猜 活动目标:①理解歌词的内容;②学会熟练的唱歌曲;③可伴随音乐做游戏,锻炼其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伴......
《国歌》 教案序号:1 教学目标:1、能够用雄壮有力的声音自豪地演唱歌曲。2、了解国歌的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3、了解《国歌》的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体会《国歌》表达的爱国......
第一课 中国中国,我爱你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中国中国,我爱你》,指导学生有感情的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激发学生的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2、认识键盘,并能认识各音的位置3、......
音乐教案《我家小院嘴巴多》教学目标:1、通过模仿和表演小动物各有特色的叫声和逗人喜爱的憨态,激发小朋友对小动物的进一步的喜爱及爱护之情。2、聆听并学唱歌曲《我家小院嘴......
荡秋千学习目标:1、节奏的掌握。2、生动地演唱歌曲,富有表现力的演唱。3、用歌声展示孩子们的童心、童趣。 教学重、难点:1、这首歌曲重点是表现出歌曲的情绪,也就是连线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