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修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他们的名称并识别。感受“形”与“体”的联系。
2.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能判断日常生活中物品的形状。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美化思想和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能从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以活动为学习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学数学,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感受图形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能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积累对数学可持续发展的兴趣。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运用请朋友进课堂的形式,将各种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增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一开始以摸物体游戏为切入点,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雪地小画家”画平面图形,运用找脚印,画脚印,分一分,认一认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初步感受到“面”从“体”出,再让学生摆图形,接着又安排了认图形、说图形,本环节从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接着让学生通过“闯关”活动,感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感悟“形”和“体”的关系。最后运用“礼物”平面拼图,让学生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以活动为学习载体 活动一:摸物体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请来了几个朋友,它们躲在口袋里,课前它们悄悄对老师说,先得玩个游戏,它们才愿意出来。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你把手伸进袋子里随意摸一个物体,然后告诉大家你摸到的物体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1:方方的,平平的...... 生2:正方体。
学生摸到“长方体”,另一学生上来找这样的物体......(复习立体图形)
(利用 “玩游戏”请来的四个朋友一起上课,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轻松地进入了新课,同时对本课充满兴趣。创设了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二:画平面图形。
师:看到大家表现这么好,它们非常高兴和你们做朋友。瞧,它们来了。(出示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请学生说一说它的名称。)1.找脚印
师:还带来了它们玩耍时的照片“雪地小画家”和大家分享。师:雪地上有这么多漂亮的脚印,猜一猜这是谁的脚印? 生:上黑板指一指 师:长方体的脚印呢? 生:指一指 …… 2.画脚印 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的脚印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笔画下来……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立体图形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搬好后动手剪一剪,把脚印剪下来。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请4位小朋友上来剪一剪。
说一说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生2:我是从正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小朋友的表现棒极了,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平面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分一分
师:刚才的四位老朋友悄悄地离开了课堂,留下了各自的脚印,让它们成为了我们的新朋友。它们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来互相熟悉一下。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第一,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听好口令按要求排好队上来。第二,请把你剪好的图形拿上来,然后找一找黑板上有没有哪个图形和你手上的图形很象,贴在它下面的蘑菇房子中。(学生活动,将手中的图形贴蘑菇房中。师生共同评价)
4.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通过“雪地小画家”画平面图形,运用找脚印,画脚印,分一分,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物体的面上寻找平面图形时,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很快就找到了,极易地体会到了“面从体出”,从而融化了教学难点。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体会到了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活动三:摆图形
师:认识了这四个图形,你能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牙签摆一个这样的图形吗?
师:说说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你们谁也没摆,是什么? 生:圆。师:为什么?
生1:因为圆的边是弯曲的,小棒是直的,我们没办法摆出来。生2:老师,我摆正方形用的小棒一样长。
生3:老师,我摆长方形时,有两边用的小棒一样长,另外两边用的小棒也一样长。
生4:老师,我用一样长的三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生5:老师,我摆三角形时用的小棒不一样长。
(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力求创设宽松的环境,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学习,这样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就更透彻了。)
活动四:认图形
师:为了出行安全方便,道路上有很多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活动五:说图形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生1:教室的门是长方形。
生2:应该说教室门的表面是长方形的。生3:我们到酒店吃饭时,很多桌子的面是圆的。生4: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从生活中具体情境入手,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是在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闯关练习——加强了双基训练
师:我有一个发现,这几位新朋友已走进了你的心里,信吗?让我们 一起玩个闯关游戏,验证一下。第一关:涂颜色
师:瞧,这有好多的平面图形,让我们帮他们穿上漂亮的外衣吧!每种涂一个颜色。
第二关:数一数,填一填
师:问题一 圆有()个 先找圆再数一数填一填
师:这些图形有的平着放,有的竖着放,有的斜着放,它们都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师:这些图形有的这边长,有的这边短,他们都是三角形。第三关:连线(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下面的图形?)(以闯关的形式设计练习,题目简单明了,让学生在练习中增强信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抓住了儿童逞强好胜的心理,激发学习热情。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既加强了双基训练,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考,感受数学的美。)
三、全课总结——欣赏拼图、体验数学美
师:这几位新朋友真有趣,让我们再来说一说它们的名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它们都是什么图形?(平面图形)他们觉得小朋友在这堂课中表现非常棒,还留下礼物送给我们。
练习:小船,树,汽车
师:小朋友得先把他们都找出来,三角形?长方形?圆?正方形?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礼物吧。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图形,我们也可以用这些图形做成很多漂亮的图形。让我们回家后运用这几位新朋友拼一幅漂亮的图形送给家人。
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这一课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他们的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整理抽象。针对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理解和处理,为了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主要关注:
一、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在本节课中一系列的知识点都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来获得。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同时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心理,课上就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每个小组一堆实物(如:牙膏盒、乒乓球、易拉罐、魔方、小木块等)玩一玩,分一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感知了这些实物的形状,并为后继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如:在摸一摸环节中,让学生认真地看一看、摸一摸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感觉,跟小组同学说一说。这样不仅每个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得到满足,而且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体的特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投入,让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二、创设游戏环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为了更好的联系生活,应用所学知识,教师设计了多种有趣的游戏。“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根据对正方体、长方体等的认识,寻找生活中的实物,这样能把物体、几何图形、图形名称联系起来感知。“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在对图形的观察、触摸、感知后,直接用手进行触摸物体,使学生能通过触摸准确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并同几何图形联系到一起,说出物体的图形的名称。“找一找”的游戏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内容,学生通过触摸,找出物体。“摆一摆”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摆长方体或正方体等图形,感知拼摆后所形成的图形,并有效感知其数量,如用四个小正方体摆一个大正方体需要几个,并从不同侧面观察拼摆图形的形状。
在游戏中,让学生快乐运用所学知识,并进一步进行升华,提高对图形的认识,有效的分清物和图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纵观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参与热情高、学习兴趣浓,从他们欢乐的笑脸上,从他们友好的话语中,从他们不愿离开的脚步里,从他们天真的眼神中,我又一次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为师者还有何求呢!拥有这些足以!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设计三台山九年制学校 潘继萍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能识别这些形体。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从实物抽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