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34、35页,做一做,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些小朋友,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结交好友为开头引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操作感知 :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
(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4)齐读图形名称。(5)板题: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游戏“看谁摸得准”。
1、老师与一生做游戏(示范)。
2、小组游戏。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设计意图】游戏是大家都喜欢的活动,易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多种感官加深对各种形状形状物体的体验。
五、巩固练习(第37页1、2题)。
【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在数数的过程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六、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参与运球游戏。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球能任意滚动。
2、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逐步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 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2、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能主动......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练习五。教学目的: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
《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 潭头小学詹会如学习内容: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公兴小学 邓顺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能力目标:在动手操......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7页——89页)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辨认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