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少年闰土》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水南小学:赖玉婷
1、学习课文,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重点:
1、通过四件事及人物动作、外貌等描写感受闰土的形象。
2、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闰土性格上的特点。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1、播放《让我做你的好朋友》,好听吗?这首歌叫做《让我做你的好朋友》。对呀,朋友就是在你遇到难题的时候,鼓励你;在你生气的时候,哄我开心;在你开心的时候,陪你一起开心
朋友就是在你哭泣的时候,安慰你;„„
2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位鲁迅的好朋友,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我们一起和他打下招呼吧!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3、投影课文78面插图。猜一猜谁是闰土?从哪可以看出?(引出课文他正在厨房里……)为什么是紫色的脸?(健康、活泼……)
师:抓得真准,确实如此。从这我们可以得出:人物的描写精彩与否与字数无关,大可不必把鼻子眼睛嘴都写出来,只要抓住特点,寥寥几笔就能让人物鲜活起来。
4、另一个是谁呢?“我”和闰土是什么关系?
二、扫清障碍
1、鲁迅的文章幽默含蓄,耐人寻味,有没有琢磨不透的地方?比如:标点、词语等。(出示连线句子)
a“项带银圈”的“带”应该是“戴帽子”的“戴”。
师:对,同学们判断的非常正确!可是在我们课文中却是这么写的,因为在古文里这些字都是通用的,因此在当时这么写是不算错的。过渡:扫清字词障碍有助于学习课文内容。
2、作者是少爷,而闰土是一个仆人的儿子,作者怎么会那么喜欢闰土呢?(引出课文“啊!闰土的心里有„„”)过渡:那闰土都说了哪些稀奇的事呢?
三、整体感知
1概括小标题:地点 干什么
2在这几件事里,你觉得哪件事最有意思?画出有关句子!3出示对话,哪些是闰土说的话?读句子,教师指导带上手势。4同桌之间分角色读。师:他们是怎样说的在说?我们也想他们那样说吧!
师:是啊,猹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而闰土并不怕,可见他的勇敢,读出他的勇敢
②“你听,月亮地里„„” 指导读出“轻轻地”。
③“它不咬人吗?”“有胡叉呢。„„”指导朗读,注意“奔”,语速稍快。文中有一句话:“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说明猹很灵,但即使这样,闰土也能抓到他,可见闰土的机智。5师生分角色读!6男女生读
教师归纳:看到你的表演我仿佛看到了那碧绿的西瓜地。所以这惊险刺激的一幕仍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
(1)多媒体展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2)填空
(3)自由感情朗读、指名读、分组朗读,读出夜的寂静、瓜地的美、闰土的勇敢,达到熟读成诵。
7、让我不能忘怀的只是“看瓜刺猹”这一件事情吗?(1)教师引读,激发情感。
“我”不能忘记,下雪时,我们在沙地上,读——(雪地捕鸟的段落)“我”不能忘记,在海边时,我们日里,读——(海边拾贝的段落)“我”不能忘记,潮汛来的时候,读——(看跳鱼儿的段落)过渡:让我不能忘记的只有这四件事情吗?还有——(引出“啊!闰土的心里„„”)
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想象:闰土在干这些趣事时,“我”在干什么? 体会作者生活的单调,对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的不满,理解“四角的天空”,解疑释惑。
五、想象再次见面,激励阅读。
1、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这样一对好伙伴最终还是分开了,如果他们再次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高兴、拥抱„„)
2、那结果是你想象的那样吗?出示《故乡》片段。
3、鼓励孩子们去读一读《故乡》。
第2篇:少年闰土公开课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案例分析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预习课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和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你们瞧,(出示画面配乐)[师朗诵第一段]。生谈感受。
2.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们对他有什么印象? 3.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就是闰土。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4.同学们一起和他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二.新授 1.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少年。昨天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你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好,开始吧!
2.请浏览完的学生举手回答,概括闰土讲的几件事。
先写了(回忆),我和闰土的第一次见面,这叫初次相识(板书:初识)。然后写了我和闰土在一块儿相处的过程,(板书:相处)。最后写了我和闰土分开那叫离别(板书:离别)。
同学们,课文正是按照这四部分来写的,我们都知道在这四部分当中,相处是写得最详细的。好朋友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闰土对我说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请用几个字概括一下写在边上。(①雪地捕鸟(②海边拾贝)(③看瓜刺猹)(④看跳鱼儿)
同学们,这些有趣的事,你们经历过吗?(没有)像这样没经历过的,没看过的,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的叫什么事?(希奇事)看来同学们对这个词都理解得很好。[板书希奇事] 假如闰土邀请你和他一起做这些希奇事,你最想做哪一件?为什么?(生谈想做的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鲁迅先生写的这四件事,有什么特点?(①鲁迅先生都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来突出闰土的品质。)(②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鸟详细写,海边拾贝和看跳鱼略写。)
3、学习看瓜刺猹
(1)那么文中最详细写的又是哪一件事?(看瓜刺猹)(出示对话)请看,这就是文中的我和闰土看瓜刺猹的对话,请同学们用心地读一读,在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地方写下你的感受,那是你心灵的共鸣,开始吧!(生读)(2)我们来交流交流,你觉得看瓜刺猹的对话中,哪里最有趣。(生谈感受)
(3)指导朗读。
同学们,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你们看哪,把你的整个身,整个心都投入进去,看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谈,师评价)这猹也太狡猾了,一起来读一读,再次体会体会看瓜刺猹的有趣。(生读)师相机指导:①好奇呀!(管贼吗?)十分的好奇!(管贼吗?)继续。②不,声音太大,会把猹吓跑,月亮地下,读(生读)③这次好多了,但“捏”字,读得还不够轻,“捏”能换成其他的词吗?来,请你换换。(生讲)捏的动作很小,很轻,动作大了,猹就跑了。鲁迅先生用词是多么巧妙啊!再来读,月亮地下(生读)。④担心啊!(生读)十分地担心(生读)⑤快刺啊。(生读)(4)现在,我们把两个小伙伴请到现场(出示图片)你知道哪个是闰土吗?为什么?(戴黑帽的是闰土,戴红帽的是我,因为闰土一边说一边做动作。)那就请同桌之间,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分角色来练习练习。开始吧!(生练习)好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5)再读第一段
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多么有意思的看瓜刺猹。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早已飞到了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当中,(放音乐,出示第一段)读。(生读)
小结:从这里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机智勇敢)刚才我们怎样学习看瓜刺猹的(先自读找出有趣的地方,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体会闰土给我们的印象。
也正因为这样,才更使我难以忘怀,但是令我难以忘怀的又何止这一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完的希奇事,用书上的一个词就叫做(无穷无尽)板书:(无穷无尽)既然闰土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那我们还等什么?一起端好书,去分享闰土带给我们的那些稀奇的事和快乐吧!
(1)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雪地捕鸟的对话。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把描写闰土的动作词用△划出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谁来说说(生汇报动作词,用红色显示)(生谈体会)顺序性、准确性。是的,这就是鲁迅先生文字的魅力所在。
(3)从这里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看瓜刺猹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体现闰土的品质,雪地捕鸟则主要采用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4).指导朗读。我想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和闰土去捕鸟了,我们沙地上,读(生读)
5、学习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
我们再到海边拾贝,我们日里,读(生读)潮汛来了,快看,是跳鱼,我们沙地里,读(生读)。
从这里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见多识广)理解我对闰土的讲的稀奇事的向往,假如我没有见过闰土
6、学习16段.
1)我仿佛感受到了闰土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也难怪鲁迅先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出示两段14段与16段)。
2)在这两段话里,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一起看吧,(出示图片)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从这幅图片当中,你能够想到一些词语或名言警句吗?(①我想到了井底之蛙。)(②我想到了笼中鸟。)(③我想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④我想到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是的,你们所说的都是作者鲁迅先生心里所想的,也是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3)(出示句子)老师相信,此时此刻你再读这一句话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来,我们合作来读读,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生接)闰土在雪地捕鸟时,(生接)闰土在海边拾贝时(生接)闰土在海边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希奇事时,而我,却只看见四角的天空。[板书:感受到了吗?感受到了吗?
14.同学们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当闰土在海边做各种有趣的事的时候,我又在做什么呢?当闰土在海边时(生讲)。此时此刻我们似乎觉得,四角的天空,不仅仅是指那小小的一片天空。它还指什么?(生讲,师评价)我的知识贫乏不正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吗?你们都读懂了鲁迅先生的心,你们都成了闰土的好朋友。可惜,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出示,师读最后一段)但是,这位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读(出示第一段,生读)
三.拓展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文字魅力,也进一步理解了表现人物品质的几种写作方法,下面我们着重练习语言描写。(配乐出示)正月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那一天,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两个好朋友呆在厨房,不肯出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还有很多没有说完的话。他们所说的每一句都表达了他们的依依不舍之情,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写下来吧。(好朋友总是这样,一起的时候,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趣事,分别的时候,割舍不下的是那份浓浓的祝福,把他们的对话写下来吧,都写下来吧!)(生写)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闰土,给我们讲了四件希奇的事,详细写了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鸟,其它的略写,做到有详有略,并且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出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我们平时写人的作文也应该要用上这些写作方法,写事的时候要详略得当。最后,就让这位不凡的朋友,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上。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2.到图书室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下课。
第3篇:少年闰土教学设计公开课
穿越时空探寻大师语言表达的秘密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教程】
【设计意图】
一、揭题解字,感知大师文章条理清
1、今天咱们要去认识一个海边的少年(板书:闰土)这是我们著名作家鲁迅的作品。
2、课前布置了大家朗读课文,你们读了吗?那老师要检查一下,你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出示句子,引导理解文中一些文言文的词语的意思)
小结:请大家翻开书,再轻轻读读这些句子。当时正是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交替的时代,所以读鲁迅那一代作家的文章,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刚才大家用联系上下文换一个词,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借助工具的方法来读懂这些词语。这就是非常好的理解方法。
3、课文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下面根据你对课文的阅读,思考一下文章的写作顺序,完成下面一个练习。
(出示练
第4篇:少年闰土公开课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2、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闰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请一生读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