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认识角”。
“认识角”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多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教材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材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比较角的大小,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四、设计理念:
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设计思路: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说一说,指一指,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圆形纸每人一张、带孔硬纸条每人两个、图钉每人一个、。
六、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数学王国的图形朋友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多媒体课件出示:长方形、圆、三角形、椭圆、正方形这五个图形。)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一组,它们都有尖尖的角;椭圆和圆一组,它们都没有尖尖的角。(课件演示)师: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摇头)同意第一小组的分法。
师:点击相应的图形,把课件中的图形分成两组。(同学们,角也是我们数学王国中的一名重要成员)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课件:认识角)
(二)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1、找一找
师:图中有没有角?(课件出示三幅图片)学生找角并汇报,师课件演示。
师: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存在着角,你还能从教室中找到角吗?(生汇报)
师:把你们找到的角说给同桌听。
2、创造角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找到了这么多角。现在看桌子上的圆形纸片,它上面有角吗? 生:(摇头)没有
师:你能想办法折一折、画一画,利用这张纸片来创造一些角吗? 生:能
师:那就快开始吧!(放课件音乐)师: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的角?
(学生纷纷在实物投影机上边展示变说。)生1:这是我折出来的角。生2:我画了3个角。生3:这是我剪出来的角。……
3、摸一摸
师:摸一摸你造的角,有什么感觉?(生汇报)
师:(边演示角边说)噢,原来角给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尖尖的,直直的。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都能创造角了!下面,老师也要创造角了,仔细看。
4、介绍顶点和边
师:大家看!这尖尖的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闪烁各部分名称)
5、指一指屏幕上角的“顶点”、“边”,并数一数,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6、辨一辨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呀!现在让我们继续擦亮自己的慧眼,来辨一辨哪个图形是角?(课件演显示)
7、角的标记 师:同学们,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各个角,我们还可以给角标上标记,怎样做呢?(多媒体课件出示:闪动角的相关部分,出示角的标记。)同学们,仔细看!这是表示角的符号。同时,为了区分不同的角,我们通常在这个符号的后面注明一个数字或字母。例如,我们在这个角符号的后面再加注数字1,我们就可以把它记作∠1,就读做角1;如果还有一个角,我们就可以记作∠2,读作角2。你们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8、标出图形中的角
师:小组中的答题纸上有不同的图形,选择你喜欢的一张,用刚才老师告诉你们的标记角的方法,把这个图形中的角标出来。(生动手做,放音乐)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做的?(实物投影)生汇报。
(三)实践操作
1、做活动角
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可真出色呀!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下面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每人从学具袋里拿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用它们来做一个角。用图钉时要小心,不要扎破手指。开始!(学生动手做角,放音乐)师:把你们做的角举起来展示一下。
师:下面我们要来动脑筋了。看老师的这个角,你能调整手中的角,使它比这个角大吗? 生:能。
师:做好后举起来。
师:我们再来比一比。(和一个同学合作)师:想一想你是怎样使角变大变小的。
生1:把两根纸条往外拉,角就大;往里推,角就小。生2:把两条边向外拉,角就大;向里推,角就小。…… 师:对,把角的两边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把角的两边合拢得越小,角就越小。
2、比一比
师:同学们,既然角有大有小,下面同桌合作,找出三角尺中最小的角。
师:你来指一指你们找到的角。
师:小组合作,把每把三角尺上这个最小的角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你们会发现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每把三角尺上的这个角都一样大。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上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样比较的。
生:把它们的顶点先对齐,让它们的一条边重合,我们发现另一条边也重合了。
师:用两个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三角板,进行对应角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四)课堂小节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识了角。生2:我会创造角了。
生3:我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
生4:我知道角两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没有关系,与两边开口大小有关。……
好了,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其实只要我们平时认真观察,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角》教学设计
江西中心小学
魏建荣
2007年4月
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岑溪市第一小学 吴小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P62—64页)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
《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教材简析:本节课学生将第一次接触角的概念,角作为一个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角不尽相同,为了帮......
《认 识 角》教 学 设 计 学校:珠市彝族乡中心小学设计人:况红萍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况红萍【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以及第65-66页的“......
教学课题:认识角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初步发展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