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认识角”。
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
岑溪市第一小学 吴小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P62—64页)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摸一摸、找一找、搭一搭、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课件,两个角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三角尺,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三角板)
师:你知道,三角板为什么叫做三角板吗?(预设:因为它有三个角。)那你知道什么叫做角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角。(课题:认识角)
师:我们先来摸一摸角,说说你摸到的是角的什么样的?(预设体会:角是直的,是尖尖的。)
师:你还能在三角尺上找到其他角吗?(同桌相互指一指)。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
1、抽象出几何角
(课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闹钟等物体中的大小不同的角)从生活中的物体表面抽象出角。
师: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角?学生一个一个指。师:如果把这些实物上的角搬下来,就成了下面的图形角。(课件出示抽象出角)师:像这样的一些图形,就叫做角。
2、搭一搭
你能用你的小棒搭一个角吗?同桌互相评一评对不对(师巡回指导)
3、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老师画了一个角,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1)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板书)直直的,我们叫它“边”(板书)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一个顶点,两条边)(2)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用给角起名字的方法来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4、画角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画一个角?把你画的角标上顶点和边,并且给它改个名字,看看它应该记作什么(师边看边指导)5、画角时应该注意:先画顶点,再画边
6、练习
判断下面图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二)、比较角的大小
1、玩一玩
师:老师今天还做了一个角,老师的这个角还会变呢?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 布置游戏要求: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考:要使角变大,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要怎样?(抽同学来演示)
2、我们怎么让角变大变小的呢?
合拢角的两边,角就变小;拉开角的两边,角就变大。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总结: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程度(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3、比一比
(1)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为什么?(2)比较两个三角板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
1、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
2、一张正方形纸有4个角,如果有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认识角”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多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
《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教材简析:本节课学生将第一次接触角的概念,角作为一个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角不尽相同,为了帮......
《认 识 角》教 学 设 计 学校:珠市彝族乡中心小学设计人:况红萍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况红萍【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以及第65-66页的“......
教学课题:认识角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初步发展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