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第3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主备人:田芙蓉 参备人: 陈孟
教学目标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通过汉文与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汉字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一、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示法、问题探究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古亚非文明,知道了产生于亚洲和非洲大河流域的几个神奇辉煌的古代文明,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一道,继续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两个古代国家,即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也就是封建时代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我们着重从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兴起三方面来了解这段历史,首先我们看日本的大化改新。(板书第一子目,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一、日本大化改新
(教师引导过渡)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一次成功改革。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有哪些具体内容?改革收到了什么效果?我们下面逐一探究,先看背景。(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
㈠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教师出示《古代日本》地图,帮助学生弄清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并结合P15小字对改革前的日本情况做概略介绍)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是西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其领土同我国大陆最近处仅相隔400余海里,同台湾岛更仅相隔100多海里,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列岛很早就有居民活动。公元前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初,大和国统一日本,国王最初称“大王”,以后称“天皇”。居民被编入各种不同的“部”里,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称为“部民”。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于奴隶。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大和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大化改新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6第一段大字,了解大化改新这一历史名词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大化改新的时间、组织者、目的、名称由来等基本内容,教会学生善于抓住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掌握历史史实的方法)
㈡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师指导生阅读教材P16第二段大字,要求学生从三方面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1.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2.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3.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师启发提问: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引导学生探究大化改新的意义)
㈢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生回答,师总结)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思考,组织探究活动)
1.7世纪中叶的日本通过一次成功的改革,克服了统治危机,实现了国家的跨越发展,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重点借助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去应证:指导学生看教材有关图片:《片假名》《平假名》《日语短文》,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认识中国汉字对日本文字的重大影响)
10世纪中期以后,日本发展又有新变化,班田制经济逐渐被封建庄园经济取代,武士集团开始形成。到1192年,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直到明治维新结束。
(师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日本是完成封建化进程的方式途径,那么西亚的阿拉伯又是怎样建国和完成封建化的呢?我们接着看第二个问题。(师板书)
二、阿拉伯的兴起
(师引导过渡)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有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芝麻开门的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师板书:伊斯兰教的创立)
㈠伊斯兰教的创立
(师设问过渡)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创立的?兴起于哪一地区?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它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有何关系?下面我们逐一探究。先看产生的社会背景,即6-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社会形势。(教师板书)
1.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师概略介绍)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之下统一起来,一神教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2.宗教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⑴指导阅读教材P17第一段大字,要求学生把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和兴起地区等基本要素勾画在书上,并记住。
⑵结合教材小字,教师概略介绍穆罕默德其人及创立伊斯兰教的简单经过。㈡政教合一政权的建立(622年,麦地那)
⑴弄清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以及实现半岛统一的简单过程。⑵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㈢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兴起的作用
神教教伊斯兰教适应阿拉伯半岛统一需要而诞生,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并建立起统一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在国家和民族统一中起过重要作用。
阿拉伯半岛统一后,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以“圣战”为号召向外扩张,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总结梳理如下要点)
7世纪初,创立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630年,兵临麦加城,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中古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阿拉伯在也在向外扩张过程中实现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大家重点掌握日本大化改新(时间、组织者、内容和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立者)和阿拉伯政教合一国家的建立(时间、地点、建立者)。【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日本大化改新开始的时间是()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公元622年 C、公元7世纪中叶 D、公元646年
2、主持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是()
A、明治天皇 B、孝德天皇 C、裕仁天皇 D、德仁天皇3、7世纪初,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是()
A、建立统一国家 B、废除奴隶制度 C、对外扩张领土 D、创立伊斯兰教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玉皇大帝 B、穆罕默德 C、释迦牟尼 D、传说耶酥
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庙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请回答:①这是哪国的改革法令?颁布于何时?
②此法令属于哪一项改革内容?
③这次改革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课堂延伸:
1.你认为日本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结合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关系,谈谈你对宗教的认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中古日本和阿拉伯国家唐纪云知识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
川教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二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中古日本和阿拉伯国家 教案.doc
第2课 中古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知识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
阿拉伯国家联盟League of Arab States –LAS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议下,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立,简称阿......
阿拉伯国家风土人情全世界以伊斯兰为国教或穆斯林在本国占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一般称为伊斯兰国家,共有44个。亚洲有22个,如:阿富汗,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林,塞浦路斯,伊朗,伊拉克,印度,......
课程标准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