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班集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设和谐班级文化”。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班集体
鲁台中学王学
班级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它体现了一个集体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准则,班级文化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精心构建班级物质文化,作好对学生进行表彰影响和熏陶的作用;其次,以人为本,创立具有人文性的班级制度文化;再次,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班集体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班级文化是指一个班集体内部的共同的独特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以班集体为平台,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氛围为主要内容的一种集体文化。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体现了一个班集体特有的班级风气。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在构建和谐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们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一、精心构建班级物质文化,作好对学生进行表层影响和熏陶的作用 班级物质文化即班级物质生活环境,包括桌椅摆放、标语和制度的张贴,班级墙刊设计等构成的一种文化形态。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基础,班级物质文化的有效构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馨,使学生产生对班集体的认同甚至是依赖,进而对学生进行影响和熏陶。那么如何构建物质文化呢?笔者在回顾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时发现,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由班主任一手包办的,而是分阶段,由师生共同完成的。
首先,在开学之前,班主任老师要亲自精心布置教室。例如,班主任老师可以把桌椅摆放整齐,把门和窗擦干净;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等张贴整齐;班主任老师还可心充分利用黑板,写上几句欢迎词或班主任寄语,这样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们来到这样一个新的班集体中也就不会感到陌生,反而会感到很温暖,甚至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其次,当学生在新的班集体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彼此之间也已经建立起了互信关系。此时班主任应组织学生一起对教室布置进行整改,对班级物质文化进行深入挖掘。这一阶段也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如,组建好班队干部队伍,成立班委会,并将班委会成员名单张贴上墙;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班级墙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室里的空白墙面,设计一些专栏,比如“美文展览区”、“书法展览区”、“美术作品展区”等,这样教室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也得到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另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班级口号,师生共同开辟“班级图书角”,建立班级兴趣小组等。
二、以人为本,创立具有人文色彩的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在班集体中,以规章制度、班级公约、班级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严格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定品德和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一定准则规范下自觉地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朝着
符合班级集体利益和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班级制度对学生的制约作用,而且应该给予班级制度文化以人文的色彩,从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首先,班主任要把班规的制订权交给学生,要尽可能地让班级全体成员都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订中。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全体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一把标尺,这把标尺不应是班主任强加给学生的。而应该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认可的,只有让全体成员认可的规章制度才能真正起到引导、调整、规范学生言行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制订班级规章制度的权力,使各种班规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意志,从而使班规发挥其作用。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时间,引导学生们思考,怎样的言行才是符合规范的?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言行是不应该的?经过学生思考讨论,最终形成《班级公约》。不仅如此,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班级委员会制度、值日值周制度、班级卫生工作制度、出勤制度等。
其次,交给学生民主选举和民主考核的权力。
在班队干部的任用中,班主任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任意指派班队干部。因为这样的班队干部只是班主任的一厢情愿,并没有取得班级全体成员的认可,这样的班队干部队伍是禁不住考验,在新的管理中是不能被班级成员接受的。因此,在班队干部的任用中,班主任要尽可能的放手,让班级成员以民主选举的形式产生,譬如,班主任老师可以让小组成员推荐,学生自荐,确定一定数量的干部候选人,然后采取定向演讲的方式让班级成员选举出符合他们自己意愿的班队干部队伍。不仅如此,班主任还要定期组织班级成员对全班班队干部进行民主考核,以检查他们的“执政”能力。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一定要抓紧、抓牢,但也要注意一定的人性关怀,体现出一定的人文色彩,使班级制度成为学生自觉的制度,而不应成为班主任无条件约束学生的制度。
三、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班级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的班级文化,它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营造的,师生都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群体目标、治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具体现在人际关系、班级风气、班级舆论、班级成员的道德情操等。这是班级文化的深层结构,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很大,它能使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班级的和谐,关键是人的和谐,它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因此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增加了解,增强互信。例如,利用重大的节日,开展联欢庆祝活动;利用节假日,举行师生共献爱心活动等。在这种师生集体参与的活动中,班级人际关系一定会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
其次,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班级舆论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方面。正确的班级舆论能规范学生的言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多观察,多倾听,对正确的班级舆论,班主任要多鼓励,而对于班级中不良的舆论,班主任要及时批评指出。班主任还可以多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讲、辩
论等活动,在活动中加以引导,从而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
总之,在构建和谐班集体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班级文化的潜移默化性和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班级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使我们的班集体变得更加温馨,更加和谐。
八(3)班主任工作总结
2011年1月
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班集体潘胜德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到现在,国家和教育各级部门一直很重视和谐德育的开展和研究,而且在各大中小城市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并且取得了......
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一、确定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班级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方向,是构建良好的班风,形成班级和谐的基础。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
如何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当代小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朝气,自我表现强,敢想敢做,但同时他们对是非观念淡薄,辨别事物能力差。而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
构建和谐班集体之我见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班集体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健全人格,善待他人,在心情舒畅的环......
借鉴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班集体我在构建和谐班集体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中的“六心”(忠心、孝心、诚心、爱心、信心、专心)教育内涵,对学生进行了育人育心、成人成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