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小学语文
3,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4,课时:2 5,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查百度网站收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知识和图片。2.查百度网站收集有关作者叶圣陶的资料。老师准备:
1,查百度网站收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知识和图片,课件或设计。2.查百度网站收集有关作者叶圣陶的资料。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技能目标: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积累语言。
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金华的双龙洞是浙江金华的名胜。因为内洞的洞顶有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所以叫“双龙洞”。
课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游览的时间、地点—→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六部分内容。课文在叙述双龙洞内部情景时,主要介绍了三处景点。先简要介绍了游览外洞的情景;接着详细介绍了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最后重点介绍了游内洞的情景。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知道作者是怎样按游览顺序有条理地记叙双龙洞的,并能说出其主要内容。
四、教学重点:
1.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2.复述从外洞进内洞的经过及双龙洞的景象。
五、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金华的双龙洞的有关资料,找了一些教案和课件作参考,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了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然后,充分利用从百度搜集到的资料,课堂放给学生看,同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享受到先进的教学设计的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阅读资料”。2.我读了()遍课文,已达到正确、流利的标准。
3.参见学习目标1画出本课的新词,读一读,写一写,并根据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4.本课中我认为易读错、写错、易混淆的字: 5.借助字典、词典,我能为生字找伙伴。
6.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家长检查评价: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百度搜集]图片
欣赏视频或图片,了解认识“溶洞、石钟乳、石笋”。
二、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1、组内交流补充完成生字预习,读一读生词,声音洪亮,读正确。(教师抽查小组自读生词情况)
2、朗读情况检测评价。
(1)二人小组互读评价(2)教师抽查课文朗读情况
三、出示“自学导航”。(学生先独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对学或组学。)
(一)基础达标
1、默读全文,完成填空,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作者按()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接着写双龙洞()和来到();再写怎样通过()来到内洞;最后写()。
2、对照游览路线找到相应的段落。(在书上作批注)
(二)设问导读出示[百度搜集]图片
1、自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哪句话能概括沿途景物的特点?边读边做批注。
2.我要想象着沿途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自然段并试着背诵下来。
四、交流展示:
1、组内交流,互帮解疑。
2、全班展示学习成果。
五、点拨引导:预设:
重点感悟的句子,注意体会画线的部分。出示[百度搜集] A.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B.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六、当堂检测出示[百度搜集]
1、完成游览路线图。(全体学生完成)
金华→()→入山→()→外洞→()→内洞→出洞
2、试背二、三自然段。(要求80%的学生完成)
七、自主梳理
读了课文,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内容? 第 二 课 时
一、引入新课:
二、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爷爷去神奇美丽的双龙洞游玩观光好不好?出示[百度搜集] 背诵情况检测评价(二、三自然段)(1)二人小组互背评价(2)教师抽查背诵情况
三、出示“自学指导”(要求学生先独学,自学有困难的地方找小对子互帮或组学讨论解决。)
课堂研读:抓住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熟读课文(3—7自然段)。(组长组织,各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2、默读课文(3—7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请同学们运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概括下列景点的特点。(写在练习本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3、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抓关键词句谈感受)
4、我想象着作者的感受,有感情朗读并试背第5自然段——过孔隙。
四、全班交流展示(以组为单位先交流自己小组未解决的疑问,寻求帮助,再展示学习成果。)
五、点拨引导:预设: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景,详略得当安排内容。A.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B.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六、检测评价:争当优秀小导游。(小组中练习,选代表参加集体展示)提示: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以导游词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七、质疑:提出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仍未解决的疑问,集体交流。
八、自主梳理
我最喜欢文中的哪处景点?为什么?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洞口:宽 外洞:大
孔隙:窄
内洞:黑、奇、大
【教后反思】
我本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快乐”的教学理念,遵循我们学校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以“自学、交流、训练”为主线设计本导学案。教学后,我感到效果良好。
首先,“预习前置” 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三个课时的教学活动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并设计了学生的活动程序以及多元评价方式。自学指导分层设计,由易到难;当堂测评,题型多样,重视了阅读训练和语言积累。第三课时的巩固练习完全从实际出发,即学生在前两课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达标设计,扩展阅读重在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学完本课的总体感觉是实实在在。教学中的不足:
1、分析课文的游览路线以填空形式出现,课下感到不如让学生画示意图或简笔画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第二课时中让生借助关键语句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的活动,只让生读词句谈感受不够深切,二次跟踪训练让生表演“过孔隙”一环节,学生不仅兴趣盎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孔隙的窄、矮、险,并学到了作者观察事物的仔细及语言表达的细腻。
3、学生活动有部分小组节奏不够紧凑,拖延了时间,有待以后加强小组建设。总之,语文学习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要让生不仅能读懂文本,还能产生真切的感受。另外,教学活动也可结合多媒体课件、画图、表演等手段激发学生快乐阅读的欲望,降低理解的坡度。个人信息
省份及学校全称: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箭口小学 真实姓名:张秀花
通讯地址: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箭口小学 邮编:262203
联系电话:***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
4.记金华的双龙洞榆社县郝北中心校周改平[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