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检阅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4课检阅教案”。
《14.检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文章向我们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文章的行文线路清晰:先是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而后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博”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理解“检阅”、“鸦雀无声”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4、积累文中好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做人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检阅仪式吗?
2、出示军队检阅时的图片,学生欣赏。
3、每年的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在那一天,国家领导人、部队首长,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今天,我们就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理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初读情况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检阅写了哪几件事情?
准备参加检阅 讨论一件棘手的事 参加检阅
如果把这几件事情连起来说,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试试?
4、读了课文,你觉得检阅的场面——(隆重),文中哪几个段落在写这次检阅的隆重?
三、感受检阅的隆重
1、指名读课文的10、11自然段。
2、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出来?
人山人海
彩旗飘扬
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步兵
炮兵
青年组织队伍
儿童队员
3、隆重的场面要用什么语气来读呢?(激动
兴奋
高兴)学生朗读。
4、出示课文图片,再次感受检阅的隆重和盛大,再次朗读。
四、指导书写
1、生字认读。
2、指导书写:
博:左小右大,右边上面有一点
羡慕:上小下大,“羡”的上面不是“羊”,“慕”的下面是多一点的“小”
席,截:注意笔顺。
3、生练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10、11自然段。
2、这么多经过检阅台的队伍中,赢得掌声最多,做热烈的是?
观众是怎么称赞的?指名说。
3、质疑:听到观众们说的话,你有什么想要问吗?
二、“这个小伙子真棒!”——走进博莱克
下面我们就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的情景 展示给大家?(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他棒在何处了吗?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肯定、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神情描写
你能把他的自信读出来吗?
3、拓展说话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这个镜头,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博莱克在练习中摔倒时,他——
当烈日高照,晒得博莱克满头大汗时,他——
当博莱克在练习中磨破衣服,队员们劝他休息时,他——
4、引读
正是他平日的坚持不懈,努力练习,才有了今天的表现,让我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三、“这些小伙子真棒!”——走进儿童队员
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赢得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好是应该的啊,为什么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让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吧!
1、自由读读课文第2—9自然段,想想:儿童队员们在讨论什么事?
2、他们觉得这件事——非常棘手。(非常难办)
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件事难办?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既然是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大家这个时候表情会怎样的? 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这件棘手、非常难办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博莱克的左腿截肢了,怎么参加检阅?)如果他参加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不让他参加,让他一个人在家里休息呢?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大家不知道怎么说,到底让不让他去。)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大家心里正在做着激烈的 思想斗争,让我们发挥想象,想想此刻的队员们想说些什么?
是啊,队员们的内心有很多的话说,有很多的想法。
出示: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心理描写)
这种为难不仅通过文字表达,还藏在一连串得问号中。这么多问号说明了什么?(大家想了很多方法,但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感到很为难。)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指名读。)矛盾的心情,想说又不敢说,不好意思说又不得不说。(指名读,齐读感悟。)
我们从队员的表情、语言、内心活动中,感受到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件事啊!
3、学习队长说的话
该怎么办呢,既要使检阅时的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博莱克,队长,队长在哪儿啊,你可是儿童队员的核心啊,你有好主意吗?
队长为什么决定让他参加,还要把他放在第一排?难道不担心吗?
队长,你是怎么想的?请你大声地告诉队员们你的决定。(体会“洪亮”。)队长为什么用洪亮的声音说?(队长内心的激动、为自己做出大胆的决定而自豪。)让他参加比赛,不把他放在中间,不把他放在队尾,还把他放在第一排,说明了他把博莱克当成一名正常的队员来看。这对残疾人来说是就是最重要的尊重呀。还有谁想当这样的队长,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队员们听了队长的话,他们同意吗?找找相关的句子。
我感受到了你很高兴,你高兴什么? 我听出了你的自豪,你自豪什么? 此时,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了,大家的想法都得到了一致,每个队员都欢呼者,其他队员——脸上露出笑脸,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4、正是这些小伙子们的大胆决定,使博莱克有机会参加检阅,并站在队伍的第一排,让
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博莱克,看着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地赞叹—— 看着整齐的队伍,人们再一次由衷地赞叹——
四、练笔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永远都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心里有什么想说的,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吧: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2、我想对队长和其他队员说——
3、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写道——
板书设计:
检阅
博莱克
自信、坚强,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
儿童队员
尊重关爱残疾队员,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
教学反思:
《检阅》这篇课文是要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品质。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两句重点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突破全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真棒!在交流的过程中,抓住文本的重点字词去突破,如写博莱克真棒,抓住“忘记自己在拄拐”、“紧跟”、“保持一致”、“睁着大眼睛”这些词句,体会到一个残疾孩子博莱克走得非常投入,很有精神。在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时,前后联系,理解在作出决定前队员们复杂矛盾的心理,感受队员们美好的心灵。其次,在教授《检阅》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博莱克的自强、自尊、自信这个教学难点,我通过情景想象教学,“一个残疾人能够走得和正常人一样,他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让学生想象博莱克的坚强、自信,但是这个环节的设计开展得不是很顺利,孩子们不愿意开口说话,使得这个说话训练点没有落实,或许可以当作业留给孩子带回去编故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检阅》说课稿——祁连县扎麻什鸽子洞小学 赵佳洁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波兰作家阿卡斯基的《检阅》(板书:《检阅》波兰 阿 卡斯基),下......
14 检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检阅》(齐读)。你们看到过检阅吗?有的人看到过,有的人没有,在1999年的十月一日,也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就举行......
14、检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生词,正确读写“鸦雀无声”、“情不自禁”、“俱乐部”等词语。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3、理解课文检阅时的......
《检阅》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