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文库小编猜你可能喜欢“检阅课文教案”。
14《检阅》教案(集锦15篇)由网友“马路边边坐”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14《检阅》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14《检阅》教案
14《检阅》教案
14《检阅》教案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读通课文,随课文学习,理解“鸦雀无声、棘手、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讲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给课文留白之处补充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关键词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初步体会自尊自强,尊重和爱护别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五.教学具准备:本课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 播放我国国庆60周年检阅的图片叫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二) 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老师总结说:是呀,多么隆重、激动人心的场面!每次看完以后都让人心潮澎湃。有一年,在波兰首都华沙也举行了一次检阅,在那次检阅中,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这件事是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去品读课文。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叫《检阅》,(点击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我们要认识一个特殊的男孩博莱克和他的伙伴们。 (三)导入课文 1.呈现课件留出空白来:波兰儿童在国庆节时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然后老师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决定呢?接着让学生读课文。 2.让学生回答课件的问题,然后引入字词的学习(先找学生读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最后齐读) (四)精读课文前半部分 1、出示问题: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游行检阅时,他怎么办?(理解“截肢”一词) 2、围绕“鸦雀无声”深究,解读文本 1)出示句子: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 a鸦雀无声什么意思?这是为什么?(大家在思考:该怎样安排他?) b你们现在就是儿童队员,你们想怎么安排呢? 2)出示句子: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a你是博莱克,你会怎么想? b把大家的为难通过朗读体现出来的。 c理解“棘手”,体会小伙伴们的善良 3、学习第四、五节: a在队员们百般无奈时,队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出示队长的那段话) b儿童队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团结的,温暖的,互相关心的,有志气的 ,不歧视队员的,像一个大家庭……) c这样的决定好吗?大家为什么笑,为什么情不自禁地鼓掌?为什么说“别的队会羡慕我们?羡慕我们什么? d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这段话呢?(兴奋、激动、如释重负) e如果你是博莱克,这时大家做出这样的决定时,你会怎么想呢? f让我们来听听博莱克的'心里话吧?(想象说话) 第二教时 (五)精读后半部分课文 1、出示最后5小节 2、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的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到博莱克所在的儿童队,有人情不自禁地夸起来:这个小伙子真棒!,有人夸:这些小伙子棒! 3、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棒!” a理解:这个小伙子棒在哪儿?(找读有关的句子。) 他会忘记自己在拄拐吗?这时的博莱克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他在想些什么?(自豪,激动、兴奋、全身心地投入) 他为什么能这么棒呢?博来克能做到这样容易吗? 请你想象一下博来克在训练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b那么,这些小伙子棒在哪儿? C再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出你由衷的敬佩和赞美。 d把敬佩、赞美和激动的感情送进去再读最后三句话。 (六)升华感情 1.写话练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2.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 (七)教师总结: 尊重身体有残疾的人,是一种闪光的品质!博莱克在伙伴们的关心和鼓励下,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拼搏,所以他创造了奇迹。(板书)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残疾人,在周围亲人和朋友的关心下,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他们珍惜生命,自强不息,也走出了精彩的人生之路。请看大屏幕。 七.布置作业 认真朗读全文两遍,完成想象性作业:晚上,博莱克在日记里会写什么呢? 八.板书设计: 检阅 检阅前:怎样安排博莱克的位置 检阅中: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篇2:14检阅教案
14检阅教案
14 检 阅 一、导课 1、刚才这段录像,是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的盛况,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在波兰的首都华沙,也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检阅,今天,我们就走进华沙,了解他们发生在台前幕后的故事。 齐读课题:14《检阅》 二、检查预习: 1、词语:(略)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1、国庆节到了,街道上人山人海,彩旗飘飘,检阅开始了。看,儿童队向主席台走来了。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2、一个残疾儿童也参加了检阅,真了不起。观众是怎样评价他们的?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3、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板书: 博莱克 队员们 4、为什么说他们真棒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检阅中的情景?(12――16) 四、1、谈一谈,你读出了什么? ①生:走的好,“他忘记了……”说明…… 师:说的好,他忘记了拄拐,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这句话中,你还体会出什么? ②生:自信 板书: 自信 ③生:平时训练好! 师: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残疾儿童走的这么好,他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想象,平时怎样训练。 生:…… ④你们的想象很丰富,也很合理,这些困难都是他可能遇到的。在困难面前,他吓到了吗?退缩了吗?多么坚强的`小伙子,我们再来夸一夸他:这个小伙子真棒! ⑤师:你认为博莱克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 自强 从自信道自强,博莱克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⑥你能体会出博莱克的心情怎样?(激动 自豪) 2、博莱克的精彩表现,征服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征服了我们,再来读一读他精彩的表现。(齐读12――16) 五、“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故事”我们讲完了,它让我们看到了残疾儿童博莱克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小伙子真棒”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再回到检阅前,看看发生在精彩背后的故事。找一找哪些自然段描写的是检阅前的故事?(2――9段) 1、读出了什么? 生:一些事情……(读第三段) 2、那件重要的事情指的是什么?(让不让……读第五段) 师:是啊,博莱克的左腿截肢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大家为什么都不愿第一个开口呢? 生:怕伤害博莱克的自尊心。 师:是啊,博莱克的身体已经受到了伤害,大家不愿再让他的心灵受到伤害,但博莱克的身体状况是不适合参加这大型的活动的,确实很难办!课文上用了一个什么词? 棘手!……就是难办! 3、同学们鸦雀无声……读第五段 你体会到了什么? 4、同学们请注意这个“鸦雀无声”,你们体会到什么? 我们要通过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想一想,在鸦雀无声的下面,掩盖着队员们激烈的思想斗争。此时,他们在想什么? 5、概括三个方案: ①、劝他不去? ②、放在队尾? ③、藏在中间? 谈谈你的看法。 6、三种办法都行不通,确实很难办,你能读出难办的语气?试一试。 7、在这鸦雀无声的沉默中,时间过去了两个多小时,眼看就快放学了,怎么办?谁有好办法? 生:把他们放在第一排!(读第七段) 师:队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他放在第一排!那可是最风光的位置啊!他能行吗?队长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队员们有什么反应?读一读第七八段。 8、从他们的决定中体会出什么? 板书: 关爱 尊重 你们今天也很棒,能理解这么多层次的意义。正是队长的这个英明决定,才使博莱克有了站在第一排的机会。我们也来夸一夸他们! 这些小伙子真棒! 9、此时,博莱克正站在窗外,他热泪盈眶。假如你就是博莱克,此时你会想什么? 10、光有自信心是不够的,占据这个位置是要有实力的。于是,便有了运动场上的刻苦训练,便有了检阅台前精彩的表现,让我们再来夸一夸他们: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11、这次检阅,不仅检阅了他们整齐的队伍,还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板书: 队伍,心灵 12、博莱克和她的队员们创造了一个神话,实现了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对博莱克来说,这将是他一生中刻骨铭心的记忆,对队员们也是终生难忘的。回到家中,他们一定有很多很多话要说。 六、作业布置 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我感慨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篇3:14《检阅》教案 扈秀云
14《检阅》教案 扈秀云
陈庄镇中心小学“问题导学”教案专用 科目:语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班级 三年级 主备人 扈秀云 二备人 教学内容 第 四 单元 课题:14检阅 第 1、2 课时 项目 主 备 二 备 学 习 目 标 1、知识点 *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培养: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3、情感培养(习惯培养)。 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重难点 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刻含义。 问题预设(任务要求等) 教师点拨、总结等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课文教学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2、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板书课题:故事的题目叫《检阅》。 二、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一)、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教学生词,生字。 3、默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理清顺序。 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先写了什么吗?又写了什么? 生汇报: 准备检阅 讨论检阅 参加检阅 受到好评。(教师板书)。 板书: 14 检阅 准备检阅 讨论检阅 参加检阅 受到好评 第二课时 三、细读课文,深读感悟 导语:多么奇怪!在接受检阅的队伍中竟然走着拄拐的男孩,而且走在第一排,更奇怪的是他们还受到观众的表扬。 师引读:一名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另一名观众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提出问题: 下面,我们就走进博莱克和这一群小伙子,体验一下他们究竟棒在何处? 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理由。 (一)走进博莱克(学习“这个小伙子真棒!” ) 1、指名学生读。(读参加检阅部分) 2、我们都来认识认识博莱克吧!生自由读这一节。边读边想哪些词让你觉得博莱克棒? 3、生谈。 预设:肯定忘记 保持一致 引导:能把他努力走整齐的样子读出来吗? 2、如果你就是博莱克,拄拐走在检阅队伍的第一排,你会想什么?(坚强、自信) 3、看,这位小伙子就是博莱克。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预设: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 4、语言训练 说他自信、无畏、优秀时因为――――――。 (二)走进儿童队员(学习“这些小伙子真棒!” ) 1、 (出示课文2――9小节)读一读这几个小节,我们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小伙子真棒呢? 3、 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 “沉默的局面“指怎样的局面? 他们此时在想什么?(体会儿童队员的矛盾心情) 这些想法都很有可能,谁愿意来读读课文中他们想的句子。 生练读。 师范读 指名读。 3、 童队员们谁都不愿意伤害博莱克呀。此时此刻,博莱克会想些什么? 4、 读写训练:队长和队员们冲进教室对博莱克说…… 生写。 指名读。 5、没有队员们的支持,也不会有队伍中这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博莱克。所以观众会说:(引读)“这些小伙子真棒!” 6、你认为他们棒吗?说说你的理由。 是的“这些小伙子真棒!”是因为他们并不嫌弃博莱克是个残疾儿童,而是非常尊重他,一致同意让他走在检阅队伍的第一排,让他充满自信地参加这场令他终身难忘的检阅,他们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啊! 四、带着敬佩的心情读文 五、习题链接 1、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师:出示下面话题。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C、看到这些儿童队员,我想说:…… 3、学生自己写在课后习题上,同桌修改后,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六、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14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一、 看图,导入 1、生观察 2、交流 二、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生自读文,认识生字。 2、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重点点拨: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读。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 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观众、纠正 (2)写字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的笔顺。“截”的笔顺。师板书 生书空,练写。 师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生答:队员们让他站在队伍的最前头。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三、细读课文,深读感悟 1、自主学习2、合作探究 3、展示交流,完善巩固。(学生自由发言后师予以归纳引导) (1)、 下面,我们就走进博莱克,体验一下他究竟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2)、师点拨升华 他是一个多么自信的孩子,你看他――生读:“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一个多么无畏的孩子,你看他――生读:“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一个多么优秀的孩子,你看他――生读:“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3)师小结: 是啊,身残志坚的博莱克,用他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他是多么完美,多么了不起,怪不得一名观众会情不自禁地说:“(生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二)走进儿童队员(学习“这些小伙子真棒!” ) 1、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 2、引导:这可是一件棘手的事,非常难办,想想应该怎么读。 是啊,这一小节有5个问号,多为难哪。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 3、最后队员们决定让博莱克站到队伍的第一排,当队长和队员们冲进教室把这个决定告诉博莱克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写一写。 4、师小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 教后反思篇4: 《检阅》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及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教育学生自尊、自强,并要关心、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
认识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14课《检阅》。板书齐读课题。
2。谁知道“检阅”什么意思?(生答)
【检是检验,阅是观看。检阅一般是指一支队伍的最高首长对他的队伍举行隆重的检验仪式。用来表示队伍对最高首长的敬重和效忠,用来显示最高首长的尊严,只有最高首长才有资格进行检阅。 】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检阅吗?
3。大家在电视上看过国庆节的阅兵式,谁能说一说这次大阅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知道吗?这次大阅兵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震撼,除了导演组的精心编排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次大检阅提前一年就开始选人训练,而且对受阅者的身高等体貌特征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每个方队的动作才会那么整齐划一,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过渡:了解了国庆大阅兵,让我们继续学习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读了本课的字词,那么我们在学习课文前做一下词语热身训练好吗?
(出示词语:俱乐部鸦雀无声 情不自禁 贵宾 纠正 棘手博莱克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观众拄拐洪亮)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小组读――齐读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直奔重点
1。参加检阅前大家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说到棘手,我相知道,究竟什么事这么难办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1――6自然段去了解一下。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指名答)
2。文中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大家很为难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6自然段来思考。可以画出有关语句,做做批注。
(指名答,相机指导朗读)
(抓住“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俱乐部立刻鸦雀无声了”,以及第6自然段一连串的问题去感受问题的棘手。)
相机出示: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怎么跟他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师:是啊!这一段共有五个问号,多为难啊!谁能把这种为难用朗读的方式传递给大家呢?(自由练习――展示读――评价――再读)
3。我不明白博莱克截肢了,已经不适合参加检阅了,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我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这样为难吗?
(预设:生:不能直接告诉他,直接告诉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
4。能伤害自尊吗?我不相信,我们来模拟一下如何劝慰博莱克。谁觉得自己能说会道,愿意承担起劝慰博莱克的任务,请起立。剩下的同学和我就是博莱克,听听他们是怎样劝说的,听了他们的劝说后博莱克的心理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1:“对不起博莱克,你是残疾人,为了国家荣誉,你就不要去了。”
生2:“为了集体荣誉,博莱克,检阅时你就在家里休息,把身体养好。”
生3:“博莱克,这次你就不要去了,等你把腿养好了,下次再参加吧。”
……)
5。如果你是博莱克,听了这样的劝告,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1: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是很脆弱的,这些劝告会让我很伤心。
生2:我本来就很伤心了。现在又受到了这样的打击,以后可能会放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生3:我好伤心啊!他们都看不起我,嘲笑我是残疾人。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没意思。)
6。博莱克伤心了、绝望了、自卑了,这可怎么办?如果你是队长,你有好主意吗?(指生答)
(指生读队长的话:队员们让博莱克参加,如果我们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呢?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想想队长是怎样提出这个主意的?指导读出感情。
7。这个主意好不好?大家都夸奖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预设:生1:好在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
生2: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到。)
8。说的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后来博莱克参加了那次检阅,他在国庆检阅时的表现怎样呢?大家的决定正确吗?赶快读课文的10――16自然段吧,你会明白的。(自读思考)
9。 出示:
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读读这一小节,说说那是个怎样的场面?(盛大、 隆重、 热烈、热闹)
能把这种盛大热烈的气氛读出来吗?(指读――评――再指读)
10。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的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到博莱克所在的儿童队,有人情不自禁地夸起来:这个小伙子真棒!,有人夸:这些小伙子棒!相机板书:这个、这些、真棒!
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11。这个小伙子棒在哪儿?谁能读有关的句子?
出示: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他会忘记自己在拄拐吗?这时的博莱克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自豪,激动、兴奋、全身心地投入)他在想些什么?相机板书:自信 自强
(预设:A、师:当博莱克拄着拐走在队伍的第一排时,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走稳!读――
B、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的鼓励,我一定要走整齐!读――
C、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真诚的爱,我一定要走出精神!读――)
12。他为什么能这么棒呢?博来克能做到这样容易吗?请你想象一下博来克在训练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摔到了……,每天累的腰酸背疼……胳肢窝磨出血泡,脱皮疼痛,起茧子……)再读上面这段话,体会感情。
13。那么,这些小伙子棒在哪儿?
大家没有嫌弃他,而且尊重他,接纳他,作出了正确的决定,敢于让他参加检阅,使博莱克鼓起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相机板书:关心 尊重
14。所以观众们情不自禁地称赞道: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棒!”
再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出你由衷的敬佩和赞美。
所以观众们除了称赞,还情不自禁地为儿童队鼓掌。那掌声经久不息,他们用长时间的掌声来表达自己心里的敬佩、赞美和激动。
把敬佩、赞美和激动的感情送进去再读最后三句话。
四、总结提升
1。我想,这次检阅,一定会在波兰人民的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儿童队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我想说:博莱克你真是好样的。你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吃尽了苦头才练出这样的水平。
博莱克我好佩服你,你是个英雄!
儿童队员们,你们的爱心创造了奇迹。没有你们的关心、理解、支持、尊重和鼓励,就不会有今天的博莱克。你们也是英雄。)
2。尊重身体有残疾的人,是一种闪光的品质!博莱克在伙伴们的关心和鼓励下,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拼搏,所以他创造了奇迹。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多残疾人,在周围亲人和朋友的关心下,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他们珍惜生命,自强不息,也走出了精彩的人生之路。谈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五、布置作业
1。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2。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篇5: 《检阅》教案
学习目标
⒈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⒊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⒋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学习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播放中国国庆节,党和领导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游玩队伍的场面。
⒉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板书“检阅”)。
⒊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画外音:这是发生在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一队少年儿童正经过主席台前。
⒋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⒈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⒉认读生字。
⒊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⒋小组交流
三、交流汇报,理清脉络
⒈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⒉认读生词,生字。
⒊练习读课文,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事?(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玩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玩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⒋理清思路
课文的题目是“检阅”,文中写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课文重点写了儿童队员准备检阅的事,以及检阅时的情景。)
师: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第一段(1):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第二段(2-9):描写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
第三段(10-16):描写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⒌读第2―6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 相机理解“棘手”。“棘手”的事指什么事?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四、书写生字
⒈进一步认读生字。
⒉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⒊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截”。
五、布置作业
⒈抄写词语:俱乐部 博士 鸦雀无声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真棒
主席台 羡慕 情不自禁观众 纠正 隆重 淹没
⒉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
二、感情朗读,重点探究
⒈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指名读这两句话。
⒉讨论:这两句话是观众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赞叹。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⑴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⑵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指导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读出博莱克的“棒” 。 (博莱克并不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玩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指导读课文第7、8、9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师:这些孩子们,他们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博莱克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经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玩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他们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获得了“这些孩子们真棒”的赞扬。“这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而且赞扬了儿童队员们美好善良的心灵。
⒊课文线索明晰,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⑴“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玩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揣摩这名队员的心理状态,他一定很犹豫,很矛盾,虽然心里清楚,但大家都不愿开口说这件事,说明这名队员是有一定的勇气的,打破了沉默。)
⑵“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要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一段落细致描写了儿童队员们的心理活动:大家都心存顾虑,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拄拐的博莱克。)
⑶“队员们!……”(队长一定是想出了好主意,心情非常激动,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自己的想法,所以用“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而在他讲这番话之前,气氛一定非常沉闷。)
⑷“太棒了!……”(这个队员非常赞成队长的提议,大家的顾虑统统打消了:为什么只想到了把他藏起来,或是不让他去呢?博莱克也是我们中的一员,是令大家骄傲的儿童队员一分子,有什么理由把他拒之门外呢?问题明朗了,大家的思想也统一了。)
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⒈总结。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中心:《检阅》这篇课文通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游玩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的故事,教育我们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人平等权利,要关爱残疾人。
⒉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⒊交流小练笔,评价修改。
四、板书设计
14、检阅
博莱克 儿童队员
自信 坚强 关爱 尊重
真棒!
五、作业布置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附:参考资料
⒈波兰 正式国名波兰共和国,首都华沙,位于欧洲大陆的正中心,北部是波罗的海水域。面积31.2万平方千米,人口38.6万人。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1791年5月3日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1949年10月与我国建交。
⒉词语
检阅―①高级首长亲临军队或群众队伍的面前,举行检验仪式。②翻检阅读。如,检阅书稿。
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
俱乐部―进行社会、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的团体或场所。
商定―商量决定。
商量―交换意见。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洪亮―(声音)大;响亮。
情不自禁―拟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贵宾―尊贵的客人。
纠正―改正(缺点、错误)。
⒊多音字
乐:(lè)欢乐,俱乐部;(yuè)音乐,乐曲。
藏:(cán溃┒悴兀珍藏;(zàn溃┍Σ兀藏族。
禁:(jīn)情不自禁,禁不住;(jìn)禁止,严禁。
篇6: 《检阅》教案
大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早在公元前,中国周朝和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已有阅兵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多次举行盛大的阅兵,接受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检阅。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阅兵包括阅兵式和分列式。有时只进行一项。阅兵式是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分列式是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检阅的仪式。
阅兵意义
大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
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阅兵史
国庆60周年大阅兵 中国建国至今共举行过14次重大阅兵仪式,分别是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84年,, 大阅兵VCD ,国庆60周年大阅兵是我国举行的第14次大阅兵
20是我国国庆大阅兵60周年,相比以前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高。19国庆阅兵给我们留下一个辉煌而震撼的昨天,但是在新世纪的第一次重大国庆阅兵绝对值得我们铭记。
篇7:检阅教案
一、教材解说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旅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二、 教学目标
1、会认5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盛大、隆重、街道、人山人海、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议论”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语。
三、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总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本课语文学习的重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华沙、检阅的资料
五、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观看)谁能告诉大家这是在做什么吗?(学生回答—— 国庆阅兵)。对,这是我们国家建国60 周年阅兵式上的图片。在这一天呢,许多的游行队伍都要接受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大家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回答—— 祖国真伟大、我很自豪…… )对,确实非常壮观,我们都要为祖国感到骄傲。
2、那这幅图呢?(出示图片)这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自由说) 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体会“ 检阅” 一词的意思。(检是检验, 阅是观看。检阅一般是指一支队伍的最高首长对他的队伍举行隆重的检验仪式。)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决生字词
(1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多读几遍。标出本课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请同学朗读课文,再读课文的过程中纠正错误的读音。
(2 )识记生字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生字朋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来吗?”
a、出示生字
俱、博、鸦、截、伍、默、局、棒、羡、慕、禁、席、众、纠
(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起来读)
b、识记字形
大家都这么棒,已经会读这些生字了,那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呢?同桌相互说说。全班交流。交流难记的字。
“ 俱” 右半部分中间是三横,不是两横。
“ 博” 书写时左小右大,和“ 搏” 组词区分。”
“ 截” 注意正确的书写笔顺,和“ 载、栽” 对比识记。
“ 慕” 书写时上小下大,重点指导下面的部件,下面是心的变体,不是小。
“ 席” 里面不是草字头。
“ 纠” 和收一起记,自主观察,提出疑问,相互提醒。
a、换一换:博— 搏 默— 墨 棒— 捧 羡— 羔 慕— 幕 席— 度
b、减一减:俱—— 具 伍—— 五
c、拆合识字法:鸦 默棒禁众
d、归类识字:截、载、栽
(3 )检查认字情况
a、出示生字词语(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盛大、隆重、街道、人山人海、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议论
重点指导: 翘舌音:拄众 后鼻音:洪 队伍:“ 伍” 读轻声。
(4 )理解新词的意思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会读这些词语了。那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鸦雀无声:连乌鸦和麻雀都停止鸣叫,形容很静。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淹没:盖过。
三、再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1、师:同学们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指名回答,教师表扬回答的学生。(文章讲述了在波兰国庆检阅式上,一队儿童队员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检阅时,他们的队伍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喝彩的故事。)
2、文章的题目是检阅,那么围绕检阅讲了那两件事情呢?
引导学生回答:准备检阅、检阅时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词语,了解了大意大意,那么我们这节课来深入学习文章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 )齐读第一自然段,大家了解到什么信息呢?” (学生回答)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段告诉了我们地点(波兰首都华沙)在干什么?(正在准备欢度国庆节。)那在国庆节上发生什么事了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2、学习第二到第九自然段(检阅前)
(1 )请大家自由朗读2-9 自然段,看看主要讲了什么事?(点名回答。少先队员准备检阅,但遇到了棘手的事,最终完美解决,大家都很高兴。)
(2 )在准备检阅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棘手的事?(“ 棘手的事” 是指大家不知道怎么安排截肢拄拐的博莱克。)
a、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第三自然段:为什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第四自然段:“ 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 说明了什么?(当时他很犹豫,矛盾,“ 终于” 说明他很有勇气)
第五自然段:“ 鸦雀无声” 是什么意思?(本意是指很安静,本文指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很为难,没有一个说话的。)“ 确实”“ 非常” 说明(这件事很难办)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就是—— 棘手。那“ 棘手” 的`意思就是(难办)
b、第六自然段:(展示课件)
从这段话中你发现了什么?(连用五个问号)你体会到了什么?(写出了少先队员的心理活动:大家都心存顾虑,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指导朗读,读出为难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评价读、齐读)
(3 )过渡:通过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队员的顾虑,那这件到底是怎么解决的呢?
a、办法:队长想出好主意,把博莱克放在第一排,大家都表示赞同。
b、从哪里体会出大家都赞同队长的想法?
第八自然段:“ 太棒了” ,“ 羡慕”
第九自然段:“ 情不自禁” 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就是不由自主的意思)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c、大家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d、第7-9 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大家对博莱克的尊重与关心。)
e、指导朗读,读出赞同、高兴的心情。
3、学习第十到第十六自然段(检阅中)
师:国庆节到了,那博莱克在游行的时候,表现的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检阅现场看看吧!请同学们默读10-16 自然段,找出博莱克表现的语句。
(1 )国庆节那天热闹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第10 自然段)
a、联系上下文体现“ 隆重” 的意思。(人山人海、彩旗飘扬、站满)
b、在这隆重的节日里,波兰人民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
c、指导朗读,读出热闹、高兴的心情。
(2 )在如此盛大的节日里,如此隆重的检阅中,博莱克表现怎样?(他走得非常自信,非常棒,神情很专注。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3 )如果你就是博莱克,你当时的心情会如何?(高兴、激动、兴奋、自信、骄傲、自豪…… )相机朗读:就带上你的感受读一读!
(4 )是啊,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也博得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大家是怎样表扬他们的呢?”( 大家齐读,展示课件)
出示:“ 这个小伙子真棒!”
“ 这些小伙子真棒!”
a.“ 这个小伙子” 指的是谁?大家为什么这么夸博莱克?(联系上文第12 段)
b.“ 这些小伙子” 又指的是谁?大家为什么称赞他们?
前后桌讨论:观众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的整齐吗,有没有其他原因呢?(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让每个人都想有自己应有的权利。)
c、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称赞的语气。
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自信的博莱克,人们是这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
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想着博莱克的艰辛付出,人们是这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
三、走出文本,升华认识。
1、博莱克成功了!儿童队成功了!看着他们越走越远的身影,你想对博莱克说什么?请同学们把你想对博莱克说的说一说。
2、出示一些图片:残疾人(如失明、聋哑人、断手、腿残)
此时此刻,你们想对这些残疾人说些什么?
3、总结: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是有爱心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伸出彼此的双手,去尊重、关爱身边的残疾人,用我们的爱心去营造这美丽的世界,让世界充满爱!
四、布置作业
1、把你想对博莱克说的写下来。
2、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更多的人去尊重爱护残疾人。
五、板书设计
篇8:语文《检阅》教案
【学习目标】
1、会人5个生字,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学习过程】
一、录象揭题
1、小朋友,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到时候,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
2、瞧,这是俺们中国的检阅仪式。(看阅兵式录象)
3、看了刚才的录象,画面中的军人、部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今天,俺们要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仪式。(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内容: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仪式上,让()的博莱克走在()。xxx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3、指名说。
4、读了课文,你感觉课文中向俺们描述的这次检阅和俺们刚才录象中看到的检阅有什么不一样?
三、学习课文第12段:博莱克的表示
1、你瞧,这就是博莱克,他在队伍中,表示怎么样?
2、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博莱克的。指导朗读12段,读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莱克。(自由读、指名读讲评、男女读、全体站起来读。)
3、看到博莱克的表示,你想怎么夸他?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读一读)
4、那为什么有的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2~9段
1、这些小伙子更棒的表示是在检阅仪式之前。俺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检阅之前的情况吧。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9段,考虑: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他们在讨论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参与检阅仪式?)
3、该不该让博莱克去,为什么要讨论呢?分析:
假如让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不让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觉得非常为难。课文中也可以具体看出同学们为难的样子。请你们读读课文第3~6段,找出表示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
5、四人小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
6、全班汇报: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怕伤害了博莱克)
终于(终于有一个人开口了,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
鸦雀无声(外表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心里呢?)
第6段中连续6个问号。指导读出为难、犹豫不决的心情。
7、这么为难、这么难办的事,称为()的事?(板书:棘手)
8、这么难办的事最后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呀?再次看图。再次朗读第12段。怪不得,博莱克那么努力地表示自身。此时,他在想什么呀?
9、是呀,能让博莱克有机会参与这么重大的活动的是他的同学们,能让博莱克这么有自信地站在xxx队伍中的是他的同学们。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这些小伙子真棒!(朗读句子)
五、小结
这次检阅,不但检阅了小朋友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篇9:语文《检阅》教案
课时目标:
1、紧扣“棘手”,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体会儿童队员关注弱势群体的美好心灵。
2、补充课文空白,创设情境写好对话。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尊重、关爱护。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写对话,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或心理。
板书预设:14、 检阅
棘手 羡慕 心情
尊重、关爱 神态( ) 说
动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目睹了波兰国庆节那隆重的检阅仪式。可是在这检阅之前,一所学校的一些儿童队员碰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板书:棘手)博莱克左腿截肢了,检阅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二、抓住“棘手”,感悟美好心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56页,默读第2―9段,想一想:从课文哪些词句体会到这件事很棘手?找出有关句子,划一划。
2、交流点拨:说说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什么这件事很棘手。
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师:的确是一件棘手的事!)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师:谁都不出声,真是一件棘手的事!)
“劝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队尾?……怎么跟他说呢?”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2)这段话是他们的心理描写。这一连5个问号写出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呢?自己读一读。
(3)创设情境,讨论解读:现在我们就是儿童队员,博莱克就是我们班级中的一员。我们也一起来讨论一下。儿童队员们――准备好了吗?(师问生答形式)
师大家为什么想劝他不去?担心什么?
师:既然这样,那就劝他别去?可以吗?
这真是太为难了,可是,大家觉得无论怎样也不能伤害博莱克,所以,最后决定让――他去。
(4)朗读:
师引范读:可是让他去,又该把他放在哪儿呢?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把他放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真是太为难了!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他们的为难表达出来呢?
(5):这件事情真是太棘手了,难怪当初大家商定这件事的时候,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当一个队员提出这件事的时候,俱乐部里顿时――鸦雀无声。
3、抓住“羡慕”,体会儿童队员的美好心灵
(1)这件棘手的事,后来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7――9段。
(2)为什么要把他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第7――8段,读读队长和队员的话,想一想他们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3)想让大家羡慕我们什么呢?难道是羡慕我们队有一个拄拐的儿童队员吗?依生说板书有关词语。
4、你们说得真好!难怪在检阅的时候观众们情不自禁地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学生齐读)让我们也一起来夸一夸这些儿童队员吧,(齐读)。
三、创设情景,写好人物对话
1、模拟情境,告诉消息。这样棘手的事终于解决了,大家可高兴了。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很棒的小伙子,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博莱克把!(层次要求:把话说清楚、说出神态)
2、师生合作表演:(老师演博莱克)
(1)明确要求:注意听清我们的对话,观察我们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态,想想我们说话时的心情。
(2)师生情境表演。
3、请同学们把我们刚才我们表演的情景写下来,能干的同学可以展开想象,把想象的情景写下来。写对话的时候尽量能用上提示语,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或心理写具体,能干的同学还可以用上三种对话形式。
4、学生想象写话,师巡视指导。
5、点评,展示。
四、谈话,升华主题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真棒,不仅从文中读懂了儿童队员对博莱克的尊重、关爱,还写出了大家对儿童队员的帮助和鼓励。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尊重、关爱我们身边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着爱与阳光!
篇10:《检阅》优质教案
《检阅》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能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心斗争。领悟体验部分词句。
3、感受博莱克坚强神气,儿童团员的宽容友爱、真诚善良,以及观众博爱的胸怀。
教学准备:课件,观看或向大人了解国庆阅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入题。
1、出示课题,学生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2、观看建国五十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学生说感受,评评参加检阅的人。
二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1、过渡:同学们用最美好的词语评价了参加检阅的人,今天我们将来到波兰首都华沙,参加那儿的国庆检阅活动。看看波兰观众是怎样评价这次检阅的。
请大家打开书本,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找到后,多读几遍。
2、学生读课文,观众是怎样评价他们的?
交流。板书出示最后的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反复读,读后质疑。(随即解决知道的问题,如,这个小伙子是谁?)
归纳板书:是啊,为什么说小伙子真棒?
三研读一(这个小伙子真棒)
1、我们先来认真读课文,找一找小伙子博莱克棒在哪里?用横线划下来,体会体会。
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等老师也读出了博莱克很棒。)
来,大家读读,你们是从哪里看到博莱里克很棒?(注意从词语中体会)
学生朗读。(多神气的孩子啊,请你来读读。)
2、我们再来读读,体会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紧张,骄傲,自信,庄严、光荣)
朗读指导。(你体会到,你来读读。)
3、朗读这个小伙子真棒。(难怪观众会这样夸奖他。)
我们也来夸夸博莱克。(加上动作试一试。)
是啊,多么坚强、神气的博莱克,不管是他的动作,还是他的神采,深深地感动了观众。观众不由自主地说
四研读二(这些小伙子真棒!)
1、过渡:可是,有些观众还是有不同意见,理解纠正,纠正是怎样的?学生试读。(强调这些)
2、是的,大家刚才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请大家再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交流。
3、学生交流。(善良、真诚、友谊、团结。)
(1)、我是从棘手体会到的。从五个问号感受到的。
A、谁也来读读,你们都读读,体会到什么,是从那个词语中体会到的,你再来读一读。这件事情棘手在哪里?(总结:为难,苦恼)他是怎样说这句话的?那你来读一读。他在想些什么?
B、感受鸦雀无声,鸦雀无声是怎样的?静到怎样程度,大家在想什么?
C、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朗读大家的内心斗争。(这有五个问号,谁能读好。)你们从这几个问号中发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你们能把这种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感受多个问号。(劝他不去,会怎样呢?)
学说:劝他不去,会。
把它放在队尾,会。博莱尔会怎样想?
把他藏在队伍中间,会。
请全体女生读读,从你们的声音中已经感受到儿童队员都不想伤害博莱克,大家深深的爱着博莱克,指导朗读
(2)我是从队长的决定中体会到的。
最后结果呢?(请一个男生读队长的话,你从队长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这个决定好吗?队长宁可放弃检阅时军阵的整齐,也不要伤害博莱克,多么善良啊!闪现爱心的智慧。)
读一名儿童团员的话,同意的理由是什么,羡慕,羡慕什么?有爱心。
读大家露出笑脸,鼓掌。你感受到什么?(轻松,快乐。)齐读。
(3)难怪观众会这样赞扬出示这些小伙子真棒,你现在能读得更好吗?
4、是的,当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检阅时,观众还有哪些议论的?(我听到了很多观众发自内心的夸奖。)
同学们,当博莱克拄着拐杖参加检阅时,你们认为它的.动作会和其他队员一模一样吗?但观众原谅了他,包容了他,也细心的呵护着他,难道我们不应该把赞扬送给可爱的观众吗?
这些观众真棒!。补上三点省略号。
五升华延伸。
1、此时此刻,我们再来听听波兰的运动员进行曲,你瞧,一个拄着拐杖的男孩神气的走来了,一对迈着整齐步伐的儿童队员走来了,这时,观众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如果你是博莱克,是儿童队的一员,或是观众,也可以是台上的波兰总统,你想说些什么?请大家拿出笔,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把你最想说的写在这张纸的下面。
(多么真诚的话语啊,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老师觉得你们今天的学习也特别的棒,板书省略号。)
2、同学们,简短检阅仪式过去了,其实,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着这样的感人的画面,最后,老师想请大家全体起立,看这幅图,把我们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博莱克,儿童队员,观众以及我们自己。(师生鼓掌)
篇11:《检阅》经典语文教案
一、谈话揭题,理解“检阅”:
1、回忆大阅兵仪式。
2、师小结:像这样的,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中,各个方阵以统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国家领导、外国贵宾及广大群众检查观看的隆重的仪式就叫检阅。
板书:检阅
3、如果你就是检阅队列中其中的一员,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4、补充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检阅》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让我们打开课文,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课文,要求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有——能让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
2、交流反馈读文。
(1)出示第一组词语:波兰华沙
读了这两个词儿,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地名)
让两个词回到课文中,你会读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2)出示第二组词语:博莱克截肢拄拐
正音:截肢拄拐
截肢指的是把手或腿某一部分截断,(发生严重病变或受到创伤而无法医治时,把这一部分肢体截掉。)那就变成了残疾,行动会很不方便。
第五自然段: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博莱克左腿截肢了,落下残疾,现在只能——靠拄拐走路。
3、从课文中还认识了谁?
学生自由抒谈。
4、小结:刚才大家都谈到了博莱克、队长和其他队员,他们都是儿童队中的成员,板书:儿童队。
儿童队是一个集体,就像我们的少先队组织。
三、学习2—9自然段
引: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体呢?还是让我们先走进俱乐部去参加他们的讨论吧。
1、请你认真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们在讨论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读课文,划找句子。(师巡视)(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
3、交流反馈。(2个)
预设:(他们碰到了一件棘手(难办)的事情;他们在讨论一位残疾队员博莱克该不该参加检阅的事;)
板书:棘手
4、面对着这样一件为难的事,队员们是怎样表现的?请你再默读2—6自然段,找找有关的语句。
预设:A、讨论中这些队员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板书: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我们也来读读这句话,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大家都在思考,不知道怎么说)
B、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鸦雀无声就是。
板书:鸦雀无声
师: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那么大家内心是不是很平静呢?还是让我们走进队员们的内心世界,好好地去读读第六自然段,
6、研读第六自然段:
(1)这一段很特别,你注意到了没有?圈一圈“?”
这么一段话连续出现了5个问号,课文就是用这一连串的问号来表示队员们内心的矛盾。这字里行间似乎没有答案,但其实每个队员心中都有答案。
“劝他不去?”可行吗?(整个集体就不够完整。)
“要不把他放在队尾?”这样好吗?
“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以吗?
“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也想不出怎么去说。
“谁去跟他说呢?”谁也不愿意去跟他说。
每个队员一直都在积极地思考,不断为博莱克设想方案。虽然暂时还想不好的办法,但我们从中也感受这些孩子是多么关心他呀!
指名读(有没有读出队员们在思考呢?有没读出关心他的语气来?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2)这些问句并不是简单地放在一起,有一定的层次性。圈一圈:要不贀不可是
在读的时候,这些词语该怎么读好呢?请你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在朗读的时候,加重了这些词语,使我们更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放弃博莱克,从来没有放弃继续想办法,坚信一定能想出圆满的办法。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这么多问号,说明这件事的确让队员们左右为难,一边要保证整个检阅仪式的整齐,一边要保护博莱克的自尊。他们的内心十分矛盾。用课文中一个词来说就是: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
正因为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难怪商量之前谁也——难怪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时,俱乐部里立刻——。
这是多么棘手的事情啊!孩子们的内心是多么矛盾呀!让我们再来读第六自然段。
同学们,如果以后让我们写写表示心里很矛盾的事情,可以用一连串的问号来表示。
从他们对博莱克的关心,不放弃,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可真是一群善良、乐于助人、团结、有爱心的孩子,的确可以称得上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儿童队
板书了不起的
(三)学习7——9自然段,领悟团队精神
1、正当大家苦思冥想,左右为难时,这个棘手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这时,队长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谁来读读队长的话?
还有谁也愿意来当当队长。(生读)咱们一起来读读队长的话。(生齐读)
2、队长的提议得到了队员们的赞同。一个队员说——请你读;(指导朗读:生读句子。你从他的话里感受到什么?那就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这个句子。)一个队员大声说——男生读;女生读。
3、我们合作来读这三段话。师引读。男生,女生,齐读第9自然段。
四、补白:
讨论结束后,队长激动地把博莱克请进了俱乐部,他郑重地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博莱克。
出示:队长对博莱克说:“博莱克,我们决定检阅那天请你走在队伍的第一排。”
博莱克听了高兴极了,随即又犹豫了:“我能行吗?要不?
五、书写生字
1、自己记一记生字
2、指导书写:博、羡、慕、截
板书:
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棘手蘀不起的儿童队
鸦雀无声
篇12:检阅
检阅
检阅jiǎn yuè[释义]①(动)高级首长亲临军队或群众队伍的前面;举行检验仪式(基本义)。~队伍通过了主席台。(作定语)
②(动)翻检阅读。
[构成] 偏正式:检〔阅篇13:《检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博莱克的坚强自信,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心灵,感受博莱克的坚强自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课文
1、板书“检阅”--齐读: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2、赏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片段)。
教师介绍背景知识:10月1日,首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同50万军民参加庆典,中央领导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画面定格,配上字幕: 阅兵--国家民族的盛典 阅兵--军人向祖国的汇报)
提问:--现在你对“检阅”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呢?
(场面庄严、盛大、隆重,队伍整齐,精神面貌好……)
3、出示大屏幕,引导观察。
(1)引: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呢?
--学生自由说(队伍中有一位拄拐的队员,随机理解“截肢”)。
(2)过渡:就在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检阅》,去用心体会那份感动吧!
(出示课题:14、检阅)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学课文:(大屏幕出示自学要求)
A、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B、思考:这是一次怎样检阅?有哪些队伍参加了这次检阅?
2、小组交流。
3、,读准生字字音,认读词语:
(1)我会认: 俱 博 鸦 截 伍 默 局 棒 羡 慕 禁
席 众 纠
(2)我会读:博莱克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真棒羡慕 观众 纠正
俱乐部 主席台 鸦雀无声 情不自禁(带读字:拄拐走路 声音洪亮)
4、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这是一次怎样检阅?
--随机出示10自然段,抓住“盛大、隆重”,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检阅的隆重和盛大。(大屏幕出示第10段)
B、参加这次隆重的检阅的队伍有
--(步兵、炮兵、青年队员、儿童队员)
二、走进故事,深入感知。
1、出示重点句,引导质疑
(1)引:在这些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生:儿童队员)。
成千上万的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把最真诚的称赞送给他们,有人说--有人说--(课件出示句子)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2)引导发现: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3)质疑过渡:难道只有儿童队员的队伍最整齐吗?
让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用心去体验,他“棒”在何处?
(要点: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自信,又那么精神。)
[反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初读课本前,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读,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
2、走进博莱克
(1)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引: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介绍给大家?
--指名一生读。
(2)引: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博莱克呢?
点拨:此时此刻,他忘记了自己--他也忘记了自己--
他只记得自己--
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3)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A、同学们,为了这次检阅,你知道博莱克和队员们练了多长时间吗?
--资料补充: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也就是相当于我们我国家的国庆节。
--联系第一段,可以知道这里庆祝的是波兰的第二个节日国庆节。
B、引:同学们,请看清楚,博莱克不是普通的队员,他的左腿--(已经截肢),必须靠--(拄拐走路),现在却和全队--(保持一致)。在这4个多月的训练中,你能想象博莱克比别的队员付出了多少心血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结合感情朗读):
生: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
生:我看到他的头声流出了很多汗。
生: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对他说:“博莱克,休息休息吧。”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师小结过渡: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博莱克洒下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出色的成绩。--再读12自然段。
(4)出示特写画面,引导写话:
师继续引导:拄拐的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同队伍保持一致。你们看,他高扬的头,他挺起的胸脯,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写话(配乐)--交流汇报
生: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
生:博莱克,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
生:博莱克,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
(5)指导感情朗读
师引:自信、坚强的博莱克真让我们佩服,让我们再次把他介绍给所有的人吧!--生齐读。
(6)朗读深化
师引: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这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随机指名读
(7)真诚的赞美、如雷般的掌声都传到博莱克的耳朵,此时此刻,他的心情-
(引导:心情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并对其他队员心存感激……)
3、走进儿童队员(简略处理,以做铺垫)
师引:博莱克感激队员们什么呢?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
(指名几生先简略谈谈。)
结课:同学们,下节课让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用心感受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
三、小结巩固,指导书写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土隹截”。
[《检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4:检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oyyz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第一课时
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抄写词语:
俱乐部 博士 鸦雀无声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真棒 羡慕 主席台
观众 纠正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作者邮箱: ouyangyuzhou@163.com
[检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三下语文检阅教案优秀
学习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学法指导:
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知识链接:
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1791年5月3日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也是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通过自学,我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会写:
Ju le bu jie zhi dui wu chen mo ju mian
( )( )( )( )( )
Ya que wu sheng qing bu zi jin xian mu jiu zheng
( ) ( )( )( )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
3、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思考:课文中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是怎样夸他们的?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课堂小结
读出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四、课堂检测
完成填空,理清课文思路。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自然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写队员们商量一件“棘手”的事,( )自然段写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感受大家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 ,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3、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一、自主学习:
1、听写词语。
2、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学习三──九自然段。
1.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是什么事呢?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2.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队员们都有些什么想法?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习第十──十六自然段。
1.我们小组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用笔画一画。
3.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读第12段,体会博莱克的心情。
为什么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都被深深地感动,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四、课堂检测
1、引导写话。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你说: 。
(2)检阅结束回到家,博莱克对妈妈说: 。
2、抄写文中好的词句。
五、课后反思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检阅》说课稿——祁连县扎麻什鸽子洞小学 赵佳洁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波兰作家阿卡斯基的《检阅》(板书:《检阅》波兰 阿 卡斯基),下......
14 检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检阅》(齐读)。你们看到过检阅吗?有的人看到过,有的人没有,在1999年的十月一日,也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就举行......
14、检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生词,正确读写“鸦雀无声”、“情不自禁”、“俱乐部”等词语。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3、理解课文检阅时的......
《检阅》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