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平移和旋转教案11”。
《平移和旋转》教学实录
教学背景:
《平移与旋转》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和图形》中的内容,这是一个新内容。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平移和旋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经历过,也有切实的感觉,比如在游乐场中玩各种游乐项目,坐升降电梯等,只是不清楚这两个专门术语。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整堂课力求体现数学从哪里来还要回到哪里去的总体构思:即从生活中来,但是经过课上探究、提炼、升华后,最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会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
2、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特征,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平移和旋转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移与旋转
师:每天王老师走进咱们班,很多同学都已经到校了,那你们是怎么到学校来的呢?
生1:我是自己走路上学的。
生2:我是爸爸开车送我来上学的。
生3:我是坐班车来的。
生4:我是妈妈开车送我到校门口,然后自己走进来的。
师:有没有不同的?
生5:我是自己骑自行车来上学的。
师:我们年龄小,在骑自行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呀!
师:像人在行走,自行车、汽车在行驶,我们都可以说成它们在运动。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或人在运动?
生1:我看见汽车在行驶,是一种运动。
生2:(指着屋顶的电风扇)电风扇工作的时候,是一种运动。
……
师:是啊,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在运动。今天王老师请大家看一些物体运动时的图像。(课件演示览车、国旗、摩天轮、小风车的运动图像)。请你看看它们是怎么运动的,你可以一边看,一边跟着做做动作。
学生边看边用手势比划。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物体的运动,你能按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分类吗? 同桌商量一下。
生1:我把观览车和和升国旗看作一类,观览车是横着运动的,升国旗时,国旗是上下运动的。
师:你能不能给起个名字?
生1:平衡
生2:平滑
生3:平移
师:好,就听你的!(板书:平移)
生1:我把摩天轮和小风车分作一类,因为他们都是转动的。
师:能不能起个名字?
生4:(大声说)旋转
师:好!(板书:旋转)
学生表演,进一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说一说,你怎么理解平移旋转的?
生1:平移是横着走的。
生2:(补充)也可以竖着运动。
生3:(边说边走到大屏幕前,指着摩天轮和小风轮的中心)旋转都是围绕着一个点运动的。
师: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把你的理解表现出来?
生1:(走到讲台前翻了个侧手翻)这就是一种旋转。
生2:(走到讲台前,沿直线跑了一段距离)这就是平移运动。
生3:(走到讲台前,转了个圈)这就是一种旋转。
……
评析:课始,教师从问学生是怎么来上学的开始,自然地引出骑车、步行等都属于运动现象。然后请学生看几种运动现象,一边看,一边做动作感受,接着分类,起名,再闭上眼睛,在脑中静静地建立表象,最后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学生是在运动这个大背景下认识平移与旋转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参与的热情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想,去说、去做,在交流碰撞中积累关于平移与旋转的感性认识。学生做的动作并不是真正的平移与旋转现象,但学生表达的是一种粗浅的理解,孩子们那充满童真与童趣的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为深入感知奠定了基础。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感知材料则尽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学生构建准确概念提供支撑。
二、动手操作,探究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师:我们以小船为例,进一步研究平移。请大家说一说小船平移的的方向和距离。
师:(1)电脑演示,小船一格一格平移到虚线位置。(如上图所示)
生:小船向上平移了4个小格。
(2)电脑演示,小船中间不停顿,一直平移到虚线位置。(如下图)
生1:小船向下平移了2个小格。
生
2、小船向下平移了5个小格。
……
师:现在有争议了,让我们用事实说话,请你用学具小船在方格纸上平移一下看看。
(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后)
生1:(走到实物投影前汇报)我就是认为小船向下平移了2格,大家请看,(指着A点)我是从这里数,小船走到这里(指B),不就是两个小格吗?
生2:我不同意他的看法(边说边走上来)
师:好!请两位老师一起给大家讲一讲。
生2:要数应该这样数,我从小红旗的顶尖儿(指C)开始数,最后也要看小红旗的顶尖儿(指B)
师: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请其他同学评论一下。
生3:我想给他们补充一下(边说边走上来)
我是看船尖儿(其实是指D点),边说边移动,到这里(指E),一共向下平移了5格。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小红旗的顶尖,船尖儿叫做点(板书:点),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你认可吗?(问第一位发言的同学)
生1:我同意。
师:从其他点开始数行不行呢?请你在小船上找一个点,数一数看。
请几个同学在大屏幕上数数看。
(3)电脑演示,小船中间不停顿,一直平移到虚线位置。
师:说一说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评析: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格数的规律,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在这里,教师的指导可谓别具匠心。开始,小船一格一格平移到虚线位置,让学生看到小船整体是怎样动的,进一步直观地感受平移时,整体中的任何一部分都要向同一个方向移动,而且移动的距离都相等。然后小船中间不停顿,一直平移到虚线位置。这时学生意见不一,开始争论,教师引导学生用事实说话,请学生用学具小船在方格纸上移一移,教师把观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真正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帮互学,在互动中提升了认识,达成了共识。整个过程中,教师一直将学生真正置于学习活动的前台,最后一句:从其他点开始数行不行呢?可谓是点睛之问。
三、解决问题,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价值
1、出示(1)风筝的线板(2)水龙头(3)推拉窗户
(4)浇草地的喷头
(5)八音盒等。
出示风筝的线板,教师拉线。
生:线板在旋转。
出示水龙头,演示。
师:上课这么长时间了,空气不太好了,开开窗透透气(坐在窗前的一个学生推开窗户,其他同学观看)
生:窗户在平移
师:做成推拉的窗户有什么好处?
生:省空间,要不然,像那种老式的窗户,也不方便安护栏呀。
师:我们把门也打开,空气会更好的。(门口的一位同学开门)
生:门在旋转
师:门的这种旋转运动还是围绕着点运动吗?
生:不是
师:这时,门围绕着门框在作旋转运动。
出示浇草地的喷头
师:为什么做成旋转的?
生:做成旋转的,可以使四周的草地都能浇到水。
出示八音盒(舞蹈员边自转,边围绕圆心旋转)
生:老师,我知道,地球自转,围绕太阳公转也是这样的,地球自传是一种旋转,在自己自转的同时,它还围绕太阳公转。
生:平移和旋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师:是呀,生活中,大楼还会平移呢?你信吗?
生:不信
生:真的?
2出示:
(1)大楼会移动吗?
课件演示上海音乐厅的平移
师说明:上海音乐厅建于1930年,是当时上海的一流电影院,1959年改成音乐厅。沐浴了七十多年年风雨的上海音乐厅,已经老态龙钟了,为了更好的保护上海音乐厅,上海市政府决定对它整体平移,在一年时间里,这座重达5650吨的古稀音乐厅被升高了3.38米,向东南方向平移了66.46米。音乐厅的面积则增加了4倍。
生:太神了!
(2)出示淘气跑步,巧算周长
在学生讲完是怎样算的以后,课件动态演示右上角两条线段的平移过程,说明解决这一问题就用到了平移的知识。
评析:
风筝的线板、水龙头、推拉窗户、浇草地的喷头、八音盒、上海音乐厅的平移、巧算周长等,丰富,饱满,有趣,教师的引导随意、自然,生成了学生的思考,完善了学生的认知。学生的表情是那么可爱,他们不断地有发现的惊喜,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是那样的有趣、有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巧算周长”沟通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说明教师有瞻前顾后的意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遗憾?(略)
总评: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唤起并激活了学生的已知,自然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生活经验转变为数学现实,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来源、价值,使学生亲其所学。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都能灵活机智地顺应学生的思路,以学生的学来定自己的教,使教学随机生成。一个真正关注学生的教师,不仅能做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用在深入分
析教材、推敲教案上,同时也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从而将教师、学生、教材、生活,这些丰富鲜活的原始资源,那么自然地糅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了活的知识与丰富的情感体验。可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平移和旋转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平移和旋转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3页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44页的内容。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新知,力求体现从学生已有的数......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1.(出示玩具小车)你会玩这个小车吗?谁来试一试?指名学生玩一玩。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小车是怎样运动的?你 能用手势表示一下......
【第一课时】锐角和钝角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38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直角的基础上会判断锐角和钝角。(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使学生更清晰地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