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_品质部度总结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7 10:39: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品质部度总结”。

2012年4月26日,对于神宁煤业集团烯烃动力中心来说,是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4号锅炉顺利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运行试验。至此,6台锅炉全部具备满负荷稳定运行能力,单炉产汽量由350t/h提高到460t/h,相当于增加了1台半的锅炉出力,标志着神宁烯烃动力中心锅炉改造工作圆满结束。这天又刚好是国华电力公司托管神宁烯烃动力中心的620天。喜讯传来,神宁烯烃动力中心与国华电力公司的全体员工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共同铭记这一历史时刻。

620个日日夜夜的鏖战,近15个月的连续技改,所经历的一切都深深地印在神宁煤业集团烯烃动力中心360名员工心中。

——全面接管1476项基建尾项,每月消除缺陷700多条,有效保障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煤化工烯烃装置全流程打通。

——117天的春季临修、162天的锅炉系统改造,在国华电力公司322名优秀专家和100多家国华物流供应商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实现“5开1备”设计目标。

——深入开展锅炉燃烧诊断技术攻关,成功形成3项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锅炉燃烧器切圆安装偏心、燃烬风安装反向、排烟温度接近上限等问题,6台锅炉全部安全稳定运行,#6 炉无泄漏长周期运行纪录已经达到400天。

——区域化治理、标准化作业、一体化管控、干部回归专业等系列机制创新,成功实现了管控目标。620个日日夜夜,国华人和神宁人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再苦再累,他们毫无怨言。因为他们深知:同在神华集团的大家庭里,为的是能够让神华这面大旗举得更高„„

机制创新:委托管理为大业

2010年8月17日,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国华电力公司与神宁煤业集团签订委托管理框架协议,神宁烯烃项目动力站(托管后改为烯烃动力中心)由国华电力公司托管,从此拉开了国华与神宁如同兄弟般深度合作的序幕。

2010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号工程”——神宁烯烃项目投产试车在即。作为世界一流的聚丙烯合成装置,它的高效试运行不仅事关神宁煤业集团煤炭转型发展,而且牵动着整个神华高层的决策方向。

作为煤基烯烃化工装置高品质汽、水、电源头的动力中心,下辖6台460T/H锅炉、4台共1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及附属系统和蒸汽管网系统,是烯烃项目后续装置正常生产的唯一动力来源。动力中心设备的可靠运行对烯烃项目稳定生产至关重要。由于时间紧迫,没有经过深度调试和系统消缺,动力中心成了整个烯烃项目的“短板”。

神宁煤业集团领导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一个长途电话打向远在北京的兄弟单位国华电力公司。

神华大业,一面旗帜;兄弟情谊,义不容辞。国华电力公司立即派出3批(次)专家团队进行安全、设计方面系统诊断,从各专业角度和工作维度形成了一份份全面细致的调研报告。报告送交到国华电力公司和神宁煤业集团领导手中后,双方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国华电力公司当即派出专业队伍托管,承担尾工项目完善并组织安全生产。

2010年7月,国华电力公司迅速组建两支工作团队赶赴烯烃动力中心进行业务托管,一支负责基建尾工完善与机组调试,由国华寿光发电公司成员组成;一支负责搭建安全生产组织构架,成立神宁烯烃动力中心,由国华电力公司的24名员工与神宁煤业集团的336名员工组成了众志成城的大团队。国华电力公司原副董事长秦定国,总经理王树民,党委书记夏利,副总经理罗超、宋畅、赵世斌、何成江、耿育、陈杭君,总工程师陈寅彪等人先后赴动力中心考察、指导,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困难,一场保试车、保安全、保稳定的战役全面打响。

作为一种全新的托管模式,新组建的神宁烯烃动力中心既要保证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转,又要实现整体团队的和谐统一,困难之大不言而喻。尽管如此,工作团队成员还是充满必胜的信心。因为这里凝聚着兄弟般的信任和重托,因为有整个“大神华”的后盾支持。神宁烯烃动力中心的诞生,既是神华内部资源共享、提升管理效能,横向联合、纵向接轨的有效尝试,也充分体现了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高举神华一面大旗”、“同干神华发展大业”的核心理念。

在迅速建立生产组织架构后,国华电力公司托管团队全面接管1476项基建尾项,迅速消缺,先后完成了过热器泄漏、制粉系统自燃、水冷壁爆管、汽机大轴振动、全厂保护定值审查与修订等工作,成功保障了烯烃项目试车的全流程打通。

关怀支持:资源融合求巨变

2010年12月15日,国华电力公司与神宁煤业集团正式签订托管合同。当天,国华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树民一行直奔生产现场,全面了解机组运营状况,并反复强调要牢记使命、勤勉尽责,化困难为动力,举全国华之力开展设备治理,确保煤化工装置汽、水、电的供应。

2011年2月3日,大年初一的上午,神宁煤业集团董事长王俭一行来到动力中心慰问,温暖的话语、关切的问候让全体员工心潮澎湃,“神华一家人”的感觉在那一刻是如此真切。

神宁煤业集团煤化工分公司及烯烃公司对烯烃动力中心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总是及时给予帮助、支持。

国华电力公司各职能部门、国华电力研究院、国华北京热电分公司、国华准电公司、国华盘电公司、国华锦界能源公司、国华宁东发电公司、国华徐电公司、国华定电公司、国华寿光发电公司、国华神木发电公司等一批兄弟单位更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拥有国华电力公司和神宁煤业集团两大后援平台的烯烃动力中心将天津蓝巢检修公司烯烃项目部纳入中心组织构架,全面实施“检、运、维”一体化管理,生产管理迅速步入正轨。

2011年春节前夕,神宁烯烃化工装置紧急全停检修,动力中心在检修计划、队伍、备件没有落实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电力板块资源,连续奋战117天,对3158个项目实施临修,进行了14项重大修理、3项重大技改,发现并解决了30类重大设备问题。23家施工队伍、近1500多名施工人员现场作业,严格安全监管,安全形势保持平稳。检修后的“6炉4机”正常运转,6台炉全部达到410t/h及以上负荷,彻底解决了供汽瓶颈问题。

管理融合:求同存异谋发展

“托管”对于烯烃动力中心来说,无疑是新生事物。“托管”模式必将催生新的管理方式,只有做好管理融合、求同存异,才能提升管理水平。经过认真分析、系统思考,烯烃动力中心经营班子郑重提出了“可调、可控、规范、诚信,做烯烃化工装置不间断动力源”的奋斗目标,并通过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成功解决了前进路上的各种难题。切实推进国华发电管理系统本地化,以国华电力管控体系为依托,将煤化工管理制度与国华电力管控体系有机融合,成功迈出专业化管控的第一步。

全面推行岗位动态管理与全员绩效考核,建立人才选拔机制,设置见习岗位,实现人员管理、工作计划、绩效考核“三位一体”,从机制上畅通了员工职业发展渠道。

建立“我的最优设备”申报和设备分区保洁机制,从源头上鼓励先进,带动设备治理标准的提高,选树了10多台最优设备标杆,成功实现“最优设备”向“最优机组”的转变。

强化准军事化管理与可视化评比,实现员工行为规范化、物品摆放定置化,提升了员工按流程办事、按标准作业的意识,现场环境与员工面貌焕然一新。

倡导领导干部带头申报专题和分区域巡检,重点问题加快解决步伐,“事事有依据、件件留痕迹”成为评价工作业绩的标准,从根本上杜绝了拖、瞒、散、混的工作作风。

锅炉技改重点突破,开展锅炉燃烧器切圆调整改造,在全面总结管理经验和优化技改过程的基础上,工期由44天逐步缩短至29天,同时完成了大渣块挤压机、碎渣机、斗提机等除渣系统改造,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的声波改蒸汽吹灰器共计192台,锅炉DCS 系统软件优化,金属监督检验等项目,改造后设备运行参数优良,锅炉效率、氮氧化物排放优于设计值,6台锅炉相继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运行试验,彻底消除了烯烃化工用汽之忧。

一系列管理机制的不断变革,使烯烃动力中心“融与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员工参与设备管理、维护设备品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破窗效应”逐步消除。

达标创优:众志成城铸标杆

2011年7月23日,国华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树民在听取烯烃动力中心工作汇报后明确指出,烯烃动力中心要加快设备治理,确保供汽稳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环保、信息和人才达标,提升设备管控水平。本着“对标差距、计划全面、局部示范、节约费用、年内突破、逐步推广”的策略,烯烃动力中心达标创优之路全面启程。

烯烃动力中心成立了达标组织机构,召开了达标动员大会,并先后派出100多名员工赴国华宁电公司、国华北京热电分公司取经学习,并出台了达标策划、计划、评比、保持等系列标准办法,使达标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管理体系,实现了达标工作的“固化于制”。

托管以来,烯烃动力中心的设备管理、生产能力、环保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产汽能力从2台锅炉660t/h提高至目前5台锅炉2300t/h,1台锅炉备用;供电能力从2台汽机不足30MW提高至目前4台汽机全部能够满负荷发电150MW;单炉无泄漏长周期运行从67天提高到正在连续运行的400天;除尘、脱硫系统设备运转正常,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检查验收。

托管以来,国华电力公司在输出管理与技术的同时,也实现了文化融合,员工队伍技能水平、工作作风、整体素质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员工持证上岗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50%,选拔了57名优秀后备见习人员,其中的26人正式转入高一级岗位,实现了人才本地化;“两票”系统成功试运,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2012年以来,烯烃动力中心积极贯彻国华电力公司“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创世界一流”及神宁煤业集团煤化工分公司“全国学神华、煤化工怎么办”活动精神,以“五达标”工作为主线,以本安三级和无渗漏治理为主要目标,强化“安全生命、供汽可靠”两个基础,“对标补齐短板、达标提升能力”两标建设,“体系专业化、人才本地化”两化管理。随着达标治理的不断深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按流程办事、遇事找标准,正逐渐成为员工的工作习惯。灯亮了、灰少了,文明施工标准化,物品摆放定置化,员工行为规范化水平提升了。

历程验证了专业化能力。620个日日夜夜的机组优化和安全生产管理,专业化的技术、人才、物资、检修队伍有了保障,装置日趋稳定、可靠。

历程锻炼了钢铁般队伍。自烯烃动力中心成立以来,员工几乎没有星期天的概念,他们每天坚守在工作现场,实现了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夜。

历程结成兄弟情谊。620个日日夜夜里,大家朝夕相处,他们都怀揣“神华一家人”的大局意识,不分你我,大局当先,无私奉献。

历程仍在继续。站在新的起点上,烯烃动力中心全体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念、时不我待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务实作风,深入开展“找抓促”活动,将达标创优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总结

2013-2014初中美术教师工作总结姚文琪初一一学年已经告一段落,本人在此作一番的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今后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那现先仔细地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吧......

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体美教研组总结 本学期,根据县局工作意见和学校工作安排,在全组四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探索完善教学模式,向课堂要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走科研兴校的体......

总结

ⅹⅹⅹ森林公安局二〇一一年一季度ⅹⅹⅹ总结与二季度ⅹⅹⅹ工作计划纵观二〇一一年一季度ⅹⅹⅹ森林公安局刑事侦查中队开展的刑事侦查工作,总体有以下方面:一、工作环境目前......

总结

内科护理工作总结这一年,内科护理组认真执行及落实本年度护理计划,按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及标准,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改进服务流程,改善住院环境,加强护理质量控......

总结

学困生帮扶总结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学困生,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和毛病是班主任分内的责任,为此,我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

下载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品质部度总结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