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的理财教育中看中国教育体制_美国教育体制简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1:49: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从美国的理财教育中看中国教育体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国教育体制简介”。

从美国的理财教育中看中国教育体制

一、理财教育的来源

自1957年以来,美国绝大多数州政府先后采取了在中学开设经济学和理财教育课程的政策。美国学者安德森(Anderson)于1982年首次科学系统地提出了理财教育的概念,他指出,理财教育就是能够让人们学会如何设立理财目标、认识个人收入基础、制定详尽的达到目标的理财计划、应用理财计划、调整理财计划、评价理财目标和理财过程的一系列环节。此概念的提出为理财教育在美国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NCEE)建议将经济学和个人理财教育与学校的专业相结合,使学生们从中受益一生。根据2003年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48个州将经济学课程纳入中学教育标准,其中有3个州要求学校开设经济学课程,14个州要求学生学习一门经济学课程后才能从高中毕业;有31个州将个人理财纳入教育标准,17个州要求学校开设个人理财课程,有4个州要求学生完成个人理财课程后才能高中毕业。自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在1998年做类似的调查以来,将经济学课程与个人理财课程结合起来的州有所增加。(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 2003)B.Douglas和BermheimDaniel M.Garrett对美国中学理财课程教育在长期内对学生进入成年后的储蓄行为的影响的实证性研究表明,中学的理财教育对学生进入成年后的财产积累有重要的、渐进性的积极影响。

(B.Douglas和Bermheim Daniel M.Garrett,1997)1

网络杂志《EnGauge》在2003年发表的《21世纪数字化时代人们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中,把理财素养作为21世纪的重要素养之一,文章界定经济素养(Economicliteracy)为对经济问题界定、选择对策、消费、从中营利以及分析工作动机的一种能力,又指能通过收集组织经济事件,对经济形势和公共政策变化进行原因分析的一种能力。

1997年,美国学者德·万尼(DeVaney)以加利福尼亚州2000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项有关理财能力的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的内容为:构思个人金钱管理目标、撰写个人金钱管理目标、实施个人金钱管理目标、开发合适的花销计划、记录好收入和花销、制定节约计划、与别人一起讨论有关理财的相关事宜等。调查中,学生面对以下关于理财问题的相关提问显得很茫然:1)你是否会对你的花销作一个全面的记录?2)去商店买东西时是否会比较价格?3)是否知晓用信用卡买东西与用现金买东西的区别在哪里?4)你认为个人理财能力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发展?看似简单的问题高中生竟然无言以对。

上述问题可以说体现的是学生基本素质的缺失,这些基本素质直接影响到其将来的生活质量,并会对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很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德·万尼向加利福尼亚州的高中学校建议开设理财教育的相关课程。通过两年的理财教育课程的开设,类似的问卷在高中生中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校教育对于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尽管两年后的调查并没有与先前的控制组进行精细的比较,样本也不足够大,但从被试对于理财知识的掌握和理财技能技巧的精通就可见一斑。由此,德·万尼从1997年的调查1肖璐:“美国个人理财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金融与经济》,2006(4),32.问卷的分析中总结认为,学校教育能明显增加理财知识,影响理财态度,是理财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

据了解,国外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有计划地花钱、挣钱,长大后生存能力越强。比如美国就有专门针对少儿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小孩从3岁起要学习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时知道钱是怎样来的;7岁时能看价格标签;8岁时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并且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10岁时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使用;11-12岁时就知道制定并执行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据英国《泰晤士报》2007年7月9日报道,英国教育部门为中小学生开设理财课,以从小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国务大臣埃德.鲍尔斯的话说,面对竞争激烈、节奏飞快的社会环境,学生必须学会处理财务问题。他说:“金钱是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我希望青年人尽早学会赚钱和存钱。一旦他们开始工作,这些技能就能派上用场。”

鲍尔斯说,学校应在培养学生理财技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向学生传授一些日常技能,比如怎样开账户、买房子,并教会他们尽早存钱养老”。英国政府最近又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系列计划,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理财将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美国儿童理财教育最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理财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以及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

许多学校都在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鼓励学生研究证券市场、投资理财、信贷业务。美国“股神”巴菲特还亲力亲为教儿童理财。去年,他在美国在线主持了一个卡通节目《神秘百万富翁俱乐部》,专门教孩子理财,小朋友可在其中“学习理财课程,在商业领域中探险”。据悉这是巴菲特自己想出的点子,并亲自为节目定名。

美国理财教育学者玛沙(Marshall)和玛格路德(Magruder)把孩子理财知识和行为的发展与不同地区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他们在肯塔基州的乡村和城市随机抽取了500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来进行相关的调查,以此来研究孩子的理财知识和不同地域下父母的理财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采访了7岁至12岁的孩子,内容包括让他们说出硬币的购买力,孩子们自己花钱、送礼物以及挣钱的经历,还有自己的态度等。玛沙和玛格路德研究发现,孩子们用钱的经历以及对硬币购买力的认识与其父母的理财行为和知识呈现出正相关,同是这一结论,在乡村和城市又存在很大的差别。由此,玛沙和玛格路德推断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对孩子的理财知识和理财行为存在重要影响。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背景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因素也在影响中小学的理财教育。2002年8月,美国教育学博士露西,托马鲁·安德森(Lucey Thomas Andrew)就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理财素养与文化背景的内在相关度在文章《小学四年级学生个性理财素养研究》中进行了分析,他同样也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的,地点是在高加索等15个地区。调查发现高收入地区学生的理财素养好于低收入地区。

二、理财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1、将个人理财教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没有开设理财教育课程,青少年的学校理财教育处于严重落后状态。据杭州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少年儿童都有零花钱,但90%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属于“月光族”。我们对孩

子的金钱教育观却与国外截然不同。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育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绝大多数孩子从小就被埋在各种益智书本里,即使现在“减负”和提倡素质教育,我国应重视早期理财教育,把个人理财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理财教育是孩子从小必修的生存技能课,学校从理财价值观的教育,涉及对金钱、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和价值认同;理财基本知识的传授,包括经济金融常识和个人家庭理财技能和方式;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包括理财情景教育、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有关理财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理财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支配金钱的习惯。

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有一套,特别是北美的犹太人。犹太家庭教育中关于钱的教育有几大基本原则是要遵循的:首先是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物权概念,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损害要赔偿,倾占要付出代价。第二,对于钱或者个人财产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费,犹太人讲究节俭,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不炫富,不追求豪车和奇装异服。第三,知道钱怎么来的。培养孩子自己从劳动中获得收益,体会赚钱的过程,从根本上懂得为什么要理财。第四,要知道钱财是有限的,智慧是伴随终身的。

瑞士的小学里虽没有理财课程,但是却有一些实习内容,比如一个学期里专门有那么一天让小学生到任意一家公司或店铺里去打工,体验工作挣钱的艰辛。另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模拟市场,让同学们从家长那儿“进货”,当然,也就是一些吃的喝的和小玩意儿,然后再拿到学校来卖。孩子们挣到的钱就用作出去露营、参观等活动的经费。每逢节假日,瑞士的一些中小学生会拿着自制的小食品和手工艺品到集市或大街上叫卖,路人一般也都很支持他们,多少会买一些。这叫勤工俭学也好,叫体验生活也罢,总之瑞士的家长从小就会给孩子灌输自食其力、勤俭节约的思想。实际上,这也是瑞士的一大民族特色。

在南京一些中小学了解到,有的学校也曾开办过技能班,尝试教孩子进行模拟股市操作,反响不错,孩子在玩乐中学到不少知识。但大多老师仍是不会与学生讨论如何挣钱、花钱,最多是教孩子不能浪费。专家认为,教育孩子不要浪费只是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和基本的理财技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家长可以在逛街时给孩子一点钱,鼓励他去购物付款,既练胆量又可以明白金钱的实际价值;孩子大一点了,还可以尝试在假日带他一起实地炒股、买保险和货比三家等等,这些正确的理财教育可以让孩子在今后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终身受益。

我们的理财教育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从思想上引导人们关注理财教育,如通过相关数据引起人们对理财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并通过社区讲座的形式来提高理财意识;2)呼吁社会组织加入到中小学理财教育中,为理财教育提供经济资助;3)在学校中开设理财教育课程,并培训专业教师来组织教学。同时学校还要加大与社会组织和学生家长的合作,共同对学生的理财能力负责。

2、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提升其理财能力

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理财能力的形成,对理财素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但在性格相似的人类共同体中又呈现出一个个有着鲜活个性的个体。美国学者很注重这一点,他们在关注到个体性格的同时,还要在这一前提下充分考虑每个个体的特殊性。这里借用个性来说明问题。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其外在表现就是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只有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的理财教育工

作才是有效的,而非徒劳。既然能力相对于人的气质和性格是容易改变的,因此应该在不断变换的情景中训练其理财能力,给孩子更多的机会。

3、早期的家庭理财教育

美国有很多家庭学校,孩子会在家庭中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家长仍然与学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学校也会给孩子提供一些家庭中无法满足的需要.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很强,成为教育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学校还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场所,家长教育孩子的意识有待提高,社会更应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1年,美国社会学者布赖恩·格利·米勒(Bryan Gayle Miller)在文章《理财行为与早期家庭经验的关系研究》中指出,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将来的理财品质特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并能通过早期的家庭经历预测出孩子将来的理财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孩子有否参与家庭活动。据调查民主型的家庭,孩子对于家庭活动的参与程度高。民主型家庭中,孩子会主动参与家庭活动,并在其中开动脑筋对相关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面对父母的质疑会说明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见他们的表达相对较为流畅自然。专制型家庭中,孩子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他们内心很有想法。面对父母的提问时,他们会显得很小心,表情很紧张,害怕受到批评。通常情况下,在专制型的家庭中,孩子的想法是不被重视的,家庭活动很少能够听到孩子的声音。孩子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这样才会让他形成健康的心理,与父母是相对平等的关系,由此,孩子也就具有了参与家庭事务的意识,无论其观点是否值得商榷,但就其精神来说是值得提倡的。由此,米勒指出,民主型家庭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理财行为。

第二,父母的关系如何。父母的关系紧张是孩子不能自然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他也就很难去理解父母对他的爱和父母之间的不和谐应该怎样去处理。同时,赖恩·格利·米勒提出了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孩子的成长需要依赖父母,因此,开展理财活动或提升理财意识,与父母有直接关系。比如,一些零花钱要由父母给孩子,并由他们教导和引导孩子应如何处理这些钱。父母的紧张关系会减小他们教育孩子的精力和耐心。同时由于他们态度的变化会与孩子之间产生一种陌生感,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理财能力的提升。

第三,父母亲分别对孩子的影响。父母被社会化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对孩子的影响也会各有侧重。父母在消费过程中给孩子带来了一整套价值、态度、标准、规范和行为的影响。父母的学历、性格以及人际关系都对孩子有影响。学历相对高、性格较中性的父母对孩子的理财能力一般会有正向引导。

第四,父母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理财知识的关注情况如何。孩子的发展都有一个关键期,理财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感性认识阶段的教育如果存在断层,理性认识阶段的教育一般也很难开展。

4、重视法律法规的建立

我国立法相对于西方国家还很不完善,教育立法就更捉襟见肘。近些年,我国教育立法也在摸索中前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来看,还有很多缺陷,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但确保自由的前提就是有相应完善的法律保障,这一点我们必须学习。1973年4月27日,里根政府指任蓝带委员会制定了划时代的教育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把理财教育作为数学和阅读部分的重要内容被保存了下来,确保了它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乔治·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此法案第一次把经济素养教育作为整个教

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了出来,美国州理财素养立法中指出美国有18个州尝试,通过不同形式确保理财素养教育内容入课堂。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规定在中小学设立基金以保证顺利将经济素养教育整合进基础教育中。

三、小结

理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和技能,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应该包括理财情景教育、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等,良好理财习惯的形成、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等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理财实践不断的强化。也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将理财行为的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觉的个人品质。此外,勤工俭学和兼职是学生理财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增加学生收入,又可以使他们理解父母挣钱之不易,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道德品质。通过理财实践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财富增值的理解,熟悉各种投资品种,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格。理财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理财习惯,而且可以改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美国教育体制[推荐]

一,美国中学教育结构美国全国普及12年义务教育,但是上学的年龄因各州而议,大部分孩子都是在5-6岁的时候上幼儿园,18岁之前完成中学教育。但是有些州允许学生跳级,这些学生通常在1......

美国中学教育体制

美国中学教育体制美国的中学分为公立(Public School)及私立(Private School)两种,公立中学占美国中学的85%,由政府资助供当地学生就读,不需支付费用。根据美国移民法,公立中学只......

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

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从三岁孩童咿呀之时就能说出“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样家喻户晓的名句。便流传着“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的说法。在众多的唐诗中,有关......

三、美国高等教育体制

三、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一)以州为主美国自建国以来,就从国家制度层面明确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职责,举办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举办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在州政府和市政府,同时,对高等学......

美国教育体制2(优秀)

美国私立高中入学要求美国私立高中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供过去3年的成绩单、推荐信及英语考试成绩TOEFL、SLEP、SSAT、ISEE。SLEP考试简介:SLEP是Secondary Level English Profic......

下载从美国的理财教育中看中国教育体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美国的理财教育中看中国教育体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