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利主义中看基督教传播_基督教是怎样传播的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7:03: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从功利主义中看基督教传播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基督教是怎样传播的”。

从功利主义中看基督教传播

一、基督教与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有广义、狭义的分界。广义上的功利主义强调的是功利价值、以功利为衡量事物价值尺度的价值观。而狭义上的功利主义是指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1]

那功利主义究竟和基督教有什么关系呢?基督教强调的是心灵自身的净化,也就是通过人与神的接触、忏悔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快乐,如果按照边沁的理解功利主义内涵“幸福最大化”,在追求幸福这一点上与宗教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慰藉与快乐也可以算是功利主义的一部分,那更不用说那些因为畏惧末日审判或是犯罪过后期望得到宽恕的人,这样的相信更是功利主义的部分。而且在《圣经·约伯记》中也体现出神早已预示到这一切,耶和华在天上临朝,上帝的众子侍立在旁,撒旦也在其中。耶和华提及他的忠仆约伯,说道“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①。撒旦却就约伯的忠诚向上帝挑战,指控约伯只为了物质利益才事奉上帝。上帝若容许他把约伯所拥有的一切都夺去,约伯必定会舍弃忠诚。撒旦就是因为看穿了多数信徒对于物质的追求,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向上帝提出了质疑。虽然最后约伯依然对上帝保持了忠诚,但是凡是出现在《圣经》中的必有其道理,而撒旦所说的有其存在的价值,也充分体现出了其实在基督教信徒中,依然有着大量的因为追求功利而信奉神的人,约伯的忠诚就是为了警示不诚心信奉的世人。“神迹”或“特殊的感应”对民众皈依基督教信仰具有催化作用。[3]它只能影响人们去开始相信基督教,但这种相信很快就会因为困难而动摇。例如《圣经》的《出埃及记》中提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走出埃及,以色列人在开始是真心的信奉上帝还是因为畏惧上帝所降下的神迹才跟随摩西?他们当初就是希望跟随摩西出埃及后能得到更好的生活,但却一一违背上帝戒律,而当遇到生存问题时就第一时间质疑耶和华,这不是典型功利主义的特征吗?

所以,只有那些得到神的感召,通过灵与上帝沟通的人才是真正的信奉上帝的人,而那些出于任何目的,不管心灵上的慰藉或者是物质上的追求,去信奉上帝的行为,都是与基督背道而驰,但当今社会却拥有大量的这类人,而又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批人,在宗教的传播上就应该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

二、基督教传播中的功利主义

如果说功利主义直接体现在基督教文化中,这确实很难找到任何的论据支撑,但是却不能排除基督教在传播手段中没有碰触到功利主义的范畴,或有目的性地针对特定人群的需求来传教。从民众最初接触基督教信仰的动机与途径来看,大多数人是在生活或生命处于危机或困境之下开始接触基督教信仰的,可以说,基督教信仰最初是作为“逃遁的武器”为信仰者所选择和使用。[4]例如,许多留学生到了海外,总会有牧师主动上门关照,给予心理辅导,邀请其参与教会活动,甚至提供食物,住宿等帮助,让留学生们开始接触基督教,从而传播 ①《圣经》中约伯记:1:8 教义,让留学生们开始信教。西方很多传教士在传教的时候就利用了留学生的特点——内心的寂寞空虚,留学生需要内心慰藉,传教者就利用这些“内心慰藉”去达到传教的目的,去完成自己心中所谓的“使命感”,获取内心的满足与受人尊重的快乐。双方都带着目的地去完成各自心中的需求,从而基督教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了功利主义完成了传播。

在基督传播的过程中,功利主义是最须要避免的,也是最难以避免的,因为大多数人选择继续笃信基督的动力,要么就是与神的真实交流(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如此),要么就是带有目的性的功利,或许是心灵的慰藉,也或许是物质的追求,但不管怎么样,没有这份功利的动力,就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所以利用功利主义可以算是最简单而又最便捷的手段,让人去开始接触基督教,相信基督教。

不过,当今基督教传播方式的扭曲与当今社会的转型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单单责怪传教方的功利。随着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社会节奏逐渐加快,人们压力越来越大,单纯的传教已经不能让烦躁的都市人静下心来去领会基督教的教义,而功利主义正正贴合了如今都市人只求结果的心理,对基督教的皈依,心灵压力的倾吐,正正成为基督教得以传播的方式。压力或危机事件的触发是现阶段民众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动力。[5]如果不是通过功利主义合理利用,包括基督教在内的所有宗教在当今社会都将难以生存,而基督教传教者也仅仅是利用了“功利主义”去让人接触了解基督教,而后续的信与不信则依然由当事人决定。所以,对功利主义心理的良好把握,着实有利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三、基督教功利主义在中国

钱穆的《现代中国学术论衡》说道:"中国自身文化传统之大体系中无宗教。"中国古往今来作为一个大国,从来就没有宗教之说,有的都是一些大英雄主义与儒家经典著作。直到国难当前,物资缺乏的年代,人们失去了方向,这时人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让他们百求百应的神,带有强烈功利性,每个人都从自身需求出发,这也是当时中国人的特点,也是他们的需要。基督教的传入,人们逐渐转而信教,希望通过央求外地的神从而得到生命的救赎,而维持他们信仰的就是神祗的灵验程度。那怎么样才能让当时的中国人笃信基督教?针对中国人这样的特点,当时的传教士对中国人功利主义心理进行了利用,从而让基督教得以在中国迅速地传播。

方德望(Etienne Faber)神父在陕西传教时,曾通过施洒圣水的方式来驱赶蝗虫。此后因民众没有追随其教义而引发蝗虫复出。当他第二次发挥圣水的神效来彻底驱走蝗虫后,村民们折服于圣水的灵验,纷纷要求受洗,并主动在村庄里建立教堂。[6]

又如,龙华民(Nicolas Longobardi)神父在韶州传教时,曾送一幅圣母像给一个难产的孕妇,并叫她“每天念七遍我们的父和福哉玛利亚,礼敬圣母的其次节日”。孩子顺利出生后,孕妇一家认为“无疑是得到圣母的特别帮助的”。在圣母像带来的不可置疑的灵验的吸引下,全家人皈信了天主教。[7]

这些例子都很好地印证了在当时的中国,如果基督教不通过解决人们内心的诉求,它根本就无法在中国传播,只有通过解决人们诉求的目的,才能让基督教在中国有点点立足之地,尽管这样的传教方式与教义不符,但功利主义在基督教的中国传播上确实提供了强大的推力。

功利心态提供普通民众进入基督教的门槛,对于宗教皈依来说,门槛是最重要的,如果无法吸引民众走进基督教,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后续的皈依。而一旦民众走进了基督教,就有可能在后续的礼拜、诵经、唱诗等宗教活动中,不断加深对基督教的理解,并有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8]所以对于不同的地方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特点,基督教要生存,就要改变,在传播方式上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功利主义式传教也并非一无是处。

四、功利主义可以成为基督教最初传教的手段,但不能成为其的持续的方式

尽管基督教功利主义的利用,在世界上,在中国内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笔者认为,功利主义仅仅能作为让人初步接触基督教的途径,并不可以以功利主义性质去维持信众与基督教的关系。

功利主义的良性利用,可以成为基督教传教的重要手段,但如果被恶性利用,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例如在14-16世纪的欧洲教会发行的赎罪券,信徒以为教会掌握“功德库”,储存基督无限的恩功,和殉道圣徒的多馀有限善功,可以拨给信徒,以抵减他们犯罪应得的刑罚。当时教会就是利用信徒“原罪”的思想,恶性利用功利主义,在信徒对基督教皈依后依然利用功利主义的思想去欺骗信徒,让信徒自以为获得了救赎而从中获利,导致当时民不聊生,引发后来的宗教改革。

而在《福音时报》曾经提到:“基督教本是最不功利的,传福音却可能把功利传进去。善行是基督徒本该去行的,行善者却可能带着功利主义之心。”[9]例如现在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基督教徒在做善事、公益活动的时候,借机传教,借做善事,宣扬神的伟大与无私。他们就是利用了贫穷人民的心理,在最须要帮助的时候得到帮助,通过不断的馈赠与补贴,维持信众对基督教的信仰。在慈善本来是基督教践行圣经爱人如己的教训,是一种本能和责任,如果为了让别人信教而行善,那么就失去了行善的实质意义。“爱不是为了吸引别人来归向主,而是我们如果爱了,别人就会被吸引来归向主。”[10]神爱世人理应面向普罗大众,而不仅仅是那些有意向信教的人。

所以,笔者认为功利主义思想只能成为基督教最初传教的手段,当民众对基督教有了初步认识后,绝不能再以功利思想驱使信徒,否则结果只会与最初设想越走越远。要想维持信徒与上帝,信徒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就应该通过一系列教会的活动去感召信徒,让信徒与上帝真正建立起雅达的关系,绝不能通过功利主义思想来维持这段关系而不断满足信众的要求,这与圣经的根本思想完全不符。而通过功利主义来维持的关系是经不起风雨的审问,经不起时间的推敲,一旦与诉求稍有不符,这段关系也将随之破裂。

总而言之,在当代日星月异的社会中,功利思想已经占据了大多数人的心灵,在基督教的传播中良性地利用功利主义确实能达到让基督教发展的作用,去功利化,保持基督教的神圣性的观点在这样一个多样的社会逐渐难以立足,但这种功利主义的利用仅仅能保持在信徒刚接触基督教的阶段,绝对不能持久,当信徒全心全意服侍主的时候,就应该摒弃一切功利。

参考文献:

[1] 杰里米·边沁.《道德和立法原理导论》 [M].(1789)[3] 梁丽萍.《社会转型与宗教皈依:以基督教徒为对象的考察》 [J].世界宗教研究,2006(2).[4] 同[3] [5] 梁丽萍.《社会转型与宗教皈依:以基督教徒为对象的考察》 [J].世界宗教研究,2006(2).[6] 谢和耐.《中国和基督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p138-139 [7]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 p 445 [8] 范正义.《试论教徒的功利心态在基督教对华传播中的作用》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7 [9] 于欣伟.《牧师探讨慈善与宣教:教会也当慎防陷入功利主义》 [N].福音时报,2012/05/29 [10] 同[9]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思维目录功利主义的发展 功利主义的主要概念 功利主义的派别 功利主义的应用 边沁的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思维,就是在思考任何事情的时候,本能的首先第一念头反映就是“......

从生活中看博弈论

从生活中看博弈论摘要: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博弈论的观点与日常生活联系,将博弈论的思想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获得最优的策略。交际就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如果想让交际向健健康方向......

从《水浒传》中看孝道

从《水浒传》中看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枝奇葩。一个民族、国家,如果失去了孝,就像千年老树失去了土壤和水分。一个社会,一个人如果逃离了孝道,必将成为被世人深恶痛绝......

从“方圆”中看对立统一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一直是高中作文教学和高考作文测试的重点。所谓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在写作实际中会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片面地、孤......

从故事中看哲理

从故事中看哲理看笑话中的人生哲理: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

下载从功利主义中看基督教传播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功利主义中看基督教传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