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第六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学复习第六章”。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
第一节 德育
一、德育概述
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德育的内容: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教育:与伦理学体系中道德概念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德育功能是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学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表达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个主要的方面。(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则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等。道德的个体生存价值或功能是一种德育效果的评价。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指德育对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赫尔巴特曾经指出“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的教育学功能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问题。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要予以具体落实,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其次,是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师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
二、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标,德育内容则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德育任务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直接体现,德育内容则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关于中小学德育的任务,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所指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是这样表述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指那个键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将定那个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德育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我们认为,从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的层次:
(一)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生活。
(二)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纪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项内容。集体主义教育史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爱国主义教育既有一般的对于祖国的向往、爱恋之情,也有对于具体的祖国的热爱与奉献的冲动。第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致的。第三、爱国主义应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紧密结合。
爱国主义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表现是自觉维护民主与法制。
(三)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是人的精神内核。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 智育
一、智育概述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智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是指人对知识的掌握,对事物的敏捷而正确的理解、辨析、判断,以及具体的发明创造等。形式方面则包括理解、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心智和实际能力(即智力)。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因素主要有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两项组成。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帕金斯认为:智力=power + tactics + 知识。
智育的意义重大。智育的意义可以从其必要性和可能发挥性的功能两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人的智慧水平有通过智育去培养的必要。教育对于智力发展的必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没有学校教育的参与的情况下,人的智力也会在生活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这一发展是自发和缓慢的。
第二、要使每一个人类个体所具有的的智力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需要将物化的智力成果同主观的智力成果结合起来,在实现客观文化向学生主体能力的转化的同时,在转化中增进智力的发展。
其次,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功能。
第一、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第二、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一)传授知识
(1)如何界定知识,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知识概念;
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陈述出来的知识,也称记忆性知识,是一种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的知识。
(2)如何认识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如何看待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的关系。
(二)发展技能
(1)技能概念的理解
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某种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活动的能力。技能不仅是指身体活动的协调能力,还包括进行智力活动的智慧能力和对认识活动本身的反省认知能力(也叫元认知能力)。
(2)技能发展与智力发展的联系
(三)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三节 体育
一、体育概述
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的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它包括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所有能够增进体质和体能的活动。我们这里所讲的体育是狭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其基本特征是教育性、技能型和娱乐性。
学校体育最初的来源是早期人类的劳动和娱乐。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成员的素质。
学校体育所具有的功能可以解释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健体功能。首先是指对身体机能的促进作用。其次,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再次,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2)
教育功能。可以理解为体育的价值功能。这具体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对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促进上。
(3)
娱乐功能。是指学校体育能够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
二、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
(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增强体质的内涵有三。一是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格。二是要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体能。三是要提高学生身体的适应环境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二)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三)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中小学体育任务的完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从活动的内容角度看,小学体育的主要项目有游戏、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从要实现的具体教育目标的角度去理解,这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上。
第四节 美育
一、美育概述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
二、美育功能及其认识的扩展
(1)关于美育的直接功能,即“育美”(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
(2)关于美育的间接功能。它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功能,具体讲,就是美育的德育功能,促智、健体功能等。
(3)关于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美誉的超越性功能。中国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超美育功能认识的一个代表。
三、美育的任务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包括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美是创造美的初级形式。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使学生具有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从而努力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
四、艺术美育、自热美育、社会美育和教育美育
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学校美育的实施,主要应主要以下四个方面:
(一)艺术美育
艺术美育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艺术美育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艺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靠艺术类课程去实施的。
(二)自热美育 自热美育具有非常大的生动性和随机性。郊游、远足、户外劳动等都可以成为进行自热美育的良好方式。
(三)社会美育
社会美也叫生活没,包括人格美、劳动与生活过程的美、产品以及环境美等。社会美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四)教育美育
所谓“教育美育”是指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
历史教育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历史教育目标中学历史教育目标的实质,简而言之,是通过中学历史课程力图促进学生在其主动发展过程中最终达到国家所期望的要求和水准。包含四个要......
1、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量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等。2、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身......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含义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增强人们体质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称之为教育活动。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
学前教育复习学前教育学复习填空&辨析1教育分段:胎儿期、新生儿期(0-28天)、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或0-3岁)、幼儿期(3-6、7岁)、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学龄晚期.2儿童观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