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_学前教育学复习要点

教学试卷 时间:2020-02-29 08:51: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试卷】

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前教育学复习要点”。

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考试时长:150分钟

题型:

填空题:(10*2=20分)

名词解释(5*3=15分)

简答(5*5=25分)

论述(2*13=26分)

案例分析(1*14=14分)

知识要点:

1、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学前教育学的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学科分支之一的学前教育学。二是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学前教育学。

2、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学前教育有儿童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是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一、学前教育对儿童的个性、社会发展的价值

二、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3、学前教育基础性的内涵:

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特征。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整个教育链的起点。

4、学前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及其准公共产品性质的体现(p24)

内涵:是指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性质。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于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体现: ①学前教育的非排他性与排他性。为学前儿童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是确保实现人的教育权的必然要求,任何人都有权享受学前教育,因此,要将某位儿童排除在学前教育的消费群之外,在理论和法理上市不允许的,这体现了非排他性。但在现实中,会因种种原因而出现不足,还无法非排他性的满足所有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即具有部分排他性。

②学前教育的非竞争性与竞争性。对学前教育而言,对某一幼儿园的某班增加一个孩子,对幼儿园的供给者而言,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而对已有孩子的影响也不大,即学前教育的消费存在非竞争性。但任何一家幼儿园的规模是、保育人员的服务范围是有限的。幼儿园的边际成本不会始终为零,因为随着入园孩子的增加,必须为增加的孩子准备更多的设施设备。同样,幼儿园班级人数超过一定的限额,会降低保育人员对幼儿的关注度,从而降低原有儿童的收益水平。由此可见,学前教育的消费在一定范围内是非竞争的,超过范围就是有竞争性的。

③学前教育的外溢性。学前教育的消费效用首先直接为每位接受学前教育服务的孩子所有。之后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学龄前儿童,最终会通过后续教育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社会最终会享受到良好学前教育的收益。

5、学前教育的任务

① 学前教育肩负着保育和教育学前儿童,促使他们在体、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任务 ②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发端,承担着为儿童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的任务

③ 承担着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与保障家庭新服的任务(解放女性生产力)

6、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专著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

7、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p61)

一、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中的儿童 马拉古奇:①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②儿童拥有自己的权利③儿童有主动学习的愿望④儿童是有差异的⑤儿童是“关系”中的儿童

二、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中的环境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马拉古奇设想的幼儿园环境,需要对学校大厅入口、学校广场、教师、工作室等场所进行精心设计。

三、提倡方案教学马拉古奇反对“漏斗式”教学,提倡方案教学,儿童可以在综合性活动中自由探究、选择、欣赏,从而实现、拓展其潜能

四、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和家长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因此,马拉古奇非常重视教师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8、科学儿童观的内涵(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p93)

①儿童是人

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③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9、儿童观的演进形态

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三、文艺复兴时期:从新的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

四、从洛克、裴斯泰洛奇、卢梭、蒙台梭利、杜威,儿童的地位逐步上升,儿童中心观逐步确立

五、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投资,“国”本位,“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的儿童观

10、儿童观的内在结构(p92)

①儿童是自然的存在②儿童是社会的存在③儿童是精神的存在11、儿童权利公约的主要内容

①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由公共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

② 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和其他手段以实现本公约所确认的权利

③关于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缔约国应根据其现有资源所允许的最大额度并视需要在国际合作范围内采取此类措施

④提供福利时应酌情考虑儿童及所负有赡养儿童义务的人的经济情况和环境,以及与儿童提出或代其提出的福利申请有关的其他方面的因素

⑤缔约国确认每个幼儿均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

⑥还提出关于儿童权利的四项基本原则: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12、儿童权利的含义

是指儿童作为权利主体,享有与成人相同的利益、价值、尊严、自由等

13、我国的“托幼一体化”的内涵17

①托儿所、幼儿园管理体制一体化。即理顺托幼管理体制

②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一体化

14、当代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的表现。

①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显著提高

③ 前教育制度灵活多样,能够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要求

④ 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④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15、我国当代主要的政策法规: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16、学前教育目的内涵与结构

内涵:是指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结构:是指学前教育目的比较稳定的形式与内容构成模式,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素质构成维度的不同划分。

17、《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和目的的表述。

任务:①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②幼儿园同时还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目的:①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②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

③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感情,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18、幼儿智育的含义

是指幼儿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幼儿获得初浅的自然和社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的求知兴趣的教育活动。

19、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

㈠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榜样典范

第一,同伴榜样。

第二,成人榜样。

第三,象征性榜样。

㈡为幼儿创设移情训练的机会与环境

第一,故事法。

第二,角色扮演法。

第三,生活情境体验法。

㈢对幼儿的言行提供正面引导与评价

第一,正面进行言语引导。

第二,恰当进行行为评价。

20、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150-15

5㈠ 正确、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

①尊重儿童的权利,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②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提供适宜的教育

㈡合理的专业知识

①学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②其他文化科学、艺术知识

㈢扎实的专业能力

①观察与评估幼儿的能力

②设计、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③管理班级的能力

④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

⑤沟通交流的能力

㈣良好的专业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①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②热爱幼儿

③健康的身心素质

21、现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⑴教育者

①班级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创设者

②幼儿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③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

④幼儿学习的引导者㈣㈣

⑵公共关系的协调者

⑶幼儿游戏的伙伴

⑷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知心朋友

⑸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2、有效师幼关系的特征

第一,体现相互主体性,尤其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第二,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

第三,教师和幼儿间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

另外,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的特征。

23、有效的师幼关系建构策略

⑴奠定师幼关系的良好基础;

⑵以亲切、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⑶与幼儿进行有效地沟通;

⑷对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

⑸宽容对待幼儿的过失;

⑹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⑺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24、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园日常生活制度制定的影响

幼儿年龄特点是影响日常生活制度制定的主要因素。幼儿的身体器官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成,如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是兴奋和抑制不平衡,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有意注意不持久。

活动安排时,需要幼儿集中有意注意的集体活动时间不能过长。活动内容最好能够让幼儿有较多的感官参与,时间最好安排在幼儿精力充沛的时候。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是消化功能差,幼儿宜少食多餐,一般幼儿园安排三餐两点。幼儿的骨骼肌肉系统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幼儿每天应有足够的游戏活动时间,且至少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一般需要11—13个小时睡眠,幼儿园每天应安排午睡,以保证幼儿的充足睡眠。各项活动具体时间的长短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定。

25、建立生活常规的合理性标准

一是保障幼儿健康安全之必需;

二是保障集体生活及幼儿交往顺利进行之必需;

三是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幼儿可以做到的。

26、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活动性原则。

27、角色游戏的内涵与指导策略

内涵:角色游戏又称想象性游戏、模仿游戏、假扮游戏、社会性游戏等,是指学前儿童能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指导策略:第一,帮助幼儿确定游戏的主题;第二,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环境;第三,帮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游戏活动过程;第四,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发现问题,丰富扩展游戏所需要的经验等。(对游戏的观察和记录是教师指导游戏的基础)

28、结构游戏的内涵

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或造型游戏,是指幼儿运用积木、粘土、沙、纸等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或构造,从而反映现实生活的创造性游戏。与角色游戏相比较,结构游戏具有以下特点:以造型为基本活动的游戏形式;活动成果往往以具体的造型物品呈现;与角色游戏存在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29、创造性游戏的类型

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等。

30、国外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经验

⑴体现了真正把幼儿当成是独立、完整的人的理念;

⑵真正考虑到了幼儿正常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

⑶追求自然朴实的风格;

⑷以低结构、多功能的活动材料为主;

⑸重视户外环境的充分利用,开展灵活多样的户外活动。

31、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内涵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得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如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活动材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得最基本保障。

32、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内涵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它因园长的和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33、幼儿园活动室内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

⑴目的指向原则。一切以促进幼儿的探索和发展为创设目的及出发点;

⑵动态原则。活动区的种类和材料的投放以及墙饰等,都应该围绕一定的主题目标进行,并且要根据主题及其具体内容及时补充和更换,不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

⑶层次性原则。活动的材料和内容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以适应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 ⑷安全原则。所有的材料和设备都必须安全,无毒、无污染、无容易刺伤的尖角;

⑸潜能弹性原则。教室的空间设计不能过于特定化,而应该体现多功能性的特点,既要考虑到其他主要功能,也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⑹适宜原则。避免完全的成人化,适宜和满足幼儿充分的参与环境创设、享受环境创设及在环境创设中学习的权利和需要。

34、幼儿园投放的优秀活动材料的特征

⑴应该是能够有所反应的材料;

⑵应该在提供时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对于各种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 ⑶应该能够引起儿童的参与和学习行为;

⑷应该包括一些现实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物品;

⑸能够促进儿童某项技能的学习。

35、幼儿园和社区合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存在的问题:

⑴社区大背景不利于幼儿园和社区的合作;

⑵幼儿园与社区教育的衔接合作流于形式。

解决策略:

⑴转变观念,树立社区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大教育观;

⑵以主题式单元组织幼儿园与社区的活动,使幼儿园与社区的结合有目的性;

⑶建设学习型社区,共同缔造社区文化;

⑷加强行政干预。

36、家园合作的主要方式

⑴间接合作,指家长和教师通过间接的交流方式了解幼儿的状况,它可以分为两种形式:①个别方式的家园合作,运用最多、较受家长欢迎的是接送孩子时的“个别交流和谈话”、“家园联系手册”和“电话交流”等。另一种是幼儿园较少使用的家访。②集体方式的家园合作,如“家园板报”、“家长园地”和“家长座谈会”等。

⑵直接合作,指家长亲自参与、配合以及援助幼儿园活动,它可分为三种形式:①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②制定“家长老师”制度,或者设立家长委员会。③开展亲子活动。

学前教育学复习

学前教育复习学前教育学复习填空&辨析1教育分段:胎儿期、新生儿期(0-28天)、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或0-3岁)、幼儿期(3-6、7岁)、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学龄晚期.2儿童观的形态:......

学前教育学复习

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说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广义:是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

学前教育学复习

 学前教育学复习第一章1,颜之推《颜氏家训》朱熹《童蒙须知》《小学》2,柏拉图《理想国》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3,亚里士多德《政治论》4,学前教育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

《教育学》复习要点

2013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要点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辑......

学前教育学 复习重点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1.2.3.1.2.3.4.5.6.7.8.一.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有哪几个时期?【P4】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二.现代国外......

下载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