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脸谱读《天朝的崩溃》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天朝的崩溃有感”。
虚伪的脸谱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
尽管《天朝的崩溃》是老师强烈推荐书籍,并咱们必须完成读后感。但是,一翻开书,便犹如着了魔法,爱不释手、无法停止,所以,才短短十几天,我便看完了整本足有六百页的巨著。
阅读《天朝的崩溃》,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完全不会让人崩溃。尽管里面有详尽严谨的数据,有一丝不苟的对比、有细致认真的逻辑推断,但是,作者更像是一个故事能手,是琦善、林则徐、道光帝等人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读后,我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看法被颠覆了,完全改变了我原本的根深蒂固的看法及想法。这种感觉就好像,已经非常非常习惯一个人的样子、面貌,但是突然发现我们看到的只是他的脸谱,是虚伪的脸谱,只有通过大量信息才可以撕开虚伪的脸谱,还原其本来面目。
在《天朝的崩溃》这本书中,琦善的例子在我印象中最为深刻。
琦善其人,在史官的笔下、民众的口头相传中,是个罪大恶极、万恶不赦的贼子。为何琦善“恶名千里”?只因为他身后竖着一个大木牌,上面打字清晰地书写着“卖国贼”三个大字,所以每一个路过的人都有权利向他吐口水么?在“卖国贼”三个字的渲染下,琦善被逼拥有了一张“千人嫌、万人恶”的脸谱,仿佛他生来便是卖国的命运,仿佛他生来就注定要遭人唾弃。他的脸谱,就这样被轻率地固定和流传下来,烙印进民众的心理、中国的历史长河里。
但是《天朝的崩溃》用平和温柔的笔触轻轻掀去了琦善虚伪的脸谱。在支持琦善其“卖国”言论中,作者列出四点,一次反驳其弛禁、打压林则徐、拒绝援兵、私割香港四事。作者毛海建从卖国动机、史书史信、逻辑推理完美又严谨地将四项罪名一一否定,让我寻不到反驳的理由。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戴着“卖国贼”虚伪面具的无奈臣子,看到了琦善由于“妥协”而无辜被世人谴责的失落、失意及心酸。
作者毛海建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深入人心。“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上升至道德的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之余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
我深表认同。琦善的妥协,在今日世人眼光下再正常不过,众所周知,谈判,谈得就是双方的妥协。但是,在当时民众的思想水平普遍较低、外来消息闭塞的情况下,是没有人站出来为琦善辩解的。也许,站出来的后果同样是沦为“卖国贼”,同样是被民众所攻击。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大家都宁愿把话烂在肚子里,也没有人愿意趟这趟浑水。
天朝、乃至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把人钉在道德的十字架上,永世不得翻身”的情况?我想儒家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进一步僵化民众思想,使民众普遍形成了僵硬、愚昧的是非观及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懦弱性格。再加上有识之士的稀少,别有居心之人的蓄意蒙骗,导致民众不了解所有来龙去脉就轻易将琦善等人盖棺定论。正如作者茅海建写的“知识给人以力量,愚昧也给人以力量,有时甚至是更大的力量”。
好在,茅海建先生用坚实的史实考证基础,为广大读者还原了历史本来面貌,帮助广大读者“意当时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由此可见,只有历史真相才可以撕去被民众误读的“历史脸谱”。
以前听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时不以为然,但是自从阅读了《天朝的崩溃》,便深以为然。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大家还记得“范跑跑”么?当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与其他挺身而出牺牲生命挽救孩子的老师相比,“范跑跑”的行为的确不那么光彩。范老师,当时还是一名人民教师,在地震来临之际,他得第一个念头不是保护“祖国的明天”,而是“保护自己的生命”。于是,他率先冲出教室,成功地活了下来。
咱们先不论“范跑跑”行为是否恰当,但瞧瞧人们扣在“范跑跑”头上的巨大帽子,就很是吓人。例如“跑调的理想主义者”,让我觉得着实上纲上线了、夸大其不道德行为了。在我看来,在当时的条件下,一个人做出“保护自己”的决定是一种本能,是合理的行为,是可以被大家所理解的。但咱们为什么一定要苛求“范跑跑”留下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呢?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为什么为了他的选择而过分指责他呢?
再如“冷漠的佛山人”一说,十八个路人,忽视了小悦悦的困境,没有及时挽救小悦悦的生命。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们仍然可以拍着胸脯说全体佛山人都非常冷漠么?也许,我们便不会将整个帽子扣在佛山人的头上了。
再看几年前去世的歌手迈克尔杰克逊,他生前几年并没有收到死后的荣誉。我还记得好几年前,关于他的胬童事件,各种媒体炒得异彩纷呈,他百口莫辩,没有一个人静下来听他解释。关于他的整容事件,民众又是自顾自蜚短流长,丝毫没有考虑到事情的真相。如今他去世了,死在医生的过失上,我们才明白他的伟大之处,我们才明白他内心的善良,对孩子的喜爱。一切都不是我曾经丢在他身上的词语那么污秽、那么不堪入目。这样疯狂不讲理的世人,我们难道不感到羞愧么!这样的我们,和百年前的中国旧民有什么区别?!
有些时候,我们心中简单评定“对”与“错”后,便将相关词汇丢在他人身上,一走了之,或者无所顾忌地宣扬开去。这些行径是草率的、不公平的、甚至是野蛮的。那样虚伪的脸谱,百害而无一利,小错汇成大错,会造成我们对他人的误读、对历史的误读。
茅海建先生还有一句话令我感触很深,他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而《天朝的崩溃》一书,指出了国人对历史中以琦善为代表的历史人物的误解,字里行间更引发了世人的思考。我们是不是犯了同样地错误?我们是不是犯了百年的错误?我默默思考。就现实意义这个角度,《天朝的崩溃》无疑是成功的。
脸谱化的历史,是每一个人最不愿意看到的。谁又一定是卖国贼,谁又一定是民族英雄,谁又一定是明君昏君呢?虚伪的脸谱源于已过时的道德诘难,源于过分简单武断的是非观念。我为琦善感到不值,为传统道德批判感到难过。而我认为,我们所可以做的,便是清除那已过时的道德诘难对人们看清历史真相所产生的蒙蔽作用。即掀开其虚伪的脸谱,显现其本来面目。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书报告 读完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之后,第一感觉是书写得很好看,少了历史专业书的那种枯燥,有一种非一口气看完就不罢休的......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因此研究或者说接触近现代史最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
拨开迷雾看历史------《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还原史实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茅海建先生他的成名作《天朝的崩溃》分析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朝廷中投......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2000字原创: 将离这是一本读来颇为厚重的书,不仅指近六百页扎实的史料考证和客观的人物分析,更是指茅海建先生在书中所提出的思考。在读的过程中稍有感触,......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201011010107丁力对于鸦片战争,我们一般所了解的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么两三页纸的内容,大致包括禁烟运动、琦善等的卖国活动、关天培等的以身殉国、三元里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