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5 20:44: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卜算子咏梅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二、写作背景

作者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鲁迅的老乡啊,绍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同学们能背出陆游的《示儿》吗?一起背!

1、陆词背景: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2、毛词背景: 此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 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作者写梅花为了表现什么?

一、读一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诗歌,注意:情感、语气、语调及重读。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合理想像理解词意

• 微风细雨把春姑娘给送回来了,天空中飞起了雪花儿,早早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已经是高高的悬崖上冰冻百丈的时候,却还有梅花的花枝在俏丽地招展。

•梅花虽俏丽却并不和百花争着显示自己在春天的艳丽、出众,她只

是把春天到来的讯息向大伙儿通报。等到山野上百花盛开群芳烂漫的时候,你看,梅花在花丛中笑得正欢呢。

简析

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尚的动人形象。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赞颂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赞颂了梅花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3)一个俏字统领全文。这个俏字是传神的写照,集中体现了梅花斗霜傲雪的品格中。

(4)气度非凡的”笑“。说明梅花不是与百花争春的孤傲者。她愿春満人刘,更愿做一个义务报春者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合理想像理解词意

在驿站的外面,在断桥旁边,无人过问的梅花寂寞地舒展花瓣。黄昏时候,你已经受不起孤独与忧愁,哪里还能再忍受狂风暴雨的摧残?!

你无意苦苦争夺在春天里争妍斗艳,你任凭百紫千红去妒忌恨怨。即使凋谢后被踏成泥土,碾作尘埃,沁人心脾的幽香却永远不会消散!

1.概括词上下片的大意。

上片写梅花孤独寂寞与备受摧残的境况。

下片通过梅花来写自己的高尚节操。

2.词的上片有哪些意象?在课本上画出。(驿站、断桥、黄昏、风雨)

3.这些意象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为什么?

荒废驿站的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非常的孤寂凄凉的意境。这样孤苦无依的梅花无人欣赏,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画面。

4.词的上片表达“梅”怎样的品格?

孤芳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

5.词的下片表达了梅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

高尚脱俗、坚贞不二的心志。从“一任群芳妒”和“只有香如故”可以体会。

6.词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1).“梅”实际是他人格的化身。驿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击;(2.)争春无意,妒任群芳,正写照了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岸性格;(3.)成泥作尘,香犹如故,正突现出他即便粉身碎骨也还是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7.词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梅花的?作简要分析。

①拟人。“寂寞”,表现梅的寂寞开放,孑然一身、孤苦无依、无人陪护、无人理会、无人欣赏。梅花与诗人的心境融合无间,灵犀相通。“愁”,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人的暗淡黄昏,这枝独自开放的梅花怎能不愁情满怀。下片的“争”、“妒”大大超脱了草木无情的自然属性,完全赋予了人是思想情感,显示了不同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写花写人,浑然一体,水到渠成、天衣无缝。而“苦”和“一任”更强化了品质的深度,增强了感人的力量,自然贴切,妙笔生花。

②衬托(反衬)。“零落成泥碾作尘”极写梅花寂寞野处、黄昏独愁、风雨交侵、群芳嫉妒深重困境下的悲怆命运——落地陨灭。同时也为下句作最鲜明的反衬和强有力的蓄势,将全词推向最高处。“只有香如故”,是梅花的庄严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清香——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灵魂,丝毫未泯,依然如故。这宣言是梅花心中的最强音,也充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咏物咏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在反复的品读中,去比较两首词中梅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阅读: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

(2)感情基调不同:陆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请根据自己对两首词理解,尝试带有感情地朗读

三、背一背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既快又准地背诵下来。

四、想一想

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

梅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杂诗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赠范晔南朝宋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五、练一练

梅花,一向是古代文人墨客争相咏诵的对象,试结合你平时的知识积累,完成以下题目。

1、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咏梅诗,并注明题目和作者

诗作:题目:《》作者:

2、下面是一些文人给梅花起的别称,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寒冬斗士暗香疏影风雪俏佳人

你的选择:寒冬斗士 理由:因为这个别称最能体现梅花傲霜斗雪的高洁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3、梅与、共称为“四君子”。

4、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一句。

例句:梅,一片玉瓣,是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找来了燕语和莺啼。仿句:竹,一条竹枝,是一种精神,陶冶了情操,你找来了拼搏与勇敢。竹,一条竹枝,是一种精神;陶冶了情操,你找来了拼搏与勇敢。

泉,一股细流,是一曲欢歌;汇聚了欢歌,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

雨,一滴雨滴,一刹清透,坠落了清透,你召来了希望和生命。

兰:一朵幽兰,是一种情操;陶冶了情操;你带来了精神和信念。

竹:一节竹笋,是一片生机;充满了生机,你代表了虚怀和大度。

菊:一丛黄菊,是一种恬淡;品尝了恬淡,你承载了风霜和严寒。

兰,一抹朴素,是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获得了清新与纯净

六、课后家庭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想一想这首诗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梅花凌霜傲雪,卓然不群之风骨和梅的清丽动人、淡雅娴静、幽香韵致

表达了作者不愿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人生追求

学习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

2.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

3.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词。

教学重点 1.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

2.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3.感悟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 阅读、欣赏、探究、归纳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今天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入风雪飘飘的烂漫之冬,来赏识那凌寒独放的梅花吧!

课件 1.请同学们说出有关梅花的名言警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你知道岁寒三友吗?你知道花中四君子吗?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

2.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

3.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词。

解题: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诗的题目。

小序:交代写作的缘起。

反其意: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卜算子 咏梅教案

卜算子 咏梅教案卜算子咏梅教案教学目的.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卜算子、咏梅、悬崖、山花烂漫”。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3.了解词的大意,体会毛泽东主席的革命乐观......

卜算子咏梅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 《卜算子 咏梅》陆游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陆游生平,熟悉作者的写作背景。品读字句,赏析诗词。2、过程与方法师生品读,分组探讨,共......

《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咏梅》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以“景、情、法”三字鉴赏法学习这首词。2、引导学生背诵并默写全词。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

《卜算子·咏梅》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卜算子·咏梅》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卜算子咏梅》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卜算子咏梅》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卜算子咏梅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卜算子咏梅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