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六单元主题学习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下第六单元教案”。
品读课
(一)【教学内容】
《乡下人家》《牧场之国》《麦哨》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2、在阅读中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教学设计】
1.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你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点了吗?(引出乡村)真会发现!你们对乡下生活有哪些了解?
2.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家是怎样描绘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乡村生活,一起去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出示本堂课教学目标)板块一:国内乡村美景
1.请翻开21课《乡下人家》,请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同时也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2.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情味,那就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思考一下: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用简练的语言为每一个场景起一个小标题。(老师板书概括的标题)
3.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1)齐读这一自然段。
(2)讨论探究:“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5.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司空见惯的乡村事物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的?
写法指导:抓住相关句段,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法,感受生动语言的美。
6.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配乐朗读课文)。
7.乡下的风景多么独特、迷人,那乡下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请翻开24课《麦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8.《麦哨》是一篇10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你从乡村孩子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欢快、柔美)
9.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10.回想一下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欢快、柔美”的经历?跟同学分享一下。
1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板块二:异域乡村风情
1.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齐读课题。课前让大家查了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
2.自由读课文,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充分地体会。
3.同桌交流一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你就是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的一头牛、一匹骏马、一只绵羊或一只小鸡,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难怪作者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品读课
(二)【教学内容】
23课《古诗三首》(《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教学目标】
1.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乡村孩子欢乐的童年生活,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设计】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3课《古诗三首》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四时田园杂兴”是指一年四季中各种兴致。“渔歌子”是指词牌名。)3.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范成大,南宋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写有多首田园诗歌。
张志和,唐朝诗人,今传《渔歌子》五首。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读《乡村四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2.师指名读并评价
师评价指向:1.字音读准。2.能比较熟练的把古诗读出来。3.找一个字音读得准的学生领读。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3.齐读
三、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3.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4.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四、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
2.出示插图,观察感受。3.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有人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到底独特、迷人在何处呢?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交流)4.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1)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
(2)通过读我们知道了这首古诗是描写夏季的,这种通过文字感受内容和情感的方法很好。那么,通过每句话,想想在你的脑海里还出现了哪些画面或者就这幅农忙图的具体情景吗?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5.生读诗,闭眼想象,配乐进行朗读。小组交流。6.全班交流 7.背诵,积累语言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2).指名读。
(3).老师配乐吟读。学生配乐吟读。(4).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五、合作学习,自学感悟
小组合作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背诵。
六、总结升华,回归整体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诗词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首》。3.诗歌的写法
明确:1点面结合。2白描手法
七、课后作业,能力拓展
1.理解、背诵并默写所学的诗歌。
2.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并与所学的诗歌加以比较。
3.搜集田园诗歌,可制成书签,配上文字或者图画。
21 乡下人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领略文中所描绘的美景,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意境。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
乡村趣事一提起那件事,我就想笑。我居然让猪追得到处跑,哈哈……真是笑死人了。那是前年暑假的事儿了。我到姥姥家去玩。刚进姥姥家的门,二姨就兴奋地对我说:“猪妈妈下崽了。”......
单元备课第六单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
四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资料整理一、生字棚(瓜棚)(棚架)饰(装饰)(饰品)冠(鸡冠花)(皇冠)菊(菊花)(大丽菊)瞧(瞧见)(瞧不起)率(率领)(率先)觅(觅食)(寻觅)耸(耸立)(高耸)捣(捣衣)(捣蛋)搬(搬家)(搬动)巢(鸟巢)(归巢)谐(和谐)(谐......
乡村景色你喜欢乡村吗?我想大家肯定会说喜欢,我也很喜欢,下面就让我们来游一游乡村吧!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夜晚在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还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