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配套教学教案”。
22《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描写西湖的众多诗歌当中最为脍炙人口诗歌之一,有人说“此诗一出,人人传诵,从此名湖佳人相映成趣。”西子是古代美女西施,苏轼的妙喻,让美丽的西湖和这位美女从此结缘,西湖又称“西子湖”。西湖之美如此传神,无论是“水光潋滟”的晴天还是“山色空蒙”的雨天都美得恰到好处,这缘于西湖自然之景美不胜收,也是作者与西湖独有的缘分。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搜索作者苏轼,让学生知道苏轼及作诗的背景。用百度搜索西湖风景图片,让学生对西湖有更全面的了解。利用百度搜索课文的朗读录音,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方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学习诗歌的要求,开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重视读诗的方法,通过“美读”和“趣读”激发阅读的主动性,同时通过“有方法”“有层次”地读让学生学会读诗、品味诗歌语言,逐渐感悟出诗的意境,也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积累和进行课外阅读延伸。
五、教学过程
(一)、简介西湖,引出诗人,读懂诗题。
1、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杭州看成是人间天堂,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西湖)
2、想欣赏一下西湖的美景吗?请大家用心地欣赏这些景色,待会儿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播放课件,配乐)
3、生描述,师小结:是呀,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西湖美景倾倒了不少的游客,特别是古代的诗人、画家,他们在此游山玩水,流连忘返,他们饮酒交友,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其中的一位诗人,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
3、课件出示诗人。认识这位诗人吗?说说对他的了解,师补充介绍。
4、课件出示诗题。生自由读题。指名读。
5、从指名读题中引出诗题意思。再读诗题。
(二)、诵读诗句,理解诗意,走进诗境。
1、出示整首诗,自由朗读,要求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错误。
3、展示朗读,评价。
4、读准读出诗的节奏都没问题了,但读诗,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这韵味怎么读出来呢?我想,我们就得跟随诗人,走进诗句,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的意境,能行吗?
5、从诗题中,我们已经知道诗人看到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色,那诗中那几句在写诗人看到的风景呢?板书:晴 雨 出示前两句(生齐读)
6、指名读,说说从这两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板书:晴好 雨奇
7、那西湖的晴天好在哪儿呢?理解“潋滟”
⑴说说这个词的意思。利用课件帮助理解,说说还能用什么词或句子表现水光潋滟。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湖面,让诗人陶醉了,他忍不住赞叹,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⑵但在晴天的西湖,诗人仅仅只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湖面吗?他还会看到什么?(清澈的湖水,湖面上的小船,悠闲的游人)在诗人的眼里,原来晴天的西湖如此多姿多彩,怪不得诗人情不自禁地说,指名读第一句。齐读。
⑶晴天的西湖,诗人是道不尽的好,那在诗人眼里,雨天的西湖又是如何呢? ⑷齐读第二句。
⑸跟第一句一样,这里我们也可以抓一个词,那就是“空蒙”。“空蒙”?那西湖的群山在云雾迷茫时,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件出示雨中的西湖。(集中小图)(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神秘莫测,如同神话中的仙境
好像披上了一层薄纱,朦朦胧胧)
⑹是呀,雨中的西湖,与群山相应,有云雾相伴,也是别有一番风景哪!于是诗人默默地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指名读。
⑺雨天的西湖,虽没有了晴天的明丽,却平添了一份迷蒙、神奇的美,让诗人驻足留恋,暗暗称奇呀!齐读第二句。
⑻苏轼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描绘了两幅明显不同但又同样美妙迷人的西湖美景,再加上同学们的想象描绘,西湖景色就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了。西湖有如此奇妙的景色,身临其境的诗人自然是满心喜悦,我们面对这样的美景,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请再读这两句。
8、苏轼用了两句诗把一个美丽的西湖写得形态兼备,富有灵气,富有活力,让我们也为之陶醉,诗人更是如此,他不由地展开了联想,(出示后两句诗)师范读。生齐读。
⑴说说,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谁?(西施)。西施是我们诸暨人,听到她的名字,你会马上想到什么?(美)。那诗人是怎么来形容西施的美的呢?读诗句。说意思。理解“总相宜”。⑵西施的确是很美,那诗人为什么可以把西湖比作西施呢?苏轼的比喻用得真是巧妙呀!自从有了这首诗,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作为诸暨人,也许我们应该感谢诗人,因为有了这首诗,有更多的人了解了西施,有更多的人会来西施的故乡旅游参观。让我们怀着骄傲之情读一读这两句。
⑶学到这里,老师一直有个疑问,到底西施的淡妆浓抹,哪个是西湖的晴天,哪个是雨天呢?
小结: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我想怎么理解都是可以的,总之西湖的晴天雨天都是如此地秀丽、迷人,诗人可以把它同美女西施相提并论。再读这两句。
9、小结:苏轼的这首描写西湖的诗,没有具体写到是西湖的哪一处景点,也看不出是那一季之景,其实,西湖的山、水很美,西湖一年四季都是看不完的美景。诗人用诗句抒发了对西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让我们也随着诗人一起再来赞一赞吧!齐读整首诗。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10、让我们也跟随诗人一起走进西湖,边欣赏西湖的美景,边来背一背这首诗吧!播放开始时的课件,配乐!
(三)、拓展学习,推荐阅读,加强积累。
1、描写西湖山水的诗篇还有不少,还想再学两首吗?
2、课件出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苏 轼 宋 杨万里
黑云翻墨未遮山,毕竟西湖六月中,白雨跳珠乱入船。风光不与四时同。
卷地风来忽吹散,接天莲叶无穷碧,望湖楼下水如天。映日荷花别样红。
3、生自由读。说说这两首诗跟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的地方。
4、交流讨论(也是写到了西湖的晴天,雨天。写雨是写雨来得快,去得快。指名读相关诗句。写晴天,主要写荷花的美,读这两句)
5、课外去了解诗句意思,积累这二首诗。
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晴方好
雨亦奇
总相宜
浓抹 淡妆
第一课:剪纸艺术欣赏教案课题:剪纸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我国民间美术的简介和欣赏,使学生了解它的特点、品种与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对本......
语文配套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配套教......
第一课:版画欣赏和技法简介课题:《版画欣赏和技法简介》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版画特点,知道其是一种间接性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板与印刷完成的,并具有复数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语文配套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使用范围: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二册第12课《失物招领》第二课时 作 者:许少云 单 位:萧山区汇宇小学 撰稿时间: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