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家人关怀我成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家人关怀我成长
目的要求: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认识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受家人的养育之恩,萌发感激之情。
重点难点:
体会在你的成长中父母对你的关爱。
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向父母了解自己有关的成长故事,从中体会父母的关爱。
(二)教师准备:
苹果树一棵、胶水、苹果。
(三) 课件准备:
1、 音乐《让爱住我家》(配字幕、可重复播放)
2、 小明的故事(先看图片、再放录音)
3、 音乐《让爱住我家》
4、 诗(《游子吟》、《父母的爱》、)
5、 音乐《让爱住我家》(可重复播放)
教学过程:
一、 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学生可一起唱(课前)
二、是啊!要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就是爱的港湾。那爱是什么?爱就是关心,爱就是体贴,爱就是付出,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体会家人的关爱。(1)
(板题:家人关怀我成长)
三、1、先让我们来看一幅图画,想一想这幅图讲了一
件什么事?(指名说)(1-2)
2、来听听小明是怎么说的?(放录音)(2-3)
3、哦,原来真是这样……这个画面我们都很熟悉,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来说一说。(1-2)
(其实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步都倾注着家人的爱。伴随着第一声啼哭,我们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稚嫩懵懂到长大懂事,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家人的关爱里,你还在什么情况下也感受到家人对你的爱?)
4、指名说(15-18)
(要引导激发学生说多种类的,而且层次也要一步步提升)
① 刚才好多同学说到了家人对他身体上的、生活上的关爱,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古今中外都有,一起来读唐朝孟郊的《游子吟》,(读后做简单介绍)
② 家人的爱时刻围绕着他的孩子,你再想想,他们的爱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习、对你的教育,引导你怎么做人哪……)
③ 形式:指名说(说故事,看录象、说感想,表演)----老师的故事
5、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现在就把你的家人怎么关心你的说给你周围的人听一听,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说,也可以和你身边的老师说。(5--6)
6、人的爱真是说也说不完!让我们把这种爱浓缩在这首诗中吧!诵读《父母的爱》。(1-2)
四、家人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为他们做些什么? (2-3)
可以说感谢的话,也可以唱首歌或画幅画,或送上自己进步的成绩,也可以说说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五、付出是爱,感谢也是爱!让我们在《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声中把你想对家人说的话,想为家人做的事写在爱心苹果上,再贴到爱心树上。(3---)
(学生贴爱心苹果 《让爱住我家》音乐声中结束)
(来看看同学们怎么写的?有的……有的……有的……这满树的红苹果,让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家人的爱。是啊,我是家人的最爱,家人也是我的最爱,让我们再一次唱起《让爱住我家》。)
1、 家人的关心呵护是爱,责备教育也是爱!
2、 你的父母真的很关心你的学习,你可别让他们失望!
3、 爸爸妈妈虽然在国外,也一样关心着我们的成长。
4、 ( )记录了家人对你的爱 。
5、 ( )就像妈妈一样陪伴着你成长,每次看到都让你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
6、 虽然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也同样是家人对你的爱。
7、 你真幸福啊!有一个这么爱你的妈妈。
8、 你的故事让老师也感动了!
9、 你的故事让老师了解了你们家的幸福!
看了吴嘉扬的故事,老师也想起了小时侯学习上的一件事。那时我好象也读三年级 ,有一次在数学的测试中,我才考了35分。那是我考试考的最差的一次,在平时的测验中我的成绩都是在90分以上的,这可不是邱老师在这里吹牛,我小时侯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里前几名的哦。那为什么这次没考好呢,那是因为我对于那个单元的珠算,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上课就没去听,所以才考出了这么差的成绩,这样的成绩怎么见人那,更何况我那对我严厉的爸爸。于是我把试卷藏了起来,可后来还是被爸爸知道了,当时他很严厉的批评了我,并且让我在房间了反思自己的错,整整一个下午,直到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写了保证书,爸爸才让我去吃晚饭 。经过这次事情以后,我再也不敢对学习
放松,……………………
第2篇:家人关怀我成长反思
【活动目标】
1.回忆、感受家人的爱,萌发感激之情。
2.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家人分忧解难。
【活动重点、难点】
回忆并说出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关爱。
【活动准备】
1.课件。
2.课前调查,填好“爱”的统计表。
3.课前,每位学生画一棵红苹果树图(苹果未涂色)。(教师画好,粘贴好红苹果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学生能为家人做的事。)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爱的统计
1.边听《家五月》,边拍手。
2.谈话导入。
(1)小朋友,回家有什么感觉?
(2)是啊,家是温柔的港湾,我们的家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在家人的关怀下,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3.揭题,板书课题。
4.投影展示《爱的统计表》。
5.小结:我们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三年级学生,我们的家人付出了多少心血?一张表格是无法统计清楚的。
二、爱的回忆
1.电影中的小强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请同学们观看电影,边看边联想自己。
2.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断。
3.你们的家人也是这样爱着你吗?
4.学生交流自己“爱的感受”。
(1)指名说。
(2)出示图片提示,打开思路。(从生活、学习等方面。)
(3)四人小组内交流。
(4)教师点名学生发言。
5.小结: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步都倾注着家人的爱。小强现在有了烦恼,那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三、爱的误解
1.课件演示,播放:小强的烦恼。
2.你想说什么?
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4.你想对小强说什么?
5.小结:爱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有关心,有帮助,有鼓励,也有批评,甚至是责打。爱之深,责之切,家人对你的批评和严厉,更是一种深深的爱。
四、爱的告白
1.拿出家人写给你的信,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打开看看。
2.读信(音乐伴奏)。
3.你有什么想说的?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读给大家听一听。
4.你想对家人说什么?
5.小结:家人的爱是无条件地给予而不渴求回报。
五、爱的回报
1.那我们可以为家人做什么呢?
2.摘苹果游戏。(1)这儿有一棵苹果树,树上结满了红艳艳的大苹果,正等着同学们去收获呢!你做到了哪一点?
(2)指名说,并摘苹果相送。
3.其实,我们可以为家人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4.课件演示,出示文字提示。
当奶奶生病时,我会__________。
当妈妈很累时,我会__________。
当爸爸不高兴时,我会__________。
当爷爷的生日到来时,我会__________。
当家人很忙时,我会__________。
当__________时,我会__________。
5.我们将自己想为家人做的事,写在红苹果树上。
6.指名回答,并进行点评。
7.我们回家以后,把红苹果树贴在自己的床头,自己做到了哪一项,就把哪个苹果涂红。
8.小结:这满树的红苹果,传送着浓浓的爱意,让我们亲近自己的家人,学会关爱,学会感恩,让爱永远“住”在我们的家。
9.播放MTV,跟着共同哼唱《让爱住我家》。
【活动反思】
现在的小孩子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少会想到为家人付出一点什么。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充分地回味自己在家中所感受到的温暖,从小到大,感悟家人为自己付出的心血,从而引发孩子的感激之情,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人分担一点,去学着关爱家人。
这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爱的统计──爱的回忆──爱的误解──爱的告白──爱的回报。
课前,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家人为自己做了多少,自己又为家人做了多少。很明显,统计结果显示,学生们得到与付出的关爱有着强烈的反差,学生很震撼地发现,原来自己关爱家人那么少。这项调查活动为课堂上的情感激发埋下了伏笔。
仅仅在一堂课上就让孩子想起那么多家人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回忆家人对自己的爱,就成了本堂课的一个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难点呢?在课堂上,我是这样操作的:用歌曲引入,营造一种温暖的、宽松的气氛,然后问孩子:回家有什么感觉?以此导入课题。然后,截取了《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一个片断,播放小强从出生到上小学家人对他关怀、培养的过程,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特别是小强发高烧时的那一段,这是大部分学生都曾经历过的事,孩子就会联想到自己。但是家人的关怀不仅局限于生病时的关怀,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我继续出示了一系列的图片,有身体上的关爱,也有学习上的关爱,引导学生进一步回忆。由于家长并未参加本次活动,为了拉近学生此刻和家人的距离,在课前,我还请学生的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在课堂上让学生伴着音乐读一读,让家长与自己的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有的学生当时就流下了眼泪。
为了提升爱的层次,我设计了“爱的误解”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听一听、议一议,懂得:原来家人的责骂也是一种深深的爱,从而缓解了学生与家长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那么,如何指导、督促学生在日后的行为呢?我在“爱的回报”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先集体摘一摘“苹果”,让学生了解他们每个人平时可以为家人分担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画的苹果树上写下自己将来想为家人做的事,并贴在自己的床头,每当做到一件事,就将那个苹果涂红,以此鼓励与督促自己的行动。
附:爱的统计
从出生到现在,你的家人为你付出多少?你为家人付出多少?请你和家人一起填一填这个表格吧。(每次满足条件就用水彩笔涂满一格。)
第3篇:《关怀》教学设计1.2
《关怀》教学设计
于桂学
教学目标:
1.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初步了解获得快乐的方式。
2.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3.识记14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能够说出几个获得快乐的方式和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想象小女孩关心他人的事例,感受快乐。
2.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小黑板、《找朋友》歌曲、蝴蝶标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设计意图:播放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蝴蝶的关爱,从而引入课题。】
1、出示课件,师陈述:
这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突然它的翅膀被刺破,它怎么挣扎也飞不起来,如果这时你在它的身边,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帮它把刺拔掉,再将它放飞„„
师:听到回答后,给予回答的肯定,再夸奖
第4篇:家人关爱我成长 教案教学设计(浙教版二年级上册)
《家人关爱我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萌发感激之情。
2.懂得家人的爱能使自己健康成长,理解家人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辛劳。
3.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心体贴家人。
教学重点: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理解家人的付出,初步培养家庭责任感。
一、实物导入,调动情绪
1、师:我们先来看一些东西,这东西啊,既熟悉又有点陌生,有没有兴趣啊?
出示“小奶瓶、小衣服”。你估计自己几岁的时候需要用这东西啊?
2、过渡:婴幼儿,这么一个小不点是怎样从慢慢长大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
照片-------
3、观看“成长图”,这组照片在告诉你什么?
4、课件展示:班中一位学生从婴儿到儿童的一系列成长照片,配乐朗诵:随着“哇哇”的
第5篇:《我爱我的家人》教学设计
《我爱我的家人》教案 我的爱是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家人对自己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爱。
2、对家人讲话有礼貌,关心家人的心情,学会关心、安慰家人。教学重难点
1、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2、能和父母家人平等沟通,互相理解。教学准备 爱心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感受着家人的爱。那是妈妈的拥抱、爸爸的目光、可口的晚餐……爱,不只是一个字。
二、我的爱是一句贴心的话语。
一句关心的话、礼貌的话,就可以使家人感到温暖。
1、你会说课本中的这些贴心话吗?
2、你还会说哪些让家人高兴的话?
3、第三幅图中的孩子为什么不高兴?嫌家人啰嗦。奶奶为什么会唠叼? 听了男孩的话奶奶会怎样想?
交流:你对家人有礼貌吗?你关心过他们的心情吗?你会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家人吗?
说一说,懂得与家人说话的语气
第6篇:我爱我的家人教学设计
《我爱我的家人》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讲述日常家庭生活,了解家庭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
2、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能采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对家人讲话有礼貌,注意家人的心情,学会关心,安慰家人。
3、通过爱心举动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用举手之劳表达对家人的爱。
4、从爱小家升华到爱祖国这个大家庭。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观察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激发爱家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