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04 07:12: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而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进行读写结合,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呢?根据《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一课的文本特点,我进行了这样的思考:这一课主要写战争年代,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战后,长大成人的孤女专程前来中国看望将军,不忘将军救命之恩。这件事成为中日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从中我们可以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情怀。在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能够想象40年后,美穗子一家来到中国谢恩的场景。我打算抓住这个读写结合的点,因为这道课后练习既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支点。

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了以下写话练习。

【教学片段】:

在学习完课文,了解了聂将军救出孤女、照顾孤女的内容后……

师:同学们,时光荏苒,时代巨变。当年的“小姑娘”生活得好吗?美穗子全家在1980年7月10日坐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那天恰好是她44岁生日。美穗子万万没有想到,她在北京机场受到了“国家元首般的欢迎”。聂帅的女儿聂力对她说,“见到你很高兴,我父亲一直等着你的来访。送上我家里盛开的玫瑰”。美穗子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也没有料到,在北京饭店,人们已经为她摆上了漂亮的生日蛋糕。40年后,她终于见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聂将军,见面的情景十分感人。你能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吗?

生展开想象,自由练说。

指名交流,学生交流时大多谈到了人物见面时的语言。根据这样的情况,我进行了适时的点拨:“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神情呢?他们还会做些什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交流后,我播放了美穗子与聂将军重逢时的影片资料,学生见到了真实的影像资料后,语言描述更丰富了,尤其是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的描述更为生动。

例如:

1、美穗子和她的家人见到了聂将军。美穗子深情地望着聂将军,眼眶中溢满了泪水,激动地说:“将军,时间过得真快,我们40年没见了,回忆40年前,您是多么的慈爱,多么细心的照顾我、呵护我。我竟现在才来报答您。”说到这儿,美穗子紧紧地握住了将军的手,哇哇大哭了起来。美穗子看了看3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说:“将军,您看,这是我的孩子。我会像您一样,告诉他们应该本着国际主义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为祖国而奋斗,他们既是我的儿女,也是您的儿女,谢谢你的救命之恩,谢谢!”

2、美穗子轻轻地推开了北京大饭店的大门,只见大厅里站着一位慈祥的老人,看上去神采奕奕,颇有精神,那不就是美穗子朝思暮想的聂将军吗?于是,他激动地奔了过去,眼泪溢满眼眶,她深情地说:“恩人!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看着生活幸福的美穗子,聂将军不禁笑了:“如今我能看到你生活幸福真的很高兴。中日两国友好是两国人民一直的心愿,你要为促进中日的友谊而努力啊!”美穗子不住地点着头:“将军,我会以您为榜样,成为中日友谊的和平使者!”

想象说话与写话的环节是课后的“习题”,也是《补充习题》上的“作业”。过去在教学时,这样的“作业”往往留到学生在课后完成,因此效果就得不到保证,尤其是学习态度还存在问题的学生。这堂课上,大概给学生5分钟,我通过激情的导语创设了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先自由练说,根据交流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请你关注一下他们在见面的时候,有着怎样的神情?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也都入情入境。这样的“语言训练”融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美中不足的是留的时间太短了,大部分学生来不及写完。

第2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事迹十分感人。

3月24日第一节课,我上了一堂教研课(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分为三步:1.创设情境,融入文本;2.品读感悟,领会文本;3.续写文本,升华情感。

反思如下:

1.牢牢把握文章中心进行设计、教学。即聂将军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2.抓住聂将军的言行,感受伟人的胸怀。

文章写了聂将军对两个日本孤女无微不至关心的一系列小事,精选了聂将军的一段语言和一封书信,这是深入人物内心、感受伟人胸怀的重要抓手。

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借助小事,抓住关键词语,感悟聂将军的慈善心肠。

对于语言和书信,主要是通过反复诵读,从语意、语气、语感中领悟到聂将军的宽广胸襟。进而认识聂将军的菩萨心肠,聂将军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3.适时的资料补充,丰富了学生的认识。

一些背景资料作适当的补充、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数据的表述、美穗子感恩资料的补充,在学生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烙印。

4.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上课伊始教师激情故事导入、“美穗子感恩”富有诗意的师生对话,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内心。

5.想象写话训练,检验学生对文本、人物解读的深度。

书后练习三要求展开想象40年后,美穗子及家人专程前来向聂将军谢恩的场面。这既是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同时又是对教材的一种再创造和开发。

学生的练笔基本把握住了感情基调,但是续写比较空洞,有的只是简单的见面问候,对人物的描写(语言、动作等)不太到位,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文本的解读、人物的解读缺少深度;孩子们缺少生活经历;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感恩缺少体验。

今年德育宣传月的主题是“感恩”,如何让学生从实际的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说出自己对家人的爱,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

第3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而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进行读写结合,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呢?根据《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一课的文本特点,我进行了这样的思考:这一课主要写战争年代,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战后,长大成人的孤女专程前来中国看望将军,不忘将军救命之恩。这件事成为中日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从中我们可以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情怀。在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能够想象40年后,美穗子一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叙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

本篇课文内容浅显,适宜学生自学。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问题引领、多形式朗读的方式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小组合作的默契和能力。

一、问题引领。

在教学前,我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聂将军是谁?聂将军与两个日本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你认为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到了答案。在交流问题的过程中,我又顺势引出一个个导读问题,聂将军为什么要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呢?引出文章关键句子,通过细细品味,感受聂将军的宽仁大义、和善可亲。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引领,给学生指明了一条通向理解的大道,逐步弄懂课文内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而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进行读写结合,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呢?根据《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一课的文本特点,我进行了这样的思考:这一课主要写战争年代,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战后,长大成人的孤女专程前来中国看望将军,不忘将军救命之恩。这件事成为中日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从中我们可以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情怀。在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能够想象40年后,美穗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提出:课堂是知识的超市。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作为语文老师,我将这句话改成了:课文是知识的超市。

不同的学生走进同一个超市,可能有不同的选择——因为各人的实际不同、需求也就不一样。即使像生字词这样的最基础的知识,学生的情况也不一样:对于有些学生来讲,生字表中的字早已掌握,无需罗嗦;对于另一些学生来说,除了生字表中的,课文中可能还有更多的生字需要学习。走进课文的超市,买什么物品当然要让学生做主。老师充其量只能是组织者与调控者,你如果讲得神采飞扬,其实那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超市的营业员可以接受顾客的询问,可以把重要的商品摆放在显眼的地方,但是不能代替顾客选购商品。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超市。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实在是一个有着高档商品的超市。对于教参中提出的4条教学要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叙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

本篇课文内容浅显,适宜学生自学。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问题引领、多形式朗读的方式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小组合作的默契和能力。

一、问题引领。

在教学前,我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聂将军是谁?聂将军与两个日本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你认为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到了答案。在交流问题的过程中,我又顺势引出一个个导读问题,聂将军为什么要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呢?引出文章关键句子,通过细细品味,感受聂将军的宽仁大义、和善可亲。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引领,给学生指明了一条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