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30 08:06: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61-63页例5、6、7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一、知识

1.学会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

2.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方法

掌握观察、概括、验证的方法。

三、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探索、概括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

能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米尺、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点燃激情】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你们说小数中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

今天,老师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观察题目:

教师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 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2.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1.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2.自主阅读课本第61页的内容,通过阅读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1.同桌交流所学到的知识。2.探究规律

(1)播放故事,提出问题。

话说孙悟空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想,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傅!”悟空叫道:“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样,用0。009米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就听孙悟空连声说:变!变!变!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砸死在下面。

(2)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棒越变越长,数越变越大)

(3)观察0.009、0.09、0.9、9这组数据中的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4)4人小组合作归纳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什么?(5)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由此你们会联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小数点如果向左移动后,小数也会发生变化吧。

师: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是否会引起小数的变化?又会按什么规律来变化,请小组讨论一下,试一试。

小组合作(通过实例来验证),汇报交流

小组1: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0,„„如9米→0.9米,0.9米就是9米的1/10。

小组2:我们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正好和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相反。

师:说的不错,能把刚才咱们发现的两个规律完整的给大家说一说吗? 3.学习例6(1)把0.01扩大到它的10倍就是几个0.01?是多少?怎样列式?口答。(2)学生独立完成其余两个问题。4.学习例7(1)把1平方米缩小到它的1/10就是多少?如何列式?学生口答。(2)学生独立完成其余问题。【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1.完成课本63页做一做内容。2.65页8题 3.65页9题

【迁移运用 拓展探究】

1、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

2、一个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六位„„小数又会怎样变化呢?

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

0.009米=9毫米

例6:

0.01×10=0.1

例7: 1÷10=0.1(c㎡)

0.09米=90毫米

0.01×100=1

1÷100=0.01(c㎡)

0.9米=900毫米

0.01×1000=10

1÷1000=0.001(c㎡)

9米=9000毫米

教学反思:

第2篇:《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用的是金箍棒变化的情境,借助长度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1)师;老师手里也有一个宝贝(出示圆形磁铁)你看,老师让它贴到了黑板上,它就贴到了黑板上。老师让它移动,它就在黑板上移动。(老师边说边演示)神奇不?不够神奇,那就看更神奇的!(老师在黑板的一角写4个1234)一起读一下这几个数。这四个数是一样的。(老师再把其中的3个1234分别贴上磁力块,即1.234、12.34、123.4、1234)大家一起读这四个数。读的还一样吗?我说它有魔力吧!想想怎么回事?

(2)看来小数点不同,小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同学们都喜欢看《西游记》吧,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遇到无数妖魔鬼怪,每次都是孙悟空降妖除魔,这不今天又遇到妖怪了(大屏幕出示图)通过看图,你知道孙悟空耳朵里的金箍棒多长吗?0.009米=9毫米

(1)你知道0.009米的金箍棒多长吗?把它画在练习本上。

(2)看到这根金箍棒,你有什么想法?

3、这么长的金箍棒打不到妖怪,怎么办?只听悟空大喊一声变,金箍棒就变成了多长?

(1)那你知道0.09米是多长吗?0.09米=90毫米

(2)请同学们再把90毫米的金箍棒画在本子上,和刚才画的比一比,你有什么感觉?

(3)90毫米里有几个9毫米呢?那也就是说现在的金箍棒是原来的10倍,对吧?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4、可是,这么长的金箍棒还是打不到妖怪,只见悟空又大喊一声变,金箍棒就变成了0.9米

(1)这个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谁知道0.9米是多长?

(2)它有多长呢?我们用手势来比一下。

(3)900毫米里有多少个9毫米?那这个时候金箍棒是原

来的多少倍?

5、最后悟空用多长的金箍棒把妖怪打死的? 9米=9000毫米

6、请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这组数,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小数又有怎样的变化?小组合作探究这个问题。

7、出示自学提示,生自己思考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8、课件出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生轻声读,并拓展省略号的内容。

9、阶段练习

10、悟空打败了妖怪,只听他说了一声变,金箍棒由9米变成了0.9米、0.09米、0.009米。最后悟空把它放进了耳朵里。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学生观察并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11、生试总结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并把它填在数学书上,读一读。

12、根据规律试编歌谣。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填空题。

2、请你来当小法官请你当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用手势表示)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2倍。()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3)一个三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4)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数字卡片,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互相出题,并请其他的同学回答原来的小数大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一个数扩大100倍后,再将小数点向左移一位后的数是3.7,这个数是()。

四、读故事《小数点的悲剧》,谈体会。

五、回忆教学过程,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小数点移动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第3篇:《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66页的例2,例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3、让学生在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这一规律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知识的积极意向。【教学重点】:探索一个小数乘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激趣:调皮的小数点开始自我介绍了:我是小数点,别看我个子小,我的本领可不小,不信,你瞧,(多媒体演示)一棵树苗高5.04分米,逐渐长高到50.4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卡纸数字,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人问题情境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你们说小数中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

今天,老师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观察题目: 师:[出示白板]下面是四年级三位同学的身高纪录。请大家看一看,这些数据对不对?(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简介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个性质,与本章第二部分第一课时学习的《小数的性质》的不同在于,它主要研究的是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

设计理念

通过本章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本节课借助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它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数点移动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难点: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不少知识,请问你们知道小数中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吗?(小数点);老师今天就以“小数点”为主角来跟大家一起学习,看看他为何如此重要?先请同学位认真观察下面的题目。【课件】出示:四年级三位同学的身高如下:(丁长帅13.4米 楚庆飞1.41米马天文0.14米),请你看看这些数据有何不正确的问题吗? 生1:(笑)丁长帅的身高比房子还高,不可能吧!

生2: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小数点移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判断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并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小数点的移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化简下列小数。

0.430

0.034000

40.0500

36.0400

23.400

7.10

3.40300

235.050002、把下列数化成三位小数。

87.3

675.04000

6.34

59.2

7.09

5.37

6.78000

4.0500 答案:

1、0.4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范文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