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数教学设计(精选4篇)_初中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7 07:37: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正负数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正负数教学设计”。

第1篇: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教学设计 进校附小 孙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记录单、数字卡片、温度计图等。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说反义词。

师说上半句,生接下半句。(上车、前进、赚钱、零上温度)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通过记录相反意义的量,感知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1)要求

师:刚才我们说了很多组反义词,谁能说说什么样的词叫反义词呢?(生:意思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在数学上是不是也有意义相反的量,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好吗?我这有几条信息,你能不能用喜欢的方法快速记录下来。不过老师有个要求,那就是边听边把它们记录在这张表格中。

(出示记录表)记录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但是记录得要准确、简洁,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所表示的意思。

·学校上学期四年级共转来1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20名同学。·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小强的妈妈做生意3月份赚了950元,4月份亏了200元。(2)反馈学生记录的各种情况,集体讨论,引出正负数。师:你的符号你明白,我的符号我明白,可是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要让大家都明白,怎么办? 生:要统一。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去记录,大家说得也都有道理。但这位同学就用到了数学符号来表示,这样简洁多了,你们想认识吗?(用+3,+15,+950,-2,-20,-200,记录简单)。二、新授 1、明确概念、了解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你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吗?(正数和负数)(板书:正数 负数)哪些叫正数?哪些叫负数?(生答师板书:像+3,+15,+950这样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正数,)在刚才的几组数量中,我们用正数分别代表了进了的球、转来的新同学、做生意中赚的钱。那谁能说说用负数代表了什么呢?那你会读它们吗?(生读)像-2,-20,-200,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师:这里的加号、减号和过去意义有所不同,这里的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读的时候也不读加减了,而是读作正、负。

2、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样的数。(板书课题:正负数)教师卡片出题,学生抢答。-100、+6.8、-1.8、36。(同时贴于黑板相应位置)

师:为了简便,+36可简写为36。如果去掉正号,这些数你们熟悉吗?

生:是我们地过去学过的数。

师:那负数前面的负号可以去掉吗?

3、介绍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师:看来啊,负数的出现还真得是很有必要,那你知道哪个国家最早出现了负数吗?猜一猜?让我们通过一段资料一起来回顾负数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师:古人的智慧可真伟大呀,我们中国可真了不起,你们也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有更大的发明创造。

你们现在还能再说出来一些正数和负数吗?大家说了很多,那能说完吗?想一想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正数和负数都是无限的。3、借助温度,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1)出示城市天气预报,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师:谁愿意当小播报员,来播报这几个城市的气温,北京的温度是-5℃到5℃。这两个温度的意思一样吗?你们知道我们通常是用什么来量温度吗?

(2)在温度计上标出这两个温度,讨论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并渗透负数的大小比较思想。

引导得出: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在负数中越接近0越大,越远离0越小。

4、了解0的内涵。那0和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谁能上黑板来圈出所有的负数和正数。那0呢?怎么没有圈呀!小结:你能用大于号或小于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吗?(板书:正数

> 0 >负数)这是我们今天得出的很重要的两个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5、在生活中寻找正负数,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已经认识了正负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你还曾经在哪见过正负数?(让学生说一说。)

(1)出示电梯按钮,问去五层和地下二层应按哪两个按钮?(2)出示银行存折,问如果取出200元,存折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三、应用。

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思的量。四、拓展。

大家来看他是谁?他是做什么的?这是刘翔在比赛中的图片……

讨论:风怎么还有负的呢? 五、结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活中有更多的负数等着同学们去探索、发现,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一定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送给学生一句话“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板书设计:

正负数

正数 > 0 > 负数

+6.8

……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8-100

……

第2篇: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重难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应用负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生活中有的数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请大家用正负数记录以下数量:

(1)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4.43米,吐鲁番低于海平面155米。(2)李叔叔的服装店九月份亏损3000元,十月份盈利5000元。(3)小李向西走5m,小王向东走5m。我们用正负数来表示以上这些量,每一题中的两个量大家发现有什么特点没有?(意义相反的量)板书

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生活游戏中探究正1与负1的抵消问题

在剪刀石头布比赛中,胜负也是相反的量,可以指定怎样的规则来表示输赢? 1.出示表一

在一方男生、另一方女生的比赛中,成绩按照刚才的规则可以这样来记录。老师在实物投影中及时板书结果。2.你能从表中了解哪些比赛信息?

在三场比赛中男生的胜负情况是:-------------;三局的得分是:--------------同理分析女生的得分情况。

(有序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汇报。3.师:在三场比赛中,他们谁胜利了?生1:谁胜两局输一局。生2:谁得分是+1分,谁的是-1分

4.师引导学生讨论:男同学要想获得胜利,至少还需要再赛几场?为什么? 生回答,师注意几个问题(怎样抵消?+2和-1或-2和+1抵消后得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如果再打一场,男生胜了,他们两个班的得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果再打一局,男生胜了,应该计1 分,则和现在的-1分抵消了,那么得分就会变成0分;而女生就是负一局,应该计-1分,则和现在的得分1 抵消了,那么得分也会变成0 分;所以两个班的得分都变成了0分。教师:如果打四局下来,两个人的得分都是0分,说明了什么?(所以四局下来两个人打成平手。)(刚才已经分析过,如果男生再胜一局,他们的得分就会都变成0 分,从而打成平手;如果男生要赢女生,还要再胜一局,才能使男生的得分变成1分,而女生的得分变成-1分,这样男生的得分才能超过女生的,所以如果男生要赢女生,至少还要胜2局。)

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汇报。5.小结: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小结。

三、活动二:较大正负数的和:用正1和负1做计数单位来抵消

1.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看看超市里卖的味精,是否符合生产标准。出示图和表:一袋味精的净含量是100克,由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所测味精的质量分别比标准少2克、多2克、少5克、多3克、少4克,即分别是(100—2)克,(100+2)克,(100—5)克,(100+3)克,(100—4)克。(2)2.问题:第1味精与第2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第3袋与第4袋呢?[注意运用互相抵消的思想进行计算:第1袋味精与第2袋味精的总质量是100—2与100+2的和,—2与+2抵消了,则一共是200克,或者—2与+2抵消,则100+100=200(克);第3袋与第4袋的总质量是100—5与100+3的和,从—5中拿出—3与+3抵消后还有—2,则总质量是100+100—2=198(克)。] 3.5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总质量是494克。)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强调-6是以谁作标准-6?列出学生的算法,注意算式的记录。

四、活动三:求正负数的差 两种思路:数线段、算正负两段和。

太空人的活动:注意读题。

五、练习:书上的作业

六、思维训练:知识竞赛中抢答环节里 我们的评分规则是怎样的,回忆一下 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加—10分。抢答题的竞赛结果为: 六(1)班答对8题,得()分,答错2题,得()分,最后得分()分;

六(2)班最后得分70分,他们可能答对()题,答错()题。师:如果抢答题共10题,你认为哪几种答案是符合的? 板书:90-20 70 0 80-10

七、总结:本课学到了什么?

其实,正负数除了能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以外,就有抵消的思想。让我们用发现的眼光,将我们的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吧!

第3篇:正负数教学设计

随着教科书的再次改编,《正负数》这节内容由过去的从温度引入并认识正负数,改为两节内容,即《温度》(直观认识正负数)和《正负数》(了解正负数和整数的意义)两节内容,新教材的改编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习目的更明确,认识负数的关键是理解负数是表示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小学阶段学习负数限定了了解的层次,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现实生活丰富的实例,直观的认识正负数,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设计理念:

以现实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记录生活中相反意义的数量,并进行讨论比较,引发学生学习新数的情感需求,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数学符号的优越性简洁,准确。在学生记录、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因需要而思考,因思考而创造,经历了一种符号化到数学化的过程:由文字叙述到符号表达,充分感悟了负数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凸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理念。教材分析

《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二课时,它的上一课是《温度》,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负数》一课中,教材通过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0的特殊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较好基础。学情分析: 在《温度》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例为素材,从中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才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学生初识正负数,对正负数读写的指导、练习,对正负数意义的引导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早已知道0表示什么都没有,但在本节课中,0却是一个表示分界、基准的数,这与学生以前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结合情境,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3、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正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最近几天气温一直下降,老师收集了几个城市的气温情况,出示:

北 京-5℃----7 ℃ 合肥2℃------16℃ 石家庄-12℃-----6℃ 南京-3℃-------10℃ 你能读出下面的温度吗?说一说他们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温度的表示方法引入新课,在复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新知,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师:当温度低于0度5度时,我们说零下5度,可以用-5℃表示,这样比较方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4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你能记录下他们的高度吗?(生尝试记录)汇报结果: 方法一:高于海平面8843.43米 低于海平面155米

方法二: +8843.43米-155米

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你能说说“+”和“—”表示的意义吗?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话,比如(+8843.43米表示比海平面高的高度是8843.43),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初步体会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用手势表示出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动作,体会到两种物体的测量均以水平线为基准,初次体会正负是相对而言的。

3、分别出示课本情境图2、3、4。

分组合作说一说

要求说一说每个数前的“+”或“-”表示的意义,小组内互相讨论,组织语言,师给予指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小组汇报,说一说每幅图中的“+”和“-”在具体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思考:第四幅图中,如果取出200元钱,存折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生尝试书写。提醒结余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意义的量,不同的情境下,正负数表示的意义不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思考:通过以上的生活实例,你发现了什么?

负数 正数 下降 上升 减少 增加 亏 盈 支出 收入

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2、你觉得什么样的数是正数呢?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举例说一说。生:妈妈给了10元钱,是+10,我花了5元,可以用—5表示。...........小节并板书:像+10,+200,+8843.43.......都是正数。(“+”可以省略)像-1000,-500,-127........都是负数。(“-”不可以省略)思考:“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小组讨论)在现实生活中,“0”不仅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基准,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你能说出几个正负数吗?

师结合学生说出的数选取并随机板书: 像-10,200,0,-105,78......都是整数。

质疑: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整数吗?正数一定是整数吗?(举出反例)负数一定是整数吗?(举出反例)试着说出几个整数来。正整数 自然数 整数 0 负整数

【设计意图】认识正负数时才用了分类的方法,同时重点研究了0的问题。通过辨析与解释,得出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同时课本首次引入整数概念,通过列举让学生初步从字面理解“整数”的概念。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1、说一说生活中见到过的正负数,并和同学们交流。

《生活中的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时,它的上一课是《温度》,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从温度的知识中了解了一些生活中的正负数。知道了可以以0℃为分界线,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负数》一课就是让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识正负数以及0的特殊意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课前我也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理念和学生实际以及教材特点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温度复习 为了新旧知识点的自然衔接,课前设计了重温温度的活动,使学生自然的感受到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顺势过渡到新授的环节,生成自然。

(二)通过记录相反意义的量,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上课伊始,我首先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三组相反意义的量,课堂上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最后由师生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总结出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更简便、清晰、准确。紧接着我又强化了正数分别代表了足球比赛中的进球、转学人数中的转入和收入情况以及负数代表的失球、转出和支出情况。并板书在黑板上,为下一步学习“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埋下伏笔。

(三)总结归纳正、负数和0的关系。“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温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知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说说发现了什么。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出正、负数和0的关系。

(四)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为进一步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举了生活中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师不要小看学生,他们潜在的能力要靠我们教师去挖掘,让学生说“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一设计,也让我大开眼界,使我坚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可忽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举出了“打羽毛球赢了、输了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有的同学想到“炒股赚了、赔了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紧接着我又“趁热打铁”,安排了“超市经营中的正、负数”、“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老师的体重”等一系列的练习,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总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引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努力争取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感受,做到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第4篇:正负数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占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学目标:

1、在师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生活中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1)“0”的意义。

(2)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

教具准备:温度计模型(可以手动调节“水银柱”的高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请你说出它的反义词来: 上—下

高—低

大—小

前—后

左—右 师:下面换一种方式,不说词,说一件事。

飞机起飞—飞机降落

飞船升空—飞船着陆(返回)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或相反意义的事件,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相反意义的量,如我班一个同学上课表现好,老师给他加了3分,一个同学午休课的时候在大吵大闹,被扣了3分,你认为这两个3分一样吗?

师:我们可不可以说这两个量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从生活实际中,感知负数

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

三、从实践活动中,认识负数 借助城市气温情境

1、读一读:让学生试当播音员,实际上是让学生了解负数在气温中的不同读法。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0℃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它表示没有温度吗?

2、认一认:认识温度计。

从而得出“0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建立负数的意义,感悟负数与0的关系。也为接下来的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3、比一比:

(1)比较-5℃和5℃一样吗?

(2)比较两个零下温度-5℃和-15℃哪个更冷?

4、做一做:请把下面的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13℃

5℃

0℃

-2℃

-20℃

5℃> 0℃ >-2℃ >-13℃ >-20℃> 0 >-2 >-13 >-20

首先让学生按顺序排,然后去掉“℃”,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说一说:你能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说得完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通过分析“电梯中的正、负数”、“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方向中的正负数”等实际情景中的问题,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感悟正、负数的价值。

2、生活中你还见过负数吗?

“生活中除了气温,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正数和负数呢?”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

五、引导小结,深化认识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经历探索负数的过程,感受引出负数的必要性,培养符号意识。 理解正负数的含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即不是负数也不是正数,了解整数的意义......

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P74------P75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2、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是可以抵消的;3、运用正负......

《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教学设计界首市西城中心学校任朋华教学内容: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89-90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

正负数教学设计

随着教科书的再次改编,《正负数》这节内容由过去的从温度引入并认识正负数,改为两节内容,即《温度》(直观认识正负数)和《正负数》(了解正负数和整数的意义)两节内容,新教材的改编从......

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2、结合情境,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3、......

下载正负数教学设计(精选4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正负数教学设计(精选4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