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下第二单元——高速山东教案_青岛版四下三单元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0:37: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青岛版四下第二单元——高速山东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岛版四下三单元教案”。

二 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

教学内容:

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在具体运算中,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3.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教学重点:

探索和理解乘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课时安排:6课时

信息窗1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在具体运算中,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3. 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去过汽车站吗?看到了什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济南汽车站看看那儿热闹的场面。

二、学习新知

(一)学习乘法结合律

1.仔细观察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问题吗?

3.师:我们先来解决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这个问题。

指名列式,说说想法:36×640×7 提出不同做法说出想法:36×(640×7)

借助计算器算出结果,指名回答,师板书。

4. 比较36×640×7与36×(640×7)两题的异同。

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小结。是否三个数相乘都这样呢?我们举例尝试一下。5. 学生自由举例验证。展示。

6.师生共同归纳,验证成立结果。师指出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二)学习乘法交换律: 1. 学生尝试验证。2.展示,归纳总结。3.用字母表示。a×b=b×a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在订正时,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2.自主练习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连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式子中不仅应用了乘法交换律也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济南长途汽车站 36×640×7 36×(640×7)

=23040×7 =36×4480 =161280(人)=161280(人)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0-2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悉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感受数学规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归纳理解能力及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

学会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活动一

小组内交流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a×b=b×a

活动二

师出示125×7×8 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仔细观察,怎样计算可以使计算比较简便?根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125×8×7 师:为什么要先算125×8(得整千数)

师板书:125×7×8 =125×8×7 =1000×7 =7000 教师: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125×8×7这一步可以省略。

活动三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第三题。

先指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算式怎样算起来比较简便。对于15×12×25这道题,我们可以怎么计算?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交流。

自主练习第四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深入理解题意,并进行交流并列式计算。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的习惯。

第五题,学生先观察图,理解题意,相互交流对题意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来回”的含义。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交流一下算法。

第七题。出示四组算式。师:这些算式跷跷板哪边“轻”哪边“重”?为什么?(两边的算式得数一样)那你能发现每一组算式间的关系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全班交流。发现规律:一个数边疆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乘积。

师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学生独立计算第(2)题,订正时,指生交流算法。

第八题,学生独立完成,师限时,请做的快的学生交流经验和做法。第九题,先让生读题,观察题图,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根据各自的选择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向学生渗透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四、拓展提高

“聪明小屋”,先让学生观察题图,弄清题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试着填出图形。做完,师引导学生找出填写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

五、评价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生活有什么意义?你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表现满意吗?

信息窗2---乘法分配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你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一些情况吗?济青高速公路情况怎样? 学生交流介绍。教师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上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二

师: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米,这个问题应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研究,然后汇报交流。独立列式,解决问题。1.(110+90)×2=400(千米)2.110×2+90×2=400(千米)

师: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回报。猜想。自由验证,汇报交流。

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

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a+b)×c=a×c+b×c 活动三

1.自主练习第1.2题,集体订正,说说想法。

活动四.师: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方法一 110×2+90×2=400 方法二(110+90)×2=400 乘法分配律:(a+b).c = a.c+b.c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悉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定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求异思维,逐步养成简算习惯。教学重点:

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

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定律。教学准备:习题图,复习题。教学过程: 活动一.几名学生说说乘法分配律。

活动二.师出示式题 12×105 135×6+65×6 学生独立计算。

师引导学生思考“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运算简便吗?”

学生尝试解决。

集体交流,说说想法:12×105可以把105看成100与5的和,先求100个12是多少,再求5个12是多少,合起来105个12是多少。

活动三.第五题。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各题的简算方法,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指出错的学生说说错的原因。

自主练习第四题,出示题图,让生读题弄清题意,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提出的 问题,提炼各组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订正。对于两种不同做法,引导生观察、比较哪种更简便,在以后的计算中,尽量采用简便算法。

自主练习第六题,让学生自读题,弄清题意,独立解决问题。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活动四.师:你能评价一下这节课你和小组同学的表现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悉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第七题,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组算式,猜猜三角形中应该填什么号,再分组计算验证猜想,从而得出各组两个算式得数相同,小组合作总结规律,进行交流。得出: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相减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

第八、九两题,先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引导学生自觉寻找简算方法,培养简算习惯。

第十、十一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提问、计算,多让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

第十二题,先让生观察题,弄清题目要求,然后说一说这些算式中要填的数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填完在小组内交流。

8、“我学会了吗”,师引导学生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灵活解决问题,重点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二、拓展练习

1.根据乘法分配律,填上适当的数

(42+25)×2=□×□+□×□ 125×(8 ×40)=(□×□)×□ 4×150×25=□×□×□ 3×60+60×7=□×(□+□)2.计算下面各题

(4+400)×25 600÷25÷4 156×63+156×36+156 8×(25×15)728×102 3.小明和小刚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小明平均每分钟走65米,小刚平均每分钟走74米,5分钟每人相距多远?

三、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得快乐吗?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一说?

三、评价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得快乐吗?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一说?

综合应用 ——消费知多少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搜集、整理数据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强统计意识。

2.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

3. 通过对自我消费行为的反思,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1.制定活动方案

2.全班同学分成6个活动小组,分好工。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1)明确消费包括学习消费、生活消费和其他消费(如:生病、捐款等)(2)确定收集相关数据的途径和方法。

调查对象:家长或老师。

调查方式:以月为单位(3)设计收集数据的表格。

活动

二、收集整理数据

1.深入生活实际,收集真是有效的数据,填好统计表,展示交流。2.用分段统计的方式进行整理。3.全班汇总用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4.与父母的收入进行比较。

活动

三、交流与反思

1.你学期的消费是多少?这些消费合理吗? 2.看了上图的统计图表,你有什么发现? 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反思:

综合应用--饮食与健康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系统地调查活动中,获得初步的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的经验,培养应用意识。

3.通过活动增长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偏食现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一:提出研究课题

1.学生各自谈谈喜欢吃的食物。2.提出“怎样饮食才合理”的课题。

活动二:制定调查计划

1. 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参与讨论,明确调查的内容。2. 安排调查时间、地点,获取信息的渠道。3. 明确工作分工,设计调查纪录表。

活动三:调查收集资料

引导学生查阅书刊、网上搜索,向专家咨询,收集真实可靠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活动四:分析调查情况

1. 儿童每天吃多少肉食和蔬菜比较合适? 2. 偏食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活动五:形成调查报告与同学交流。

课后反思

四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3、认识岩石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常见的岩石,在实验中发现岩石的基本特征。 2、能够记录观察岩石的结果,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

四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表达:不拘形式的说写见闻教学目标:1.关注生活体验,学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捕捉习作素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

四下 数学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1课时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

四下第二单元练习题

5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看拼音写词语。qīng xī shēng shū tú àn qiáo yi qiáo xún guī dǎo jǔ ( ) ( ) ( ) ( ) ( ) gǎn chù lán yāo chuàng zào mâi lì......

第二单元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复习、梳理第二单元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梳理单元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

下载青岛版四下第二单元——高速山东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版四下第二单元——高速山东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