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案(第二课时)_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8:48: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姥姥的剪纸》教案(第二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清镇市扁坡小学校本教研研讨课

教学时间:2012年10月31日

教学年级:六(1)班 研讨课题: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执教教师:肖胜科 教学课题:

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渗透课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十二课《姥姥的剪纸》。1.教师板书课题:12.《姥姥的剪纸》,学生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

过渡:大家读的不错,在上节课,咱们熟读了课文,作家笑源在写这篇课文时,用了很多词语,请同学们看电视屏幕:

教师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心灵手巧 无所不能 广结善缘 有求必应 数九隆冬 三伏盛夏 熟能生巧 无可挑剔 拴在屋檐下 缠着姥姥

师:文章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是由生动具体的句子构成,而句子的生动则离不开生动的词语,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选两个自己最喜欢的记在心里好吗?

3.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过渡:读得很准确。是啊,笑源正是因为用了这些朴实无华的词语,才使文章显得生动。课文一开始,他就用了“心灵手巧”这个词语来赞美姥姥剪纸的技艺,剪纸的确是需要心灵手巧的,你认为课文中那些句子描写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找吧。

二、读课文,感悟姥姥剪纸技艺的“神” 师:找到了吗?赶快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吧 1.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2.教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感悟奶奶剪纸技术的“神”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1)指名学生读,谈感受

(2)师引读:是啊,同学们,在姥姥的手里,一把„„一张„„,在姥姥的手里„„,便要什么就„„,人物、动物、植物、器物,„„。

(3)教师小结:无所不能,多好的剪纸技术啊,这是作者从正面来描写了姥姥的剪纸技术(教师出示“正面描写”),除了正面的描写,笑源还借用了邻居的话来描写了姥姥剪纸技术的高超,那就是“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刚才那是正面描写,现在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什么描写了吧?对,是侧面描写(出示侧面描写)

是啊,描写一件事物,可以从正面和侧面来进行描写,这样会使作文更加生动,真实。

(4)感悟姥姥剪纸技术的“神”

过渡:在作者的眼中,姥姥的剪纸艺术是“无所不能”,而在别人的眼中,姥姥的剪纸艺术就一个字,是什么呢?

学生再读别人赞美姥姥的话,感悟“神”字 教师小结:是啊,“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不是神了吗?这是别人对姥姥剪纸技术的最高赞美。姥姥的这种剪纸艺术的神,“我”也亲自体验了一回,不是吗?我们读读第二句描写姥姥心灵手巧的句子看看。

(5)读我的体验,感受姥姥剪纸艺术的“神” 教师引读:岂知„„,一幅„„。出示“喜鹊登枝”图片

提问:多好的剪纸艺术啊,但是你可知道这是姥姥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剪纸吗?(6)齐读感悟

过渡:蒙着眼都能剪出无可挑剔的“喜鹊登枝”,难怪别人会用“神”这个字来赞美姥姥了,现在我们带着这个“神”字的赞美之情来读读刚才这两段话吧。

(指名读,学生齐读感悟)

三、感受姥姥剪纸技艺来自于“熟”

过渡:唉,姥姥蒙着眼都能剪出剪纸,她的剪纸技艺为什么会这么神呢?谁能用姥姥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1.学生读,教师出示姥姥说的话: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2.学生齐读这句话,提问:姥姥剪纸的神,可用她说的一个字来概括,是哪一个呢? 教师小结:对,是“熟”字,因为“熟”所以才生“巧”,一个人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只要长期做,坚持不懈的做,总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的。姥姥就是因为总剪,剪多了,所以才熟的。

3.联系下文,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过渡:不过,我们读起来感觉姥姥说的这句话很轻松,可是实际上要达到“熟”字轻松吗?为什么?课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姥姥的“熟”来的并不轻松呢?

4.教师出示句子:

“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1)学生齐读,指名学生读,谈感受: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2)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姥姥是练多了才熟的,关于练,你想到了什么谚语 学生说,教师出示小结 a.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b.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C.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e.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再读理解感悟姥姥的剪纸技术的“熟”来自于“练”(4)理解姥姥说的这句话的含义

师:从姥姥说的这句话中,再结合上面这些谚语,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小结:是啊,同学们,姥姥说的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她是在告诉我们:做一件事要想熟练,必须具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品质,必须长久练习。

(5)学生齐读这句话

(6)教师小结姥姥的剪纸艺术的神是从练——熟——神的过程

四、感受姥姥善良的品格。

过渡:同学们,姥姥把自己的剪纸艺术练到了“神”,剪了那么多的剪纸,她剪这么多的剪纸做什么呢?又是剪给谁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我们能从中读懂什么?

1.教师出示句子:

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姥姥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帖?”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

2.指名学生读,读后谈感受,感知姥姥的善良

3.教师小结:对,姥姥就是这样一个广结善缘、有求必应的人,任谁开口都行的人,所以在邻居们的眼中,姥姥不仅是一个剪纸技艺高超的人,更是一个善良的人。

五、理解姥姥和我之间的感情

过渡:在邻居的眼中,姥姥是善良的人,在我的眼中,姥姥是什么样的人呢?对,正因为姥姥的善良,正因为姥姥的慈祥,所以姥姥和“我”之间发生了许多剪纸的故事,读读课文,看看姥姥一共为我剪了几幅剪纸呢?

1.学生读课文7-10自然段。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谈感受: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3.教师引读小结:是啊,因为我是调皮蛋,所以经常„„,还蒙着姥姥的眼睛让姥姥剪纸,姥姥用它极其熟练的技艺为我剪了“喜鹊登枝”,因为姥姥怕我到河里游泳,便用剪纸„„,为我剪了“小兔骑牛”图,我不满,还要,姥姥又为我剪了“牛图啃草”。这三幅剪纸不仅仅说明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还将“我”和姥姥连接在一起,成了“我”和姥姥之间永恒的回忆。

4.教师板书:姥姥 剪纸 我师:剪纸连接了我姥姥之间的感情,开始是姥姥想用剪纸把“我”“拴”住,后来,变成我“缠” 住姥姥要剪纸,看看在“我”那一“缠”之下,姥姥都剪了些什么呢?

5.教师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提问:读了这对话,你读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在我的一“缠”之下,姥姥剪出了各式各样的兔子,剪出了各种形状的老牛,这时候,姥姥剪出的仅仅是兔子和牛吗?姥姥剪出的是亲情,是婆孙之间的亲情,现在请同学们怀着对亲情的赞美再读读这段话吧

6.学生再读句子,教师小结

过渡:是啊,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亲人彼此之间的相互挂念,正是姥姥的剪纸剪出的缕缕亲情,让笑源终身铭记于心,请同学们看电视——

教师出示句子: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1)读文,谈感受

(2)引导学生理解是“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3)教师小结:同学们,一副副剪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姥姥剪纸的神态,更是在我的梦中萦绕,我对姥姥的思念是如何的强烈啊。虽然我和姥姥相隔一方,但我和姥姥的亲情却因剪纸而连接在一起。姥姥对我,我对姥姥的思念永远不断,这真是:剪纸连接婆孙情,牛兔千里永不分

六、课堂小结

教师再次小结亲情的永恒

七、作业

练笔:写写你和姥姥或者祖母间的亲情

板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

姥姥

剪纸

我剪纸连接婆孙情

牛兔千里永不分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

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体现姥姥剪纸技艺的“神”和表现祖孙情深的“拴”这条......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

姥姥的剪纸 第二课时一、回忆文本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因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出示句子,齐读。)二、学习第1——6自然段,感悟姥姥剪纸的神。师: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

姥姥的剪纸 第二课时一、回忆文本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因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出示句子,齐读。)二、学习第1——6自然段,感悟姥姥剪纸的神。师: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

姥姥的剪纸 第二课时 教案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下载《姥姥的剪纸》教案(第二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姥姥的剪纸》教案(第二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