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姥姥的剪纸一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一幅喜鹊登枝图、各式剪纸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导入教学
1、读题。
2、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二、学习1——6小节
1、过渡:姥姥的剪纸的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书上有个词就能很好地来形容姥姥的剪纸,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能不能找到这个词。
2、交流。相机板书:神
3、姥姥的剪纸那么神,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请你读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语句。学生读后交流:
(1)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在这句话里,你最关注哪个词?(都)一个“都”字,让你感觉到什么?(姥姥的剪纸作品很受家乡人们的欢迎,到处贴着她的作品。我感觉到姥姥这个人真好,是有求必应。)你想想,当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赞叹、开心„„)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请你带着赞叹的心情读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
师: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指导朗读。
(3)“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姥姥的剪纸形象逼真)
猫、虎、母鸡、公鸡都是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剪 像,剪个,剪个。)
(4)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
①这种情境一定也是作者至今难以忘怀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姥姥的神奇?(死死地捂住、工夫不大、形象生动、无可挑剔)②看,这就是姥姥剪鹊登枝图(出示:喜鹊登枝图)。
③看到姥姥被蒙着双眼也能剪出如此生动形象的“喜鹊登枝”,我的心情一定是——(惊喜、敬佩)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指导朗读。
(5)“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
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4、姥姥这神奇的剪纸技艺是如何练就呢?姥姥告诉我们答案了吗?从文中找一找。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句子,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①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姥姥“总剪”、不停地剪的?(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这就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这就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这就叫——(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姥姥就是这样——(引读)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熟能生巧、巧能出“神”。你自己的生活中有“熟能生巧”这样的体验吗?(举例说明:练习打字,实现盲打。„„)
小结:是啊,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就能创造神奇!姥姥的绝活就是这样练就的。
(2)“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姥姥的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有“准头”;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长的手指是因为——姥姥的手非常灵巧,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
过渡: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
(3)“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身指——身体,心指——精神,入境是指——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
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姥姥剪纸时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纸,眼神——专注,对手中的活儿是——一丝不苟,整个的身体和精都沉浸到了非常快乐的剪纸活动中了。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态。
三、学习7——12小节。
1、过渡:读到这里,那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姥姥似乎就站在我们的面前。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7——12,姥姥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
2、交流:剪得最多的是老牛和兔子。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板书:拴
3“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你从‘拴’中体会到什么?
4、自由朗读课文7-12小节,找找,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剪纸“牛兔图”?用浪线画下来。你从这几幅作品中体会到姥姥怎样的情感?
5、讨论交流
兔子骑在牛背上——疼爱;一起啃食青草——疼爱
6、能不能给这两张剪纸起个名字?
7、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的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同桌分角色朗读,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
8、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9、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
四、学习12小节。
1、是呀,姥姥那神奇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还拴得住。因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师: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凝望、浓浓的爱„„)
3:同学们,姥姥寄给我的剪纸,想对我说什么呀?看到这幅剪纸,我想对姥姥说什么话呢?让我们把姥姥和“我”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请左边两组同学写姥姥想对我说的话,右边两组同学写我想对姥姥说的话。
4、交流学生的写话。
5:师:同学们,这仅仅是一幅剪纸吗?这分明是我和姥姥之间浓浓的情啊!板书:情
6、过渡:引读——(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7、师: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如果说童年时,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我的身体,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那么现在拴住我的就是—— 板书:拴住我的心和梦。让我们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多么深情的话语啊!我读懂了作者的那颗心,我们沉浸于作者的那个梦。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心上,你认为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一颗什么之心?
(生: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回归之心„„)2是呀,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回归之心统统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有一首歌这样唱着: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随后陈红《感恩的心》响起。)
(在音乐声中)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有没有令你想到我们的爷爷、奶奶也许并没有这么一手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但是他们一个亲热的动作、一句关切的叮咛、一顿可口的饭菜、一次雨中的等候„„都值得我们去捕捉、记忆和感恩。请你也像作者一样,用手中的笔把那美丽的瞬间变成永恒的记忆。(写出他们令你感动的瞬间 几分钟 几句话)同学们,记住: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亲人、故乡永远是你情归的港湾,感谢亲人、感谢命运、感谢生活
六、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3、4题。板书设计:姥姥 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的剪纸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神!
第二课时【学案】1.读读文章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句子,说说你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理解。2.文中多次写到姥姥剪的老牛兔子图,读读有关内容,说说你对这几幅......
第二课时姥姥的剪纸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从字里行间体会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教学过程:姥姥的剪纸教案教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
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体现姥姥剪纸技艺的“神”和表现祖孙情深的“拴”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