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案(第6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哲学与人生第六课教案”。
第6课时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观点。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3.运用: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点】
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教学难点】
1.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安排】 2学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录像:
《猫和老鼠》片段
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提问: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事例和现象?
2、学生小组竞赛活动:
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我们身边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有: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3、人民日报(2012.11.3)十八大特刊
“回望10年历程,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之深、利益格局调整之大、遭遇的外部环境之复杂,实属罕见。市场经济的冲击余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又不期叠加。分配焦虑、环境恐慌,拼爹时代、屌丝心态,极端事件、群体抗议,百姓、社会、市场、政府的关系进入“敏感期”。人民群众不仅要福利的拓展,也要公平的过程;不仅要权利的保障,也要权力的透明。满足“需求”,回应“要求”,不仅关系到发展能否实现“正义增长”,关系到13亿人的政治信任,更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前途。
人,是发展的全部意义所在,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用?人,也是决定发展的最大变量,人心齐,泰山移。这些普通的常识,在这一个10年里,被升华成一种实实在在的治国理念和政党实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变成社会建设的鼎力推进。发展是为了人民,因此,需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因此,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让政府职能的转变促成社会的蓬勃发育,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中凝聚共识,让“人”这一变量转化为社会的正能量、改革的增量。”
〈新课讲授〉
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
“万物莫不有对”,是说事物之中或事物之间具有两面性。例如:网络对人们来说就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人们通过它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真假 2 难辨,会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可以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同学们列举出了许多这样的事物和现象,哲学上把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存在着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幻灯片:讲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1)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不可分割。(2)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又指事物之间。(3)哲学上的矛盾不能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对立的双方力量是不均衡的,如漫画:“他敢剪吗?”这种力量的不均衡,引起事物的自身调整、变化和发展,事物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幻灯片:猫和老鼠的斗争
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在马克思看来,锁的制造日臻完善,钞票的印刷日臻精美,应该到事物的反面去寻找答案。为什么?因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3.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利于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差别和不同,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只有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决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和处理矛盾的正确方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看上去有点傻,有点笨,但他脚踏实地,埋头工作,纯朴憨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这正是他做人的聪明之处。从许三多身上,我们如何认识傻和聪明之间的对立统一呢?
二、矛盾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幻灯片:矛盾的许三多
小组讨论活动:人无完人,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自身的优缺点。故事:胆小
我们用矛盾的观点来看我们自身,矛盾也是我们人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在解决矛盾中我们得到成长。
三、正确处理人生矛盾,积极促进自身发展 幻灯片:下雨好不好?好不好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活动:故事会。各组代表讲述积极面对人生中各种问题、正确处理人生中各种矛盾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感受。
对待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历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从同学们讲述的各类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全面认识和协调处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中推动人生发展。而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为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简单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种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所以,换一种态度,就会换一种人生。
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幻灯片:寓言故事 这个寓言说明什么呢?
事物的发展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内部原因(内因)。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内部矛盾。
幻灯片:鸡蛋变小鸡
教师结合幻灯片讲解,内外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合适的温度只有作用到种鸡蛋上才能孵出小鸡,作用到石头上则不能。
学习了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 4 的关系,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展自己,把握机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活动:顺境、逆境之我见
刘默涵和她的默涵助学基金告诉我们:顺境和逆境都是外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你自己,无数成功的人生都在说明: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促进人生发展,创造出自己理想的人生。
〈课堂小结〉
1.幻灯片,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
人生感悟
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事物内部矛盾推动的。如果事物内部不包含不同和相反的因素,事物就会永远没有变化和发展,永远是原来的样子。比如,生物的发展,如果只有遗传没有变异,亲代和子代就会总是同一个样子,就不会有生物的进化,这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只有变异没有遗传,任何物种也都延续不下去,这同样是不可想象的。生物的进化和发展是遗传和变异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认识,也是在不同的观点之间、真理和谬误之间的比较和斗争中深化发展的。不同的观点往往从相反的方向,或从其他方面给我们提出认识需要澄清和解决的问题。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正确的东西就无法确立,也无法证明其正确。澄清和解决了这些问题,正确的东西就会更加明确,更加严密,更有说服力,认识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因为不同想法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诘问、互相匡正、互相补充,才会产生智慧的升华。
2、人与自然的矛盾,表现为人们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矛盾。人们一方面要依赖自然界的生存条件,要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向自然界索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无时无刻不在利用自然界。人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矛盾中生存和发展。
人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为个人主体性和社会整体性的矛盾。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主体,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的行为都对社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社会中每个人的福利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制约,人要遵守社会规则,有道德,守纪律,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人就是在发挥个人活动的作用和受社会制约的矛盾中生存和发展的。
在人生发展中有许许多多的矛盾,如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顺境与逆境、竞争与互助、生与死、苦与乐、荣与辱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生就是在不断面对这些人生矛盾、解决这些人生矛盾中向前发展的。
3、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研究发现,东岸羚羊的繁殖能力比西岸强,奔跑的速度比西岸的快。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后来经过调查研究,这位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的附近生活着一支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为它们缺少这么一群天敌。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在生活中没有必要憎恨你的敌人。若深思一下,你也许会发现,真正促使你成功,并让你坚持到底,真正激励你,并让你昂首阔步的,不是顺境,往往是逆境,甚至是那些常常可置你于死地的打击和挫折。
一位哲人说,感谢你的敌人。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斗志;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该独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感激所有使你坚强的人。
4、有一所旅游学校,大部分同学入学时外语基础较差。他们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慢慢地走进了英语世界,找回了自信。经过刻苦努力,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前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有的学生还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毕业后他们的英语特长都有了用武之地。有人说,这所学校教育教学有方,有人说,这个学校的师资水平高,可学过英语的人都有体会,没有自己的努力,这些语言是不会自己跑到我们的脑子里的。这里的老师们说,我们最大的成功在于让学生找回了自信,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和起点,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他们的成功在于他们自己的坚韧意志和刻苦努力的学习过程。
相关链接
1、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着丰富的关于矛盾辩证关系的思想,在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中,就有关于阴阳、有无、大小、强弱、动静、反正、生死、兴废、美丑、善恶、攻守、治乱等一系列相反、相对的概念。老子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即事物互相对立的双方都是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中国古代的这些哲学思想是极为深刻的。
2、人,从生到死,矛盾贯穿始终。就单个个人而言,从生理角度看,人每天都有一部分细胞在死亡(数十亿细胞),同时新的细胞又在产生。人体中的水分子每7天更新一遍,人体中的组织蛋白平均80天有一半死亡;人体中所有原子,过一年以后98%都已经更新了。其实,就是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内都发生着旧的死亡、新的产生的过程,如果没有这种矛盾斗争,人就停止生命了。但生命有机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矛盾运动的终止,因为同化与异化的矛盾运动停止了,仍然存在着物理的、化学的矛盾运动。
体验 与 探究1.你知道键盘上字母排列顺序的来历吗?在19世纪70年代,肖尔斯公司是当时最大的专门生产打字机的厂家。由于当时机械工艺还不够完善,字键在打击之后的弹回速度较慢。一旦打字时击键速度太快就容易使两个字键重叠在一起,分开它们非常影响打字的速度。为此,公司常接到客户的投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肖尔斯公司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非常伤脑筋,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再加快字键的弹回速度了。后来一位聪明的工程师提议,打字机绞键的原因,一方面与字键的弹回速度有关,一方面也跟打字员的击键速度太快有关。既然我们无法提高字键的弹回速度,为什么不想法减慢打字员的击键速度呢?公司重新安排了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把比较常用的字母放在比较笨拙的手指下,而那些不常用的字母则放在比较灵活的手指下面。比如常使用的字母A,就把它放在左手的小手指下,V、R、U等这些使用频率较低的字母则用最灵活的食指来操控。这样就解决了打字机绞键的问题,打字机很快普及起来。后来由于材料工艺的发展,虽然字键的弹回速度远远快于打字员的击键速度,但打字机键盘字母的排列顺序没有变动,直到今天人们还使用着。
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矛盾性的原理,结合以上事例,思考打字机的普及是怎样在解决自身内部的矛盾中实现的,联系你生活中遇到的重要事情,用对立统一的方法重新思考一下应该怎样处理。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针对生活中的矛盾现象,自拟研究课题,分析矛盾,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用生活中成功人生的典型事例,组织一次学习、讲演活动,从中发现走向成功的动力。
2.用自评和小组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一下我们每个人的优点和强项。说说你喜欢做和能做得好的事。
名言
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毛泽东
第13课时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教学目标】1.认知:(1)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明确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
第5课时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学目标】1.认知: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2.情感态度观念......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一 说教材《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是高等教......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一 说教材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是高等......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一 说教材《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是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