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3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三课哲学与人生”。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说教材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的第三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道路》,主要涉及辩证唯物论部分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这节课的侧重点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好人生每一步”,着重阐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把握客观规律,自强不息,积极发掘自我潜力。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节哲学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在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能力目标: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易产生疑惑。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对此要讲清、讲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 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知识对于处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设置情境。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最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六 说教学程序
下面我再从教学过程上谈一谈: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 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在学生们观看图片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们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小结---青藏铁路的建设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板书标题,引出新课)用这种情境讨论法展开新课,消除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 讲授新课
新课内容1 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这一部分的内容涉及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的统一”,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即使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3个环节对该重点进行突破:
第一环节:多媒体展示图片:克隆羊、人造心脏、建设三峡等。在学生观看图片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人具有自觉能动性。
第二环节:分别展示图片:黑猩猩用木棒抓蚂蚁 和 工人生产拖拉机。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黑猩猩的行为和工人的行为都属于发挥自觉能动性吗?”(由于这个问题对于中职一年级生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因此回答会产生分歧)有的同学会回答:“黑猩猩和工人都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的同学会回答“黑猩猩不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此时,我会让同学们就各自的观点展开辩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引出结论: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第三个环节:让学生阅读教材“揠苗助长的故事”,在阅读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揠苗助长是不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为什么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呢?”(这样,采取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阅读完毕之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很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然后进行练习:多媒体展示“刻舟求剑的故事 ”,提出问题:“故事中的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吗?他为什么找不到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运用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对刚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内容2 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有了前一部分的学习与思考,这一部分就相对容易理解。在讲授时,我结合教材当中“大学生毕业后的故事”,同时用苏洵、蒲松龄等名人落榜后的故事进行例证,让学生了解: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走。
步骤三 拓展延伸
让每个学生写出一句有关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名言警句,并随机让几名同学解释他为什么写这一句,有什么现实意义。这样既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体会到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步骤四 小结及作业
课堂小结,可以把、传授的知识尽快的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布置课后作业可以巩固知识点,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学工作完成以后,我会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小结,然后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教材第33页的体验与探究进行思考和分析。
步骤五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追求全面、简明、清晰、直观。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
哲学与青春里的爱情痴情的人永远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连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他有什么理由不被我打动呢?但坚持不懈的温柔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坚持不懈或者温柔的人,仅此而已。牵我双手......
哲学与人生——从哲学看苦乐人生姓名:侯刚 学号:20134615 13级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摘要: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洞察人生的意义,超越现实,向前提挑战,展望未来时,就产生了......
一、哲学的定义 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
《哲学与人生》的读后感《哲学与人生》这本书从苏格拉底到孔子,从存在主义到道家的智慧,从神话悲剧到文化视野,从审美到宗教等方面以哲学的角度省思人生。本书不仅是学习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