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8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哲学与人生第八课”。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说教材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的第二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这节课侧重点是“如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着重阐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辨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因此,本节课在本章节和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本课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把握事物的本质,明辨是非,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
因为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帮助学生解决人生问题的理论支撑点,它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理解和掌握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易产生疑惑。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对此要讲清、讲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 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知识对于处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设置情境。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最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六 说教学程序
下面我再从教学过程上谈一谈: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 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展示成语故事“买株还珠”,请同学们考虑:“以上故事是哪个成语的来历?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归纳补充,得出结论:有些人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现象,不看重其内在的本质。现象和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板书标题,引出新课)用种情境讨论法展开新课,消除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 讲授新课
新课内容1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为了突破重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讲解现象和本质的概念。通过展示漫画《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有看到万有引力?》让学生讨论:“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区分现象和本质。
进行练习:展示漫画《盲人摸象》,让学生进行分析。(运用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对刚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环节:让学生阅读资料《数控机床上的闪亮坐标》,在阅读之前提出问题:“张喜江哪些举动表现出了他积极上进、踏实肯干、勤于思考、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对工作满腔热忱的特质?”(这样,采取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第三个环节: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是本节课的难点,中学生由于缺乏辩证观点,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在本环节的讲授过程中,我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想结合的方式。针对中职生容易《对“本质和现象”认识的几个误区》进行讲解,用列图表的方式让学生对真假和假象、假象与错觉,进行比较区分。然后让学生阅读材料《动物的异常变化与地震预报》和《海市蜃楼》,进行分析讨论,使他们对理论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第四个环节:让学生阅读案例《地心说与月心说》讨论:“这个案例说明了说明道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新课内容2 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在学习了基本理论之后,我将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讲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联系相联系。让学生阅读教材当中《小天使》的寓言和《居维叶》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说明道理?”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当中进行积极的评价总结,让学生掌握::如何才能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提高自己的人生发展能力。
步骤三 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写一篇《我所感受的社会生活》的小短文,谈一谈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并与同学交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他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步骤四 小结及作业
课堂小结,可以把传授的知识尽快的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布置课后作业可以巩固知识点,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学工作完成以后,我会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小结,然后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教材第90页的体验与探究进行思考和分析。
步骤五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追求全面、简明、清晰、直观,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
哲学与青春里的爱情痴情的人永远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连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他有什么理由不被我打动呢?但坚持不懈的温柔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坚持不懈或者温柔的人,仅此而已。牵我双手......
哲学与人生——从哲学看苦乐人生姓名:侯刚 学号:20134615 13级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摘要: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洞察人生的意义,超越现实,向前提挑战,展望未来时,就产生了......
一、哲学的定义 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
《哲学与人生》的读后感《哲学与人生》这本书从苏格拉底到孔子,从存在主义到道家的智慧,从神话悲剧到文化视野,从审美到宗教等方面以哲学的角度省思人生。本书不仅是学习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