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_背影的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0:28: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背影》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背影的教案”。

背影

——朱自清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词语,并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并了解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

3、感受一下父母亲对我们深沉的爱

重难点:

1、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2、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 自学指导一:

1、自由哦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给下列字词注音

交卸()

奔丧()

踌()躇()

迂()腐()

蹒()跚()

颓()唐

拭()去

琐()屑()

簌()簌

晶 莹()

差()使

狼 藉()

2、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对应词语:(1)、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H)(2)、奔赴亲人的丧事(B)(3)、乱七八糟的样子(D)

(4)、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C)(5)、凄惨暗淡,不景气(F)

(6)、有了空闲的时间,只失业在家(I)(7)、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A)(8)、精神不振作(J)(9)、细小而繁多的事(G)(10)、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E)

A蹒跚

B奔丧

C变卖典质

D狼籍

E情郁于中 F惨淡

G琐屑

H祸不单行

I赋闲

J颓唐(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解决)

3、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 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4、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段落

一、(1)思念父亲,点背景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题) 作文开头方法: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二、(2—6)回忆往事,追述在浦口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描写背影,表现父亲爱子的深情。

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2-3 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4-5 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6 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6

三、(7)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

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照应开头、画龙点睛)。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作文结尾方法:---------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自己思考并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抢答)

预见性问题:同学可能体会不到画龙点睛、照应开头的写作手法 解决方法:老师引导同学去体会 自学指导二:

学生精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多次写见到父亲的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第一次:是朴素的叙述,但其中蕴含着深切的思念之情。特别是“已”和 “了”中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是叙述,但有遗憾,更多的是思念。“最”字突出了背影对自己的印象之深,自然引起下文对父亲“背影”的回忆。

第二次:课文第六节,写父亲送行临别前去买橘子的背影,这是全部的核心。第三次:第六节末,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 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浮现背影 写作启示—选材要突出文章中心

2、在写作过程中,朱自清除了写父亲买橘子看到的背影这件事情外,还写了为儿子做了哪些事?(一笔带过)

照看行李

讲定价钱

送我上车

拣定座位

叮嘱儿子

嘱托茶房

写作启示:叙事要详略得当

3、找出文中反映作者“泪如泉涌”动情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动情的原因

1、徐州见父——感伤的泪 

2、望父买橘——激动的泪 

3、父子分手——惜别的泪 

4、北京思父——心酸的泪(小组讨论,老师加以分析总结)

预见性问题:学生可能体会不到父亲生活的艰辛、体会不到作者的眼泪)解决方法:让同学结合上下文,细细品味作者四次流泪的句子 自学指导三:

学生研读课文,品味文中语言

1、阅读下面几句话,联系课文,仔细体味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1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这个“再三”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去。但经过两次踌躇后还是决定自己去送,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2、这表示父亲为儿子想得十分周到,怕他旅程辛苦,口渴,故想到去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谆谆嘱咐,放心不下,生怕有什么闪失,眷眷深情见于简短的话中。

(3、父亲买回橘子后,“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细节描写似乎毫无惊人之笔,但细加体味,则父亲买橘之艰辛,装出轻松样子来安慰儿子的用心,为儿子做了一件事后的心安理得,轻松愉快,全部表现了出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是临别时的谆谆嘱咐,惦记儿子旅途的平安之心跃然纸上。

(4、直接抒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余音袅袅,情思绵绵,一个“再”字蕴含着无限的情意。

父亲话语少,但几乎都是深情的流露,是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切、叮嘱,集中体现了“父亲”对朱自清的真挚关爱。

写作启示:作文中写人时要运用语言描写

2、读第六段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说说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蹒跚:可以看出父亲身体肥胖,年老体衰,走路比较艰难。

探:写出父亲下去的过程。先是两手攀地,把两脚伸出月台边,然后身子向外延,慢慢往下走,直到脚踩着地。

攀:是手的动作,显现出对父亲来说,月台是高的、陡的。

缩:是脚的动作,表现了父亲年老体衰、动作迟缓,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一撑即上。

探身:是身子的动作,一方面是由于左手支撑比较有力,又一方面是要把右脚跨上月台有困难,要借助身子的倾斜才能去完成。

这几个动词的连用,简练的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和父亲对我无言的爱。

 买橘子时朱自清用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来写出父亲买橘的艰难,集中体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写出作者内心真实的感受:感动于父亲的背影

写作启示:作文中写人时要运用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写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小组抢答)

预见性问题:学生对字词的深沉含义可能把握不准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语言 小结:

1、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 这篇散文记叙了几年前在浦江车站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学生自己思考归纳,个人抢答)

2、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特点?(1)、用截取法选材构思(2)、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3)、语言朴实,充满深挚的感情(小组讨论,并抢答)

预见性问题:学生可能不理解截取法 解决方法:老师引导提示

思维拓展:

1、品读“父爱如禅”

2、生活联接

作业:学完课文,谈谈你的心得,写一篇200—300字的随感。

背影 教案

教学设想: 本课是名家名篇,主要围绕特定环境中“背影”的描写,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学适合采用自主参与活动的教学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掌握自主式学习的方......

背影教案

《背影》教学设计 导入:请看这首散文诗。4岁:我爸无所不能。 5岁:我爸无所不知。8岁:我爸并不是无所不知。10岁:我爸成长的年代和我们非常的不一样。12岁:哦,很正常,我爸对这件事毫......

背影教案

背影教学设计一、导入好,我们开始上课。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第三页彩图。图上的这位人物是谁,大家知道吗?对,是朱自清。那我们学习曾经学习过他的一篇什么课文啊?对,《春》。好,在学......

背影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重点)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

《背影》教案

教学重点:1、父子情深 主题2、朴实的饱 含深情的语言3、摄取闪光的选材构思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当有人请你给他照张相时,你是摄他的正面、侧 面还是背面?正面大家的想......

下载《背影》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背影》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