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_劳动法比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8:17: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劳动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劳动法比较”。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劳动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劳动争议

答:劳动纠纷也称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所产生的争议。

2、劳动者

答:字面意义为“劳动的人”,是对从事劳作活动一类人的统称。劳动者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凡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都可称为劳动者。

3、罢工权

答:罢工权又称“罢工自由”或“团体组合权”。受雇人(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者)依法获得的在劳动争议不能解决时可用罢工的方式以对抗的自助性权利。

4、劳动安全卫生

答:又称职业安全卫生,它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法律制度。

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劳动合同不得解除的条件

答:(1)劳动合同期限未满又不具备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合同条件的(2)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劳动法律关系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3、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答: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包括:劳动权: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其中,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4、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答: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5、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措施

答:(1)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2)增强个体维权意识(3)发挥工会组织(或者其他民间组织)的功能(4)加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5)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共50分)

1、这几年,各级部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治理高度重视,如农民工工会的成立、欠薪其他预警制度的出台、“一票否决”驱逐市场。但是这个问题总是屡禁不止。面对久拖不决的欠薪问题,民工们往往期望“外力”帮助自己,有的农民工甚至爬上高楼、塔吊以自杀来引起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在他们看来,只有把事情高大引起各界重视,才能达到解决欠薪问题的目的。一时间,“媒体讨薪”、“讨薪英雄”、“社会舆论”等成了讨薪主角。熊徳明这位42虽的农村妇女,在偶然的机缘下成为新闻人物后,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为农民工维权的重任。请根据目前针对农民工维权问题出现的种种现象,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法律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论述。

答:农民工的根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维权体系的缺失,在农民工中缺少一个普及维权的机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仅靠社会、媒体、公众等外力因素是不行的,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维权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信心,让更多的民工成为自己的“讨薪主体”,从而从根本上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发生。目前存在的种种依靠某个人而不是法律来解决问题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

2、《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出现了一些企业用支付较优厚的经济补偿等方式促使员工主动辞职,或者用强制手段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虽然企业声称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社会舆论大多认为这是为规避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对这些企业的做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各有毁誉,有观点认为这些企业的做法是恶意规避法律,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有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可商榷之处,也有观点认为难以简单地评判对错。请以掌握的法律和法学知识对该问题进行论述。

答: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一般处于弱势,因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以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达到实质公平,第14条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的,以及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条规定充分体现了保护劳动者利益这一立法宗旨。但是,正如有些人预测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很多企业采取了规避措施,使该规定成为具文。无可否认的是,劳动法侧重保护劳动者利益,限制用人单位权利的宗旨并无错误,但是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应结合中国国情,不能盲目借鉴,并且在立法程序上,应贯彻立法的民主原则,充分听取相关各方意见,否则,貌似先进的法律规定可能不仅不能呢个发挥积极的干预作用,反而带来较大的消极作用。当然,这些企业规避法律的做法并不是无可指摘,相反体现了企业对法律一定程度上的误读,也体现了企业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同时,这些事件反映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对立的社会现状,以及“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实施需要经济、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协作配合等问题。

劳动法

1.劳动关系调整机制(1)三方性原则——调整产业关系的重要机制(2)劳动立法——产业关系的基本规范(3)劳动争议的处理——解决劳资纠纷的司法程序(4)劳动监察——产业关系中的监督机制......

劳动法

劳动合同(一) 劳动合同的基本知识1、概念及其内容:《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益与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分为必备条款和协商条款。......

劳动法

劳动法众所周知,我国有关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已于今年出台并生效,这对于改善我国劳动者就业环境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如相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更加完善......

劳动法

《劳动法》对于辞职是如何规定的《劳动法》对于辞职是如何规定的答:一、职工辞职,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职工......

下载劳动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