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叶特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日本茶叶”。
(二)日本
日本茶叶生产虽然占日本农业的比重不大,但却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叶产业。日本茶叶年产量仅9万吨左右,但茶产品人均年消费量却约为1500克,是中国的近4倍。
1.区域布局相对集中
日本茶叶主要集中在静岗、鹿儿岛、三重3个主产县。这3个县的茶园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4%,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4.6%。其中静岗县茶园面积占全国41.7%,产量占全国的44.1%,茶叶产值占当地农业产值的20%以上。国家的茶叶研究机构、茶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著名的茶文化及茶旅游设施多分布于此,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区域特色、文化氛围和产业优势。2.产品多元化
日本茶叶几乎是青一色的蒸青绿茶,只是依据档次不同从中分出玉露、玉绿、抹茶、番茶、煎茶、焙制茶、玄米茶等。
煎茶是日本最常见的茶,产量比较多,可以说是日本茶的代表。日本是在中国传统煎制的基础上,采用温和式的熏蒸法加工茶叶,深蒸茶工艺上蒸的时间比煎茶多20秒,所以颜色比较深一点,蒸的时间长涩味比较淡、易冲泡。深蒸茶最近在日本比较流行,尤其受年轻人的喜欢。
玉露茶是日本高级茶的代表,需要特殊栽培。在茶园中建有黑色的遮阳网,这样茶的苦涩味比较淡,加工方法和煎茶是一样的。
番茶,就是我们国家说的夏茶和秋茶,涩味和甜味比较浓。过去在日本只有茶农自己家喝的茶叫番茶,现在作为商品夏茶和秋茶称为番茶。
抹茶,首先一定要是在遮阳网里培育出来的,制作成碾茶,再磨成粉末。碾茶事实上是中间产品,我们不称它为产品。在日本主要用于茶道,我们国家主要用于食品蛋糕和冰激淋。有些人会将粉末茶与抹茶混淆。抹茶不同于一般的绿茶粉,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叶粉碎物。抹茶与普通绿茶粉的不同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抹茶简要的生产工艺流程为:优质新鲜绿茶→蒸青→碾磨→超微粉碎→低温干燥→抹茶。抹茶生产采用了传统的碾磨技术和现代的超微粉碎技术,整个加工过程始终在较低的温度状态下进行,能很好地保存茶叶中的活性成分。2.原料要求:抹茶对原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要求采用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高的茶叶,同时要求原料中其他物质的含量较低。在采摘之前,对鲜茶叶的采摘时间、叶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产时间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两个月出产的优质鲜茶叶做原料,生产出来的抹茶的质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叶的树种也有讲究,这种茶树以无性系繁殖技术培育而成,保证了茶树品种的纯正性。另外,为保证鲜叶的质量,在栽种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对茶树进行遮阳防暑,以这种方式生产的茶叶称为覆盖茶。抹茶不是一般的绿茶粉,其细度为绿茶粉的5倍以上。粉末茶,是机器把茶叶碾成粉末,煎茶和深蒸茶都可以做成粉末茶。
糙米茶,一般指在低档的煎茶和番茶中加入焙过火的米。以前日本人也有吃不饱的时候,他们把低档的米炒一炒,跟茶一起喝。
焙茶,将煎茶和番茶高温焙煎而成的茶,用于饭后饮用。我在日本经常被问到中国人饭前喝什么茶、饭后喝什么茶。我说我们吃饭前不喝茶,饭后会喝一些茶。日本人习惯饭前喝煎茶,饭后喝番茶。这个习惯可以促进各种等级的茶都能销售。
日本的茶产品除了传统的煎茶、番茶、焙茶、玄米茶、玉露、抹茶外,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茶叶除了常规泡饮之外,新产品开发日本对茶叶内含物的机理研究有一定深度。新开发的产品主要有四大类:
一是茶饮料。日本有一个现象,年轻人家里面没有茶壶,主要喝茶饮料。日本最早开发成功罐装饮料,而且市场销售量迅速扩大。在日本茶叶消费中,直接饮茶的消费在逐年下降,而茶饮料在快速上升。用乌龙茶、绿茶、红茶、花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目前销量已超过矿泉水,茶水饮料已经成为百姓最主要保健饮品之一。
二是茶药品。由于茶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癌、抗菌等功效,生产提取的茶多酚等药品在医药保健上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茶食品。商店中茶食品琳琅满目,市场上大约有150多种。如茶糖、茶饼干、茶面食、等。如茶面包、茶饼干、茶年糕、茶馒头、茶挂面、茶豆腐、茶糖、茶酒、茶果汁、茶冰淇淋等。
四是工业用品。据日本茶叶中央会调查,到目前日本大约有60多家企业利用茶叶中的有用成分制作了上百种生活日用品。这些制品
用途广泛,遍及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大的是家庭日用品,如沐浴剂、香波、漱口液、手纸等护理用品和化妆品,室内用的防虫剂和芳香剂,电冰箱中使用的防氧化剂等。消臭抗菌剂不仅在家庭的卧室、厨房、厕所、垃圾箱等许多场合使用,而且正在成为饭店、餐厅、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必备品。在汽车中也能够看到用茶制成的消臭剂、芳香剂等产品。茶叶有效成分还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另外,融茶道、茶历史、茶科技于一身的茶文化、茶旅游,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文化品味,而且对宣传茶叶,促进茶叶消费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科技含量高
一是日本茶园90%属于农户所有,生产技术主要由茶叶指导者协会提供服务和协调。茶园管理现代化,园貌整齐化一,树势健壮,单产高,效益好。茶树无性系良种比例高达92.1%,且茶园普遍施行秸秆还田、行间覆盖、安装防霜设施等措施。全国平均单产高达1440kg/hm2,是中国开采茶园平均单产的2倍多。
二是生产标准化程度高,全程实现了机械化。茶叶加工日本20世纪20年代就有简单的精揉机用于茶叶加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制茶机械已很先进。田间耕作、施肥、植保、采摘、运输以及加工、包装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工过程管理工业化,原料不落地,使产品卫生得到了保证。茶叶加工基本上都由高度自动化的蒸青生产线来完成。一般每套蒸青机一年仅开工40-50d,由于造价高,茶农以每15-20户联合购置一套。
极少量的高档玉露茶由熟练工人手工制作。手工茶每1OOg卖价高达3万日元,是机制茶价格的10-100倍。
4.对茶叶农残问题持客观科学的态度
一是认为国内生产企业、农户都依法行事,自觉遵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上市茶叶的质量是符合标准和安全的。二是国内农药企业生产出售的农药都是经过安全风险试验的,只要严格按说明使用即可。三是对于世界某些市场的特殊要求,认为如果要出口到这些地区就要按当地要求做。因此,日本并没有一味去追求发展有机茶,而是实事求是地认为只要符合《食品卫生法》即可,对于进口的茶叶也是一样。同时大力宣传饮茶有益健康,特别是本国生产的绿茶,从而保持了茶叶消费量的稳步增长。
5.注重形象推广
在日本,茶叶专卖店也比较多,店面的设计,货物的摆放,包装的设计,都十分的讲究。特别是日本的茶叶包装,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日本和中国一样,每个茶叶店销售的茶叶种类很多,如果每个产品都设计一个包装,那么,包装的费用很大,因此,他们大多采用统一的茶叶筒或包装袋,只是设计不同的标签,贴在茶叶筒上,或者是包装纸,对茶叶筒进行包装。这样即可以体现产品的个性,宣传企业的形象,也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日本茶叶包装特点:简洁、精巧、环保、便于消费者使用。比如日本一家茶企有一种低咖啡因茶,在推广它的产品卖点时,它在包装上印有咖啡因含量对比数字,一般的玉露茶咖啡因的含量3.5%,日本的煎茶2.3%,抹茶3.2%,而它的茶咖啡因含量只有0.9%。日本的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一般是20克、30克,100克算多的了。
电影《忠犬八公》讲述了一只日本秋田狗对主人的忠诚和爱,从侧面也反应出了一些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最为明显地体现为如下特征:一、忠诚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忠诚,员......
日本建筑的特点:(一)木构架,通透轻盈(二)属于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 。日本的木构架采用了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也有斗拱(三)民族特色突出(四)矫饰夸张中国近现代建筑中山陵香山饭店 由国......
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者在研究日本企业文化的同时,发现其产生的根基——日本社会文化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民族的单一性和社......
日本政治制度的特点当今社会,东方国家多走社会主义道路,西方国家多走资本主义道路。然而,地处亚洲的日本,却是一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东方国家。日本,它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制度的支持......
中国茶叶市场的特点一、茶叶种类产品的多样性 中国是茶叶种类发源地,茶区分布广、资源丰富,茶叶种类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就茶类而言分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