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日本的地形特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日本地形特点”。
篇1:日本的地形地貌
日本的地形地貌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日本的地形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点。
(1)万岛之国
在这些岛屿当中,面积在55 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共有48 个。其中,仅本州岛 一个岛屿就占全国总面积的6 0%以上。除了前述本州等四个大岛外,另一个重要的岛屿是冲绳岛,面积为1201.3平方公里。
(2)山多坡陡
(3)平原狭小
(4)“地灾”频生
与其频繁的火山活动相关联,日本更是一个以地震多而著称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全国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也有1次。东京地区每年仅有感地震就有40~50次。1995年1月17日,兵库县南部地区发生了
7.2级地震,造成约6400人死亡,4万余人负伤的巨大损失。发生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更造成了死亡99331人,伤103773人,失踪43476人的惨剧。
当然,日本的这种火山地震频发的地质特征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随之产生的大量温泉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
(1)日本的河流的主要特点是:
a)流程短
日本最长的河流是信浓川,全长约367公里。其次是利根川,全长为322公里。全国共有干流流程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0余条,其中干流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仅有10条。
b)流域面积小
据官方统计,日本共有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河流有44条。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利根川(16840平方公里),然后依次是石狩川(14330平方公里)、信浓川(11900平方公里)、北上川(10150平方公里),余者皆不足10000平方公里。
c)落差大
d)水流量因季节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日本各地四季分明,都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季节之间降水量变化显著,因而使河流的水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很大,有些河流夏秋汛期常常泛滥成灾,而到冬季则往往水枯断流。
(2)湖泊
日本也有一些面积较大并且经济价值颇高的湖泊,如琵琶湖不仅是滋贺县和大阪、京都两府的主要水源地,而且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基地,其淡水鱼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淡水珍珠也在全国久负盛名。
日本的气候
与中国等欧亚大陆国家相比,日本的气候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地区间差异明显
(2)季节特征分明
同我国一样,日本至今仍使用二十四节气,并在历法上分别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开始。在天文学上,则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端。日本春天的特点是阴晴变化频繁,而夏季的特点则是高温多雨。秋季“台风”和“晚霜”频繁光顾。大雪是日本特别是北部日本冬季的独特景观。
(3)降水量大
日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在1800毫米左右,九州东南部、四国南部以及石川、福井等县的年降水量竟达3000毫米以上。而欧洲的年均降水量仅有560毫米左右,北美也仅有640毫米左右。秋田县与北京的纬度相同,但其降水量是北京的3倍。
日本的自然灾害
与其频繁的火山活动相关联,日本更是一个以地震多而著称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全国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也有1次。东京地区每年仅有感地震就有40~50次。1995年1月17日,兵库县南部地区发生了
7.2级地震,造成约6400人死亡,4万余人负伤的巨大损失。发生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更造成了死亡99331人,伤103773人,失踪43476人的惨剧。
当然,日本的这种火山地震频发的地质特征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随之产生的大量温泉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
篇2:区域地理之日本
日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的轮廓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
3、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并分析其特点及
成因
二、教学重点
日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日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特点的成因
四、教学环节
(一)引入:上政治课请假,老师让说出一个时事政治就可以去。
学生灵机一动回答后老师无奈只能准假。该学生答案“日本最近地震了”。该同学是预言家还是幸运帝?为什么老师很无奈?我们进入本节内容——日本。
(二)过渡:本节课咱们来一同探索一下日本的自然特征
(三)看日本地形图描述日本的位置和范围
2、经纬度位置:主体位于30——45°n,130——145°e 岛和附近众多小岛
教师提醒记忆日本各岛的大致轮廓
(四)通
(五)看下面几幅图
成的。
响:由于日本的许多岛屿都是由板块儿撞击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大致的推断出日本的地形会是以哪种地形为主?地势又是如何变化的?
(八)我们来看一下日本地形图和沿36°n地形剖面图
(九)教师总结(板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山富士山;平
(十)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三点日本的气候,先来回忆一下世界气
候分布图,根据日本的位置,推断日本的气候可能是哪种,或哪几种?
(十一)看看日本的气候到底是什么样子 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十二)读图对比同纬度的济南和东京的气候,以及同为亚热带
1、同为36°n,济南是温带季风气候,而东京是亚热带季
风气候?
2、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京一年降水量都很多?
学生讨论。
(十三)教师重点讲解日本冬季降水多的原因:
篇3:地理《日本》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汉阳中学 袁铜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2、讲授新课
(一)东亚岛国(位置、面积、人口、首都、民族、语言、港口)
引导读图: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纬25~46度之间(据此判断日本是位于北温带)
再叫学生观察“日本地形”,发现日本平原狭窄,最大平原的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师小结:多山的日本岛国,地表崎岖,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3/4。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最大的关东平原才1.68万平方千米。日本面积虽小,但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城市毗连,是经济发达国家。)
师补充资料: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近百年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00余次。强烈地震约每3年1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1923年9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大地震,东京房屋毁坏了73%,横滨达96%,死亡人数达15万。
[课件播放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时的录像] 小组讨论:
1、火山对人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方?
2、假如地震时你正好在下列地点,你将采取何种措施避险?
a、家庭 b、学校 c、户外
3、课堂总结:
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
一、东亚岛国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25
~46度之间
太洲位置:亚洲东部
二、地形、多火山地震
七、作业设计
1于日本这节课的一些作业。
2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音乐、视频和图片资料。篇4:日本—自然地理特征(教案)式教学法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特征》为例
授课教师:饶大粉 授课班级:高二(18)班
一、教学目标
范围、地形与气候特点;
分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析日本季风气候的特点。
范围;
特征;
类型分布及其气候特点。
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
色地形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征;
状图和表格能分析日本的气候特征。、完成练习册上关、课后搜集关于日探究以《日本——自然考标要求:
掌握日本的位置、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结合气候因子,分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日本的位置、能说出日本的地形能说出日本的气候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板块分布图通过读日本分层设通过读气温降水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课具备一定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能力;
通过中日领土争端问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目标,认真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点;
难点:日本的地形特征,日本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互评。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由学生来谈对日本的印象引入,最后将学生引导至“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并播放视频。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日本,这节课我们就要先来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展示课表要求】学生集体朗读理解
【学案评价】对学案完成较好的小组与个人进行表扬,同时点评学案中问题较多的地方。
转折:学生集体阅读“资本资料卡”了解日本:其为东亚岛国,地狭人稠: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3亿。人口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那么,对于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了解?(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将学生提到了要素整理在黑板上)
“基础知识大考查”:
核对学生基础知识错误率较高处,给出学生2min时间记忆,时间到后抽查回答,ppt给予提示。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加分和适当补充。
合作探究1:找出各个自然地理特征间的相互关系,教师板书于
黑板上。
板块位置 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地热资源丰富
地势起伏大及河流流量大
森林资源丰富
过渡:
① 对比中国河流水系与日本河流分布图,思考日本的河流有哪
些特征?有什么价值?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为什么
③ 北京与东京纬度相差不大,但在气温和降水上却存在差距,为什么呢?
④ 火山总让人们很恐惧,总觉得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请问,火山能给人带来好处
吗?
【小组大比拼】
展示由上述图片引入归纳的各个问题,分别对每个组进行分工,最后进行小组展示。合作探究2:题目如下:
论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分析日本的河流特征?在航运和水能利用方面有哪些价值?(12分)(1、8)
论4:东京与北京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日本的气候有何特征?(6分)(9、5)
论5:试谈谈火山的利与弊。(4分)(4)
探究题目解析:
析4:日本的最热月与最冷月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而北京市7月和1月。
(1)气温:夏季较北京凉爽,冬季较北京温暖,气温年较差小。
(2)降水:日本全年降水量多于北京
析5:日本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较活跃,故多火山地震。利:地热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较多(硫磺矿多);火山灰可作为化妆品原料;火山灰肥沃。弊:火山的发生破坏环境;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思考,对每道题的完成给予打分评价,督促学生形成完好的答题模式,并学生看分答题。
【课堂小结】将本节内容总结为短小的顺口溜,学生进行朗读记忆:
【当堂演练】
学生小组讨论快速将练习题完成,并派代表上台给学生讲解。
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3~5题。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b)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4、右图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c)
①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组评价】依据各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作业】
韩国国防部8日下午正式公布了扩大本国防空识别区的新方案。新防空识别区将于本月15日开始生效。扩大后的区域将延伸覆盖韩国本国领土马罗岛和红岛南部的领空,以及位于济州岛南端“离於岛”(即我苏岩礁)水域上空。
请问:什么是防空识别区?划定防空识别区有何作用?
结束语: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现在虽不能到边防前线,也不能游行示威,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要靠各位同学,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
五、板书设计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理位置
经纬位置:东半球,中纬度、亚热带
板块位置:
二、地形: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地势起伏大
四、河流:短小湍急
五、自然资源:
六、自然灾难:
六、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目的是要让学生理清区域地理分析方法,在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在课前请学生思考分析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相关方面,可以说已经启发了学生进行探讨,最后由教师总结成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基本的分析思维。
2、以钓鱼岛引入,并加入新闻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
情感,最后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当然,本节课在与时事结合方面还有待提高。
3、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启发得当,但语言不够简练,有待进一步锤炼。
4、激励学生大胆地站起来,阐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篇5:2.2 东亚和日本
第二章 亚洲
考点二 东亚和日本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识记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及其主要城市、主要的工业中心及其工业
分布,运用资料说明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理解日本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2.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
响。
【重点、难点】
日本多火山的原因,日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知识整合】
一.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位置和范围:请在图中用经纬线把日本框起来,记住主要的经纬线并会迁移定位。
观察每个岛屿的形状,熟记其位置和名称。(看它像不像一只可爱的小狐狸呢)
(二)地形:
面)(课前预习总结)
(课上正确答案): 2.读“板块分布图”,找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并详细说明
(课前预习总结)(课上正确答案):
(课前预习总结)(课上正确答案):
(三)气候: 1.读“东亚气候分布图”地图册102页,记住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看两者的分界线
是 纬线。与“中国气候分布”相比,这条分界线有什么不同?思考原因?
(课前预习总结)
(课上正确答案):
2.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 的特点,试分析该特点的表现和成因。
(课前预习总结)
(课上正确答案):
3.思考:“地形”对“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思维建模】
①地形对冬夏季风的影响?
(课前预习总结)
(课上正确答案): 4.【对应训练】(1)比较图乙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
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
断的理由。(4分)
(2)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5分)
(3)图甲中145°e东侧的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3分)
(四)河流:结合“地形”“气候”,分析总结日本河流有什么典型的特征?开发利用方
面有什么优缺点?(课前预习总结)(课上正确答案):
(五)资源:列举日本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二.日本的社会经济环境
(一)农业(种植业和渔业)
1.日本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生产特征:
3.渔业:
该地渔场是,其成因是
1.工贸易型(进口—加工—出口)工业,试分析其原因?
(课上正确答案):
2.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沿岸。
“ ”型布局,其形成原因是:
(课上正确答案):
3.散: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转变
(课上正确答案):
4.转移)
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和中国)转移,日本 和 密集型产业。
(二)工业
工业的特征:加(课前预习总结)工业布局:日本我们可以称之为(课前预习总结)工业向南、北分(课前预习总结)工业转移:(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逐步发展
日本地形多以是山地和丘陵为主。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扩展资......
新疆地形特点: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扩展资料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
南亚地形特点是北部为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中部为略成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是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扩展资料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
东南亚是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的。中南半岛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向排列;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山地,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二者共同构成了东南亚的地形特点。扩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