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简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跨越式教育”。
“跨越式”简介
(2010-05-01 13:55:25)标签: 分类:“跨越式”简介
儿童语言
基础教育
新论
语言发展
何克抗
教育
“跨越式”
一、全称:
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深化研究
二、总负责人:
何克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三、实验背景:
跨入新千年,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本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政策及重大举措:2000年10月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实施“校校通”工程,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作为核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与学的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以下简称“跨越式试验”)正是在我国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以及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教学改革项目,旨在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双主教学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实现基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
四、实验目标
1总体目标:
跨越式试验的总体目标是要改变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的不正常现象。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全面深入地完成各学科教学目标(尤其是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要求;②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小学阶段跨越式实验的具体目标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力图通过两年左右时间,掌握2500-3000常用汉字,能顺利阅读通俗读物,并能用电脑打写出800-1000字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目标一般要在小学六年级才能达到)。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在小学阶段要掌握 3000左右英语单词并基本解决听说读写问题(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相当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参加试验的学生,到小学毕业时,其词汇量和听说能力要达到高中毕业的八级英语水平,而传统英语教学,小学毕业只能达到二级水平)。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通过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科教学的教学工具、学习工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使学生在上完小学六年级时能达到教育部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对初中毕业生的要求。
从上述小学语文、英语两个主要学科的具体目标来看,本试验将大幅度地超越传统教学在同一时间段内所能达到的目标,其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达到一倍以上,这也正是本试验被冠以“跨越式发展”名称的由来。
五、理论基础
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必然是建立在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本试验也不例外。跨越式试验项目的主持人—— 何克抗教授从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改试验研究实践,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心理理论进行了认真的审视与思考,在批判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和新型建构主义理论,并以此作为跨越式试验的主要理论基础。
“跨越式教学”给小学英语课堂带来的变化隔河头小学 章丽茹教学特别是中小学英语教育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指标。基......
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2017至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跨越式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现有六个教学班,上学期由于英语老师邱霞请产假,造成我校英语学科跨越式教学陷于停......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暒涳”为你整理了“跨越式跳高”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海绵垫8块、橡皮筋5根、小排球2只、录音机1台、磁......
“跨越式”教学方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天桥中心小学---张秀娟【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正是打基础的时候。新课标中,对这......
18生命 生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谈体会,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2.培养学生根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