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花园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及对策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论文”。
康桥花园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及对策研究
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中华民族素有敬老、尊老的传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关心老年人的需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认真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保持家庭关系稳定和睦,促进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和谐相处,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根据康桥花园社区的实际情况,怎样开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来满足社区内广大老年人的需求?这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所在。
一、康桥花园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主要取向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而且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社会实践也得经历初创、发展并逐步完善的过程。开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首先应立足现实,在充分考虑愿望与效果统一的前提下进行。既不能盲目超前搞理想化的大而全模式,又不能以困难多等为由畏手畏脚。必须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搞形式主义,而又实实在在地为老年朋友解决实际需求。康桥花园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点取向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社区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得到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相关服务。它一方面满足了老年人既需要照料又不愿离开家庭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与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既有效地缓解了老年福利机构不足的矛盾,又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它与福利机构养老方式相比,具有灵活廉价的优点。它适用于包括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在内的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照料服务,一般由老人自费购买服务,对特困群体由个人申请、居委会评定、政府出资提供购买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已推广试行,成为各级政府解决老年人照顾问题的首要途径。
(二)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
为方便老年人就诊和康复保健的需要,应本着小病不出社区,健康保健日常化的原则,康桥花园社区开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减轻了社区内老年人在病中挤车、排队、耽误治疗和日常健康保健无人指导的压力,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社区老年人需求,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的投入力度,为社区老年人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便捷服务。康桥花园东园小区老年活动室现开设有教室(电视录像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等3个活动室,活动场地近250平方米。老年活动室已成为康桥花园社区内老年人集健身、娱乐、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社区内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进一步营造敬老、爱老、助老和代际和谐的社会氛围,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情趣和活力,全面提升“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水平。
(四)开办社区老年学校
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函授等多种方式,也可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开办老年书画班、音乐班、舞蹈班、电脑班等,以满足老年人求知、自尊的需求。常年坚持活动的老年文体团队8个,其中以自娱自乐为主的文艺团队主要有沪剧队、歌咏队、书法班、书画班等;以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为主的体育团队主要有乒乓球队、健身队、老年骑游队等。
(五)开展老人法律援助、庇护服务
老年人有许多问题需要得到法律的援助和支持,时有的家庭、财产、邻里等关系也需要有咨询、调解的地方。开展社区老人法律援助、咨询、调解、庇护等服务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诸如丧偶、离异后的再婚问题;无子女及亲人瞻养问题;老年人受虐待问题;家庭财产分割问题等等,维护和保障老年人权益,使其安度晚年。
二、康桥花园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康桥花园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273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47人,90岁以上老年人5人。老年人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5%,人口老龄化增加了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顾、护理等多种服务的需求,虽然家庭是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主体,但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家庭照顾能力已经受到严重削弱。因此,强化养老服务功能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康桥花园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存在如下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必要的舆论氛围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认识不足,致使社区养老事业仍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发展状态。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参与率不高。
(二)政策法规不健全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地方得不到保障,部分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难,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还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急需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用法律来调整有关社会关系,把一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三)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康桥花园社区老年福利设施由镇有关部门包办、民政部门直办直管的做法还没有根本改变。开辟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筹资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还很不够。
(四)硬件设施不完善
社区服务机构不完善,缺少硬件服务设施,人少事多,综合服务功能和整体水平远远不能满足高龄养老的服务需求。老年文化体育设施也相对缺乏,老年人没有地方玩耍,精神没有寄托。目前,适合青少年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及各种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而适合老年人的则较少,致使老年人生活枯燥乏味。
(五)专业人才缺少
目前,社区养老福利机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组成诸如“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孤老残疾保护网络”等志愿组织。没有社区公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肯定是搞不好的。
三、开展和加强康桥花园社区内养老助老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康桥花园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从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对来说老年服务设施少,规模小,档次低,功能单一,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养老保障发展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针对社区内养老助老的取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康桥花园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领导重视,摆上位置
要把社区养老服务列入康桥花园社区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制定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计划。要把社区养老服务作为重要内容列入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财力投入机制。
(二)准确定位社区养老模式,构筑社区照料服务体系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康桥花园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应以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为主(即以上门服务照料为主),社区养老机构(如敬老院、老年护理院、托老所等)照料服务为辅。以此为基础,形成层次不同、内容有别、形式多样、因人而需的照料服务体系。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同时促进社区服务、家庭病床和老年护理院的密切结合,全方位地搞好居家照料服务,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区和家庭安度晚年。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提供不同层次的社区生活照料服务。
1、对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这部分老人各种疾病增多,生活不能自理,与子女的沟通也越来越少,常常会产生孤独寂寞感。对他们应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即居家养老服务),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洗涤、购物、餐饮、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对其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和缺少家庭照顾的高龄老人,仍需要通过养老机构来解决,使他们在养老机构得到多方面的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
2、对低龄老人、空巢家庭老人。这部分老人多是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一般身体健康,收入也较高,子女又往往不在身边,需要一定项目的上门照料服务,如家务助理、出行旅游服务等。社区组织要鼓励、提倡、支持低龄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体现“独立、参与、照料、自我实现和尊严”的老年人基本原则。也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使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体育、教育活动;
3、对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务的中高龄老人。可采取日间护理中心、托老所、等形式服务。一般是早出晚归,白天在社区日间护理中心或托老机构接受护理和康复服务,也可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4、对独居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这部分人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保障对象,对他们要按照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筑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救助网络。要通过社会救济和低保线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温暖活动。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自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子活动,使他们在社区中安度晚年。
(三)加强组织协调,部门通力合作
建立统一的指导、协调组织。社区养老服务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来牵头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从整体上协调。建议各地由社区领导牵头,由社区各条线部门参加,成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协调委员会,主要职能是组织、指导、协调、检查、督促社区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规范地发展,要健全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法规。
(四)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1、整合社区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和谐社区、共建家园等活动,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社区志愿者队伍。
2、专业人员队伍要可以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通过与家政服务公司联合招聘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和陪护专业化服务,满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3、建立起一支老人自我养老服务队伍。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结成助老服务对子,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这是变消极、被动养老为积极养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建议社区积极组织由低龄老人和中龄健康老人为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服务的队伍。
康桥花园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及对策研究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中华民族素有敬老、尊老的传统,随着经济社......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黄振华 ***2 论文摘要中国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了老龄型社会,老年人口已经形成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老年人的......
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作为我国养老主要方式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逐渐弱化。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山东社科院人口学研究所调研组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推进社......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居家养老是一项贴民心、暖人心的夕阳工程,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大量“四二二”(一对小夫妻养四个老人和两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