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提纲_对外汉语教学法大纲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6:51: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对外汉语教学法提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对外汉语教学法大纲新”。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内容

第一章 总论

1.教学法的定义?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育基本原则的方法。2.教学法的理论支柱包括哪些?

(一)语言学原理:

语言学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支柱。

(二)心理学原理

(三)教育学原理

(四)教育心理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对教育的心理学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为教育提供心理基础。

第二章 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各流派的代表人物、特点、代表教材等。

(一)语法翻译法:

1.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2.教学原则和特点:

(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二)直接法: 1.代表人物:

1)贝力子。德国的直接法实践者。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2)叶斯珀森。丹麦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法家。3)帕默。英国外语教育家。口授法的代表人物。4)韦斯特。英国外语教育家。阅读法的代表人物。5)艾克斯利。英国著名英语教材《基础英语》作者。

2.直接法的优点:是一种有开创性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把外语教学从书面语引向现代口语,把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变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外语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培养。3.直接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理论:句本位思想,许多词的具体意义只有在句子中才能得到确定;先口语后文字。

2)心理学理论:冯特“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3)教育学理论:夸美纽斯“由事实到结论”,“实例先于规则”。4.直接法的基本原则 1)直接联系原则

2)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 3)以模仿为主原则 4)句本位原则

5)归纳途径教语法原则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原则

(三)听说法: 1.代表人物:(1)拉多。(2)弗里斯。

3.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 4.听说法的基本原则 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5.听说法的教学过程:

口授语言材料-->模仿记忆练习-->句型练习-->对话-->读、写练习

(四)视听法

1.视听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

2)心理学:关于感觉和知觉的论述。2.视听法的基本原则

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3.长处

1)将声音和图像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语言学习的感觉器官,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2)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3)在教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新概念英语》、《法语的声音和形象》。

(五)自觉对比法

1.自觉对比法的理论基础

1)教育学:外语学习目的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更深刻地认识母语,帮助学习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语言学: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外语的思维物质外壳是母语,因此母语是学好外语的前提。

3)心理学:巴甫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学说。2.自觉对比法的基本原则 1)用母语讲解外语 2)实践要有理论指导 3)理解地模仿

4)文字为基础,四会并重

5)典范的文学语言作为学习的材料

附:自觉对比法与直接法的综合——自觉实践法: 是二十世纪50年代末,苏联对自觉对比法的改革。

(六)认知法

1.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动摇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认知法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奥斯贝尔的两种“学习”理论更是认知法反对听说法的有力武器。

2)语言学: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2.认知法的基本原则

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七)功能法(意念法、交际法)

1.功能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海姆斯的“交际能力”,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等 2)心理学:功能派 2.功能法的基本原则

1)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 2)以功能意念为纲,考虑交际要素 3)教学过程交际化

4)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3.特点及长处

1)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正确运用语言的同时还注意运用的得体性。

2)从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接近真实的交际情景。

3)强调语言交际的目的,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保持一定的容忍度。

4)重视专业外语的教学,突出不同的领域、范围所需目的语的特点,使教学更具明确性和针对性,也使学习者的精力和注意力相对集中。

(八)任务型教学法——促进语言学习进程的活动 1.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习得理论 2)社会建构理论 3)课程理论

2.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 1)以任务组织教学

2)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

3)调动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目的语资源 4)在干中学,在用中学

第三章 课堂教学的过程与原则

1.课堂教学的概念?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习者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过程。2.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和教学行为。A.教学单位

1.概念:是指教学活动小队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它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元和教学阶段。2.包括

a)教学课时:包括学期总课时和课文课时。

b)教学单元:是由若干篇课文组合起来的较大的教学单位。

c)教学阶段:是比教学单元大,时间跨度长的教学单位。一般分为期中和期终两个阶段 B.教学环节

1概念:教育家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感知、理解、巩固、余韵的基本认识心理规律,总结和归纳出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不知课外作业。2.五个环节 1)组织教学 2)复习检查

3)讲练新内容(导入新课、讲解新知、操练新知)4)巩固新内容 5)布置课外作业 C.教学步骤

概念:是比教学环节小一级的教学结构单位,或者说是教学环节的下位概念。D.教学行为

概念:指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活动。3.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分析阶段、实施阶段、反馈阶段。A.分析阶段 1)确定起点状态

2)分析教学任务:生词量;句型难度;文化背景知识 3)陈述教学目标 B.实施阶段

1)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方法、教具、活动 2)适应个别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教学 3)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 4)教学方案实施 C.反馈阶段

1)测量与评估教学结果 2)诊断与补救教学

4.课堂教学基本原则及概念。(1)精讲多练原则 1)“精讲”:是突出关键的、精华的、实质的内容,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或比较法。并辅以图片、电教等直观手段,要言不烦的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思路直接印象定义、内涵、规则或结论上去。2)“多练”:是让学习者通过反复再现刚学过的知识而引入大脑并化为能力的心理活动。(2)讲练结合原则 怎么“讲练结合”:先讲后练,先练后讲,边讲边练或边练边讲(3)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 1)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2)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 3)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 4)强化学习环境

(4)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第四章 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对象

1.选择教材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A.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和特点 1)有无汉字背景

2)有无学习外语的经验 3)有无接触过汉语 4)长期还是短期 5)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B.课型与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C.选择适合班级学习者实际需求的教材 1)生词量的起点是否合适

2)汉字出现的速度和数量是否适合3)语法点跟班级学习者现有的知识能否衔接,其数量和速度学习者能否承受 4)课文所反映的内容是否适合学习者的需求 5)课文篇幅长短,内容深浅是否合适

6)教材译注所采用的语种是否适合班级学习者的实际情况 7)同一水平而不同课型的教材是否大致相配

2.学习者认知风格的差异、动机、态度、性格包括哪些?(1)认知风格的差异: *场依存性学习者偏重于形象思维,学习上要求教师组织结构严密、提供条理清晰地讲授提纲,进行系统明确的讲解;

*场独立性学习者逻辑倾向较突出,学习上不很关注教学结构的严密性,自己能独立队教学材料进行整理和结构化。

*沉思型学习者善于思考,致学细致,对问题多做权衡和评判,成绩优良。

*冲动型学习者急于求成,治学粗枝大叶,对问题很少思考和评价,学习成绩差。

*容忍倾向的学习者能包容不熟悉的、甚至有些矛盾的内容,对于现阶段难以理解或接受的语言材料也能容纳。

*排他倾向的学习者其母语结构根深蒂固,新的语言男人很难迅速为母语所同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接受。

(2)学习的情感因素:

1)动机: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

①成就动机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②动机的激发:任务激发、兴趣激发、成就激发、竞争激发

2)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是一种藏于内心,对行为或事物作出评价反应或准备采取相应行动的倾向性。包含:

①认知成分:个体对客观行为或事物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如对考试的认知。②情感成分:由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③行为成分:实施某种行为或行动的准备倾向。3)性格

①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②独立型和顺从型 ③外倾型和内倾型

第五章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1.课堂教学的准备包括哪三个方面: 1)备学生

要素一:了解学生的基础 ① 一般的文化程度和文化常识 ② 目的语语言基础知识 ③ 目的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掌握程度 ④ 了解学生的国籍及文化背景知识 要素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估计 ①学习者的概括能力 ②学习者的推理能力 ③学习者同化新知的能力 2)备教材

要素一:分析本课与前后课程的关系 a)了解学习本课所需的基础知识

b)有意识强化本课跟后续知识有关的内容 要素二:明确课文学习的目的a)培养何处语言技能,知识将转变为何种能力 b)清楚教材中所体现的交际文化知识 要素三:分析教材结构

生词、课文、语言点、注释、练习 要素四:分析教材重点

新语言点、高频词、近义词辨析、常用句式、文化 要素五:分析教材难点

3)备方法(提高教材可懂度)a)分段和归纳

b)难词难句的解释 c)语法规则的举例 d)问题设计

e)练习的设计和补充 f)利用图表和心理图式 g)情景的设计和营造

2.一份完整的教案包括哪些内容? ① 课题 ② 教学课型 ③ 教学对象 ④ 教学时数 ⑤ 教学目的和要求 ⑥ 教学重难点 ⑦ 教学用具 ⑧ 教学环节(复习、导入、讲解、练习、作业)⑨ 板书设计 ⑩ 教学后记

3.教学内容导入的方法有些什么?

1)导入的内容(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图片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2)导入方法(提问、回忆、复述、讲述、对比、游戏、练习)4.课堂教学提问的类型有哪些? 1)提示性问题(带着问题阅读)2)复述性问题(阅读以后回忆)3)剥笋性问题(边阅读边思考)4)归纳性问题(阅读以后思考)5.什么是跨文化意识?

学习汉语跟学习其他外语一样,除了掌握语言形式以外,还需学习和了解中国人的思想、理念以及思维习惯,也就是所谓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大多体现在交际文化之中,例如:问候和打招呼、打听、答谢、请客送礼、接口暗示等。6.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关系是什么? 1)小环境与大环境的关系

2)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关系 3)小循环与大循环的关系

第六章 阅读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

1.精读课的教学要点包括哪些?

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篇章教学 2.语音教学的练习方法。① 模仿练习 ② 四声唱练 ③ 声韵指辨 ④ 填空练习 ⑤ 读卡听写 ⑥ 拼音改错 ⑦ 辨音填空 ⑧ 拼音擂台 ⑨ 声韵举示 ⑩ 绕吟 ⑪ 拼音词汇接龙 ⑫ 听自己说汉语

3.词汇教学的释义方法。

直观法、定义法、关联法、比较法、对比法、联想法 ① 用图画、图片或照片、实物等释义 ② 用动作、表情释义 ③ 设计情景释义 ④ 用近义词、反义词释义 ⑤ 通过提问、总结的方式释义 ⑥ 利用上下文释义 ⑦ 用学过的语素释义 ⑧ 用母语释义

4.语法教学的讲练方法,步骤。

图示法、演绎法、归纳法、对比法(外部对比、内部对比)、归类法(结构归类、功能归类)5.篇章教学的重点。* 句的理解训练

* 句群理解训练

* 段落理解训练

* 全文理解训练 6.泛读课的特点。

快速浏览、猜测和跳跃 7.泛读课的习题设计。

A.问题设计的内容(时间、地点、数字、人物关系、对象、起因、结果、中心思想、词语意义、句子意义等)B.问题设计的技巧

a)以选择单项答案为主

b)单项答案的被选项至少要3-4个,互相之间应该并立、排斥性,决不能互为包含 c)各项答案最好跟语料上的语句有关 d)提问时间有读前和读后两种

第七章 口语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

1.话语产生的三个阶段。(1)话语计划(2)话语构建

(3)话语计划的执行

2.口语教学各阶段训练重点。

(1)同一命题的不同功能:同一个命题由于说话者的期望和意图不一样,就要选择不同的功能性语言(提议,同意,命令…)

(2)同一命题的不同表达:同一个命题由于说话者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一样,其表达也会有所差异。

(3)话语对子的搭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话,而另一个人回话,就组成了对话。

(4)叙述性话语的插入:叙述性的话语的内容大多为比较复杂的命题,从命题到句子要经过词语的选择和句子的生成。一个命题可以有多种句式来表达,几个命题也可以组合为一个句子来表达。

3.初级口语课的操作方法。

(以单项训练为主,顺序为语音——词——语句——语段)① 基本环节:读——正音——读 ② 会话环节

a)简单介绍对话的人物等导入对话 b)学生分角色朗读

c)根据课文内容口答,以检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 d)复述课文,以会话体到叙述体的转换

e)整体分角色朗读或背诵对话,要求有动作表情 ③ 替换和扩展 ④ 自由表达

4.语音、词汇、句子的操练方法。A.语音训练

1)教音方法(循环与反复,示范与模仿,图表演示,音形结合,双音节定调练读)

2)练音方法(合唱和独唱结合,见形读音,配对练音,声韵调单项练习和语流结合,课上和课下结合)

3)纠音方法(示范模仿法,演示法,夸张法,对比法,过渡法,手势体态法)B.词语训练

1)直接法(指物说词,做动作说词)

2)认读法(指序号念词语,板书念词语)

3)语素法(指定语素组词,指定词语说出含相同语素的别的词语)4)词组法(用指定词扩展成词组,利用生词表组词)5)类聚法(同义词类聚,反义词类聚,类义词类聚)6)释义法(指定词语释义,根据释义猜词语)

7)联想法(轮流说出有关的词语,一人主说他人补充)8)问答法(用指定词语提问,用规定词语回答问题)

9)替换法(用有关词语替换句中的词语,指定词语替换句成分)10)自学法(分段记忆词语,想、说、写记忆词语,造句法)

11)翻译法(汉语词语翻译成母语词语,母语词语翻译成汉语词语)C.句子训练

1)句型展示(利用实物,利用图片,利用动作,设置情景)

2)机械练习(一般模仿,专项模仿,单项或多项替换,句式变换,句子扩展)3)造句法(功能造句,词语联想造句,语法难点造句)4)交际练习(情景问答,自由问答,真实环境问答)

第八章 听力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

1.听力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1)多听(2)听练结合(3)控制课堂节奏和容量(4)重点突出的的阶段训练

2.听力课堂教学的操作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 A.课前准备

(1)材料选择:有针对性、实用性强、趣味性和吸引力(2)听力设备的检查和预置 B.课堂教学(1)听前预示(2)听力练习(3)听后检查: C.课后总结

(1)听力内容深浅(2)篇幅长短

(3)听力形式的适应性(4)效果

第九章 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

1.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循序渐进与急用先学结合 * 群体性与个体性结合 * 习作性与交际性结合 * 容错度与规范化相结合 2.写作教学的教学步骤是? 1)阅读范文 2)布置作文

i.命题和自由命题 ii.提出要求 iii.启发思路 iv.拟写作提纲 v.写作

3)批改(当堂批改,课后批改,集体批改,互相批改)4)评讲(总结,朗读,发表)

第十章 测试

1.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测试项目? A.教学过程测试 1)入学分班测试 2)阶段性测试 3)期终考试

B.汉语水平考试(HSK)C.商务汉语考试(BCT)2.命题的要点?

1)效度:指测试的有效程度,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达到了测试的目的。

2)信度: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和稳定性。卷面信度受卷面构成,试题数量,评分标准和办法,及受试者水平影响。3)难度:难易程度是相对的。

4)区分度:指测试区分受试者的水平差异的性能。

对外汉语教学法

1、汉语普通话音节由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构成。2、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为第一调(55)、第二调(35)、第三调(214)、第四调(51)。 3、第三声的特点是:4、汉语普通话的声母,按发音部......

对外汉语教学法

一、填空·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认知派、经验派、人本......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

《网络世界太神奇了》教案 课型: 汉语综合课教学对象:初级B班,韩日学生。 教材:《汉语听说读写速成》,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教学内容:第26课《网络世界太神奇了》课文教学目......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1、教学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办法的总和。例如:暗示法、阅读法、发现式教学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活动中方法体系的个别部分。例如:扩展法、演示法、课堂......

对外汉语教学法(五)

第五章第一节语音课堂教学技巧 (一 )语音教学的任务和意义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和汉语普通话正确,流利的发音,为用口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二)语音教学的原则1.短期集中......

下载对外汉语教学法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外汉语教学法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