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细节深化课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细节提升政治课魅力”。
重细节深化课改
创机制优化课堂
---学习韩立福《有效教学法》
龙江一中 李银海
改革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课改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课改十年,内乡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多年稳居全市前列。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强力推进以“学·导·练三三课堂”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取得了突出成效。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较大,从而赢得高考质量连年攀升。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县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无疑产生了推进作用。改革出成绩,改革创奇迹,“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是‘反动’(逆时代潮流而动)”已成为全县教育的共识。当前,我县的课改(课堂教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教师虽然不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多数由于思想不解放,又缺乏实践指导,离高效课堂的距离还很远,甚或不少课堂仍缺乏有效,特别是近年来上岗的众多青年教师,其教学的基本功和课堂的有效性都亟待提升。同时,各学段、各学科和城乡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学校和教师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也有诸多困惑。在此背景下,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一行三人应菊潭学校之邀前来内乡进行课改指导,可谓是雨中送伞,雪里送炭。
韩立福教授结合中国教育教学实际,成功探索并创新性提出了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创新性地提出“结构化预习理论”、“问题学习为特征的多元课型理论”、“问题导学策略理论”、“新型小组合作团队学习理论”和“潜能生转化理论”等教育理论,系统研发了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的一系列完整的导学策略和行动工具,取得了实效性的研究成果,在全国成功指导了50余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法》培训分主题报告和实践指导两个层面。报告分“走进问题导学,创建学本课堂——知识建构型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课程有效教学——学生行动策略和教师行动策略”、“如何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新思维策略”和“如何上好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课型创新与行动策略”几大部分。韩教授的报告不是传统的“你讲我听”,“你授我记”,而是采用对话式、互动式,质疑释疑式和体验式。报告本身就传递着韩教授“问题导学,学本课堂”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信息。在实践层面上,韩教授和两名助手在26、27日晚上和28日上午分别深入班级对七、八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了“结构化预习”和“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的具体培训指导。同时对学科教师也进行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和“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的指导培训,以及如何进行“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的实践指导。期间,还组织初中、小学部分学生到学校大会议室里直接聆听韩教授的报告并接受指导。28日下午,在韩教授的组织指导下,初中语文和数学两科在大会议室里给全体受培训的教师和部分学生上了“问题导学型”演练汇报课。
韩教授一行此次《有效教学法》培训,概括起来,一是解决教师思想认识问题;二是解决教师课改困惑问题;三是解决学生学不学、会不会学的问题。思想认识是一切问题的总开关。课改走到今天,教师应该说不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以高效课堂的标准看,目前我县还有相当的教师包括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有待深刻解放,教学观念有待深度转变,课堂教学有待深化改革。观念决定理念,理念支配实践。但要将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勇气,需要解放思想。韩教授在报告中讲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突破,必须冲破制约教师思想的传统藩篱。传统教师观是“传道、授业、解惑”,是知识的占有者,课堂的支配者,学生的主宰者。虽然早就提出课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双主”方针,但实际上在传统思维和习惯势力的左右上,学生没有真正解放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长期的“师道尊严”环境压抑下,绝大多数学生仍是被动地接受,消极地应付,造成普遍的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的现象。就“问题导学,学本课堂”,韩教授首先对受训教师发问质疑,受训教师对其理解较为浮浅。韩教授解读了揭示其本质内涵的三个“关键词”,即“学问,导学,学本”。中国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传统课堂基本上去问题式的课堂,很少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敢提出问题,不敢发表个人见解,包括老师在公开场合下也不敢发言,总是“不好意思”,怕字当头,怕出错,怕人笑话。韩教授讲学习其实就是“学问”,没有问题不需要学习。“学本”即由传统的“教本”转向以促进服务学生学为核心的“学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韩教授要求老师们“忘掉你的过去,丢掉你的影子,去掉传统套路,抛去‘师道尊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重建教学思维,走向先学后导,创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在课堂上没有“师生”之分,不是“上对下”的线性关系,而是“平辈”的合作关系,是协商、发展的和谐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大哥哥、大姐姐”,是“大同学”(韩教授在报告和培训过程中就要求学生对其称之为“韩大同学”,而不要叫韩教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学生才能“走出不好意思,重塑素质人生”。韩教授给我们提供了教师角色转变“四步曲”,即“一放、二扶、三退、四隐”。“放”包括“放环境,放关系和放手”,即开放的环境、和谐的关系,放心放手让学生走出“不好意思”,勇敢走到台前。“放”就是要落实陶行知关于学生的“六大解放”,也包括教师的解放。“扶”包括扶方法,扶招数,扶信心。教师要当导师。“退”就是教师退二线,当导演,学生是主角,“唱红脸”。“隐”就是课堂完全由学生主宰,实现真正意义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在初期“放”的阶段,教师是用“嘴”上课;在“扶”的阶段,教师要“借嘴”上课,即鼓励学生讲;在“退”的阶段,教师是用“心”上课;“隐”是最高形态,到“隐”阶段,教师是用“神”上课,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达到了魏书生的程度。现代课堂走向,教师(T)和学生(S),“T”由显性到隐性;“S”由隐性到显性。韩教授认为大多学校课改失败的原因是,“一不放、二不扶、三不退、四不隐”。老师课堂的职责是“潜伏”,要做提高质量转化差生的潜伏者。
要解放学生,教师特别是领导要先解放。思想不解放是制约课改的根本。传统课堂是最省心省事的课堂,教学两张皮,教师和学生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责任主体。新课改的课堂对教师要求更高了,教师课前需要下数倍于传统课堂的功夫。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但解放思想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和发展的要求。为什么解放思想这么难?究其原因:一是不敢解放。怕字当头。怕影响成绩、怕出乱子。二是不愿解放。不思进取、思想懒惰。三是不会解放。教师离开传统课堂后新课堂不会上,失去“自我”,放任课堂,背离方向,造成课堂低效无效现象。韩教授讲,成功课改是一种功德,是教师专业成长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工程,是体现教师敬业精神的良心工程。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从事业的高度抛弃传统思维,彻底解放思想,勇做课改的推进者和实践者。在“放”的问题解决后,关键是如何“扶”、怎样“退”?韩教授的“学生行动策略”、“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创建策略”、“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等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操作指导。
在“学生行动策略”中,韩教授主要介绍了“学生结构化预习和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策略并给予具体指导。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老师们虽都耳熟能详,且也在积极实践,特别是我县“学·导·练三三课堂” 教学模式的推进,也较好地体现了三种学习方式。但纵观时下大多数课堂仍显得粗放,主要是缺乏精细的设计组织和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精细指导,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课改改到深处是细节。课堂教学的精细化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韩教授的“学生结构化预习和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策略突出在细节方面给予精细的设计指导。传统预习是线性预习,且不重视预习,许多老师怕学生预习好,上课不注意听,影响教学效果。这是认识误区。有效教学视野下学生结构化预习包括“读、导、评”三大策略。在“读—走进文本” 策略中,韩教授提供了阅读“六字诀”,即“查、划、写、记、练、思”。“查”就是查工具,查着工具读;“划”就是划重点,划着重点读;“写”就是写感想,写着感想读;“记”就是记(背)内容,记着内容读;“练”就是练习题,做着习题读;“思”就是思问题,思着问题读。且每一种“读”对应各学段都有遍数和时间要求,以确保读的质量。在“导—完成导读预习评价” 策略中,指导学生完成教师提供的《问题导读-评价单》。在“评—实施小组五级评价”策略中,通过小组合作机制的创建,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小组长评价和学术助理评价(或教师评价)”。关于“学生自主合作展示学习行动策略”,韩教授讲高效课堂首先是过程高效,只有全体师生共同高效参与才是真正的高效。学生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的基础是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机制的创建。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班级的小组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小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小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要使小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就应按韩教授的要求组建学习团队。学习团队有行政和学术两个体系保障。行政体系包括班主任、班长(主任助理)、小组长和成员,学术体系包括学习委员(学习长)、课代表(学术助理)和小组成员(学科长——生生都是课代表)。学习小组(团队)有组名、有口号、有愿景,有组长和各学科长(每个成员都对应是一科学科长),保证人人都是学科长,科课都有领头雁。学习团队还要有公约、有文化等。行政体系负责“学不学”,学术体系负责“会不会”。
在学习组织建立之后需要提供机制保障。韩教授就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三定”123策略,即“一定时间、二定任务、三定问题”。“1”是教师采用“闭口”策略;“2”是教师采用“巡视”策略(指导声音要控制在3°以内);“3”是教师采用“心照”策略,即随着时间推移教师在心里把握学生解决问题的进程和质量以便随时调整时间和策略)。小组讨论学习“12345”策略加“2微招”,“1”要“起立”,“2”是要“聚首”,“3”要“开口”,“4”是“讨论”,“5”是“评价”。2个微招是“坐立自如,行走自如”。小组讨论一是解决共性问题,二是通过“兵教兵”以优帮差,三是通过“五级评价”抓落实。关于展示对话,韩教授也作出了具体的细节指导,如要在讨论进行三分之二时开始展写,展讲时以组为单位,对学生实施“无错”“三秒钟”和“三即”培养策略。“无错”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克服“不好意思”心理。韩教授讲要给学生传递“错是发现,错是发展,错是光荣,错是创新”的信息。“三秒钟”就是要求学生展示动作要迅速,要求三秒钟反应。“三即”就是“即举、即起、即说”。就是要求展讲学生边站起边说话、边走边说话。并要求学生展讲时声音要像老师的声音一样大。长期养练使学生形成习惯,形成能力,实现“狼性学习”。在课堂教学细节上,彭局长在高中教学视导和相关场合下也多次要求,总结了课堂教学要重视“十个细节”。我县各高中和部分初中小学的课堂做的较好,但离精细化和韩教授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源于高素质的教师。韩教授对教师提出了期待并作了培训指导。要实现有效高效教学,希望教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需要教师由职业型教师成为事业型教师。韩教授就教师团队建设和“学本课堂”如何备课作出具体的指导。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组是一个团队,整个学校教师是一个团队外,一个班级的各学科教师就是一个团队(一个班级有班主任,各学科教师都应是“科主任”)。内乡高中和实验高中多年来除了常规教研外,还安排专门时间进行“班研”就是很好的经验。关于备课,韩教授就“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作了具体的指导和培训。“问题学习工具单”包括“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和“问题拓展-评价单”。三种评价单分别对应的是基础性问题、发展性问题和提高性问题。它们都对应于不同的课型。关于教学设计,韩教授提出了“研读教学内容、形成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确定重点难点、明确关键问题、设计问题清单(包括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形成问题学习工具单(包括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和问题拓展-评价单)等流程。其中还有学法指导、知识链接、预习评价、我(生、师)的问题、五元评价等项目。关于有效教学新课型,韩教授提供了“十种课型”,即“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问题拓展评价课、问题综合解决课、单元回归评价课、问题专题评价课、综合实践评价课、能力测试评价课和情感发展评价课”。在几个主要评价课操作流程的第一步都是创设情景。看来创设情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需要,调动学生学习情感都至关重要。详细内容参见《韩立福:有效教学法》一书。
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成功的课改需要行政力量强力推进,取决于领导的意志和决心。要使课改取得成功,韩教授讲需要“校长一张脸,班子一条心,师生一起动”。需要行政强力推进,专家技术引领。方向已经明确,目标已经确定,只要我们能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和一以贯之地做下去,定会使课改走向成功,使课堂走向高效,使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使内乡教育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立足实验教学,深化课改理念——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搞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孟晓俊(唐山市第七十五中学 河北 唐山 063030)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做好常规,促进课改——深化课改革阶段性工作总结龙兴小学:董绍平一、学校基本情况简介龙兴小学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77人,其中外来务公子女1749人,占学生总数的74﹪,本镇生628......
深化课改,从静心学习开始 ——参见县新课程改革培训班心得长兴七小许云云11月25日至28日,有幸参加浙师大组织的深化课程改革的培训班,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收获和感触还是很真实。......
立足镇情,深化课改, 全面提高我镇初中教学质量——在中学教导主任会议上的讲话豫灵镇中心校 李会文各位同志:大家好!今天的中学教导主任会议,是党的十七大闭幕之后,继灵宝市第四次......
2014—2015学年度凤凰中学深化课改工作实施方案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发展教育的永恒主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随着高效课堂实验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