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与精神分析的比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析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异同
摘要: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是心理学理论界的两大标志性理论,两种理论都着不同的人性观,对导致心理不健康的原因的解释也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精神分析认为本我和超我的冲突是心理问题的根源,而罗杰斯认为价值条件化是心理障碍的根源。然而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相同之处,其中对于共情的看法,现代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有着很好的融合。关键字: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不同之处,相同点
1引言
精神分析的理论主要包括无意识和压抑理论、人格构成学说、性本能。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中间夹着的很小一部分为前意识。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状态视为一个系统,即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当自我失去对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人就会产生各种焦虑。为了防止焦虑,自我便发展出种种无意识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升华等,以帮助人缓和内心矛盾冲突。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即是性心理的发展,这一发展从婴儿期就已开始,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性的满足。
罗杰斯的自我论有两个主要概念:一为“自我观念”,一为“自我实现”。自我实现观念包括以下四点:(1)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看法;(2)自我观念是主观的,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未必与自己所具备的客观条件相符合;(3)个人以自我观念为依据衡量自己处事待人的经验;(4)自我观念可随个人经验的增多而改变。由自我观念可发展形成高级的“社会我”和“理想我”。前者是一个相信别人对自己看法的自我观念;后者是一个自己希望做什么样的人自我观念。“理想我”与“社会我”并不总是一致的,二者越接近,个人适应越是良好,生活也越幸福。二者相差很远甚至相矛盾,个人适应不良,会引起人的焦虑、苦恼。
2两种理论的对比
2.1不同点
首先,对人性的看法上,人本主义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趋向——“一种求生存,求强大,求茂盛,求完满的趋势”,人本主义对人性充满了乐观的看法,认为所有的人都有健康人格的先天素质,认为,人的本质依赖于生物和文化两方面,如果没有人的身体的存在,很明显就不会有人的本质的存在。精神分析学派则认为人性本恶,对人性充满了消极悲观的看法,认为生物学的性本能冲动决定着人的一切行为活动,把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动物属性看成是不可调解的矛盾。
其次,对于咨询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精神分析认为早期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性事件对人的个性形成以及人生的整个阶段都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并很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因此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往往着重与挖掘患者童年和早期的生活经历。然而,人本主义则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强调人的积极向上,强调人的发展的潜能,人本主义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将患者成为“患者”而是称之为“来访者”就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尊重,在咨询过程中,人本主义不仅仅着眼于来访者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状况,更是放眼未来,积极帮助来访者消除阻碍自我实现的障碍。
第三,对于心理障碍的由来,两种理论有不同的观点。精神分析认为,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是根源。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便是人格的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结果。当自我能很好地平衡三者关系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当自我失去对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人就会产生各种焦虑。为了防止焦虑,自我便发展出种种无意识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升华等,以帮助人缓和内心矛盾冲突。如果一个人不能适时消除焦虑,就会产生神经症或精神疾病。而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导致心理障碍的根源是价值条件化。所谓的价值条件化是指一种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当价值条件化后人的行为不在受到机体评估过程的指导,而是受到了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的指导,也就意味着人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发生了“异化”,在罗杰斯看来这就是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人本主义将人看成一个珍贵的生命,它尊重每个生命,而心理咨询就是为了帮助每个生命成长。2.2相同点
现代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共同点最集中地体现在共情的重视和运用上面。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咨询技术。共情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不管是人性观还是心理失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似乎都是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一所桥梁。下面是现代精神分析中运用共情的举例:
一、用共情的方式行表达澄清。澄清代表着询问更进一步的讯息 指治疗师就来访者或病人已经能够面对的心理现象的产生过程在更细节的层面加以观察,例如:“你可以告诉我你妈妈是怎么骂你的吗?你能多说一点吗?” 这样的问话不带有逼迫性而是用商量的口气。
二、用共情的态度使用释义技术,现代精神分析的解释技术是用来指出目前的感觉 态度或者行为是重复以前的感觉 态度或者行为 解释常被认为是解释因果关系 其实指出平行的关系也同样有效 例如 :“你害怕如果你对我很生气 会使我拒绝你,就像你害怕母亲因为你做出不尊敬的行为而把你留在房间里一样,当然她的确真的做了。”这就是一种共情的态度下的释义。
3总结
通过上述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之间存在着很多分歧,但是随着心理咨询的发展,两种技术愈发的成熟,对于很多咨询的理念也有了更多的融合,彼此之间取长补短。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及评价摘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其哲学理论基础 .论......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差异人,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两大流派,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都有比较独到的见解,但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精神分析是心理学大师......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探微(集锦6篇)由网友“诺菲”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探微,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篇1: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
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有什么异同一、精神分析与人本产生的背景比较(一)精神分析的产生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祖师,其理论中对人性的解释,不仅影......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古典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指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他的早期的理论是以无意识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是无意识系统;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