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引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精神分析引论概括”。
《精神分析引论》后,我受益匪浅,不仅是对有关意识与无意识、释梦和精神官能症及精神分析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对人、人性和人的欲望有了更清晰和更全面的认识。
精神分析学说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层次包含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2)、性本能理论:性欲是指人们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3)、释梦理论: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可以探究其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4)、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吵我三部分组成。本我代表来自遗传的影响,为快乐原则所支配,他不理会任何社会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他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而自我充当仲裁者的身份,调和现实、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推动了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对于人的观念的探索,弗洛伊德做出了重要的甚至是开创性的贡献,它的理论是人的观念有了新的内涵,即人是意识和无意识、社会性和生物性、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证统一;现今精神分析的一切发展,无不在弗洛伊德固定的框架内,弗洛伊德不但为精神分析奠定了基础,还为他以后的发展够花了蓝图;该学说带来了诸如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科等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弗洛伊德认为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梦的功用在于睡眠;(2)、梦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所引起,一要睡眠以保持按死那个,一要平息心理的刺激;(3)、梦为富有意义的心理动作;(4)梦有两个主要的特性,即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经验;而潜意识即是当时一无所知但却充满强烈的情感价值的各种思想及兴趣(亦即所谓情意结),且有“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之分,“个体潜意识”来自于个人的特殊的生活经历,而“集体潜意识”则是指有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的沉淀而形成的潜意识,“潜意识”一词不再用以表达暂时潜在性的观念,因为潜意识现已成为特别的领域,有他自己的欲望和表示方式,以及特殊的有在他处运作的心理机构;对于精神官能症,弗洛伊德认为“不仅是症状的意义理所当然的是潜意识的,而且症状和潜意识之间尚有一种互相代替的关系,而症状的存在也只是这个潜意识活动的结果”,而且“精神病患者的冲突不同于正常人在两种相反的冲动间的奋斗,而是一场介于已经进入心灵的意识和前意识阶段的力量与滞留在潜意识阶段的力量之间的斗争”,而精神分析的任务就在于寻找潜意识并使其进入意识领域。
同时,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梦的解析研究可用以证明潜意识活动----因为它实在是梦的潜在思想的存在,解析梦的结果可是我们知道心灵的潜意识生活”,由此可见,梦的解析对潜意识的发现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除了《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之外,是流传最广的著作,曾被译成17国文字。以1915年~1917年于维也纳大学的课程讲稿付印成书,......
初窥解梦、潜意识与精神分析----读弗洛伊德相关著作有感 自从课上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观点和论述后,我就对另一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梦的解析......
关于《精神分析引论》的读书笔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
关于《精神分析引论》的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引论这本书是应20世纪初的时代要求出现的。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矛盾戳能够冲,自然科学开始了一系列革命,这些都要求从微观上、从新的......
精神分析技术发展的历史李孟潮 1900-1920 弗洛伊德 : 释梦,自由联想,移情阿德勒 :心理教育,辩论荣格: 释梦,技术上整合平衡 1920-1940 克莱因《皮皮的故事》 兰克、费伦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