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导学案3(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5 23:24: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语文导学案年级:九年级

课题:故乡 总课时: 课型:预+展 2010年月日

主备人:高占军 学生姓名: 督查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

能力目标 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情感目标 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领会鲁迅先生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学法

指导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老板的描写正烘托了“旧毡帽”的悲惨命运。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知识

储备 小说知识

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情感(2)展开、推动故事情节(3)为下文作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故事、人物和主题。

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6.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教学程序:第三课时

环节预设:

1、导入2自主学习103合作交流104展示205巩固3

一、检测导入:

二、研读课文:

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文章最后第5个小节写道“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不留恋的原因是什么?不留恋是否是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

3.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

4、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5.“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三、完成下面的练习

1.《故乡》选自《》,作者,小说以

为线索,按照“故乡--故乡--故乡”来安排情节。文章主要运用手法来突出主题。

 2、阅读《故乡》中的三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②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③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1.这三段文字都属于。

 2.①段描写的时间季节是,地点是,人物是。

3.①段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景象,其特征是,集中表现这个特征的词语是。这段还描写了人物(A.寂寞B.悲凉C.痛苦D.悲痛)的心情。这段景物描写对于表达人物心情起到了(A.对比B.照应C.衬托D.反衬)作用。(无备选答案的横线上自己填写,括号内有备选答案的,将答案字母填在横线上。)

4.②段的描写,其中与①段中“苍黄”相对应的词语是。两段景物描写形成鲜明(A.衬托B.对比C.铺垫D.照应)。对照①段,回忆全文可以看出②段要突出的是人物(A.对儿时故乡的怀念B.对新农村的向往C.对理想新生活的追求)。

5.第①段写的是中的故乡,用了、、等形容词描写了故乡破败的景象,烘托了“我”的心情。

6.第②段写的是中的故乡,描写了故乡的景象,和第①段中故乡的景象形成鲜明的,突出了现实中故乡每况愈下的变化,揭示了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灾难,同时也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

7.第③段写的是中的故乡,是对主题的,是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和憧憬。

8.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刻画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人物性格:

(2)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人物性格:

(3)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人物性格: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a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b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芒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在文中a、b两个空白处应填上的词语是:a()b()

2、选文中有三个“辛苦”排列一处,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负重感,它们字面上意思虽然相同,但包含的具体生活内容却不同,即“我”为()而辛苦,闰土为()而辛苦,别人为()而辛苦。这里,“别人”是作品中的()。

3、对“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

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

4、小说最后一句话,构成了一组相关的比喻,如果把“希望”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如果把希望无所谓无()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如果把()看成本体,那么喻体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源于我对现实的沉重感,对通向希望之路的迷惘。()

“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

“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远。()

6、请说说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四、友情提示

1、积累鲁迅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5、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呐喊》是鲁迅的一部小说集,包括14篇短篇小说,

【你可以这样记:《狂人日记》《阿Q正传》归《故乡》,《头发的故事》、《鸭的喜剧》闪《白光》。《明天》《端午节》,《一件小事》演《社戏》。《孔乙己》的《兔和猫》争《药》起《风波》】

个性化

设计

高占军

《故乡》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课题五、《故乡》导学案授课时间:三教时授课节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以“我”的见闻及对故乡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方法;2、理解运用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故乡》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故乡》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故乡导学案3(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故乡导学案3(人教版九年级必修),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故乡导学案2(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语文导学案年级:九年级课题:故乡 总课时: 课型:预+展 2010年月日主备人:高占军 学生姓名: 督查人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刻画人物方法。能力目标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情感目标 体会......

语文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语文导学案年级:九年级课题:曹刿论战 总课时: 课型:预+展 2010年月日主备人:高占军 学生姓名: 督查人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古今异义词、重点句子。能力目标......

下载故乡导学案3(人教版九年级必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乡导学案3(人教版九年级必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