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将节约进行到底
将节约进行到底
学校:龙岩二中
作者:2006届初三(6)班
米雨薇
指导教师:李文红0
将节约进行到底
2005年6月30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随后教育部也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把建设节约型学校发展战略列入“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学校要建设节约型学校。那么,我们中学生呢?我们既是社会中的人,要承担“节约”的社会责任;我们又肩负着建设国家未来的重任,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厉行节约。
有的同学会说,教科书上不是说我国“地大物博”吗,为什么还要节约呢?在2005年6月24日至26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中国的资源总量虽然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目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的淡水资源占有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被列入严重缺水国家。”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如果我们还一味沉湎于“地大物博”的迷梦里,那就是愚不可及的悲哀和无知。
地小人多、资源匮乏,已成不争的事实。可我们珍惜资源了吗?据《时事》杂志上报道:仅城市卫生间水箱漏水每年就耗费上亿立方米;北京市一年的洗车耗水,就比一个昆明湖还多;目前中国每万元工业生产值比发达国家多消耗近40%的资源,有专家说,这好比是砍一棵大树,烧一壶水„„资源“瓶颈”,敲响节约警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令人堪忧;资源浪费,触目惊心。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资源在枯竭、土地在流失、地球在无辜地掉泪吗?不能!节约不仅仅是在保护现有的资源,也是在创造价值,具有惊人的力量。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生活十分节俭,吃的是
粗糙的小米饭,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住的是简陋的窑洞,他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我党我军,正是靠这种力量不断走向强大的。
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呼唤节约型人才。教育部在《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正气,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节约资源,应从小事做起,要善待资源、节约资源。首先,就要珍惜每一滴水。我国古代曾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国,就是因缺水而走向衰败,最终被黄沙掩埋。楼兰古国的悲剧结局,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真理:水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今,保护和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我们家就有不少节水的小窍门,比如:用淘洗过米的水浇花;洗手过程中,在打肥皂时,先暂时关闭水龙头等等。节约用水,需要我们全体公民共同努力。切莫让楼兰的悲剧重演,切莫让我们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
其次,我们还应该力行节约用电。坚持以够用、节约为原则,充分利用自然光,白天尽量不要开灯;办公设备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尽可能关闭电源;夏季空调调到26度以上,冬季暖气温度适当;离开时,关闭灯具、空调及办公设备电源。
再次,还可以从节约用餐抓起。积极倡导餐桌文明之风,去餐馆就餐点菜适量,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
最后,节约用纸也是力行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行为,要提高纸张的使用率,尽量两面使用,尽量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书信来往。我们应该争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先进个人和时代先锋,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行为示范,广大学生要互相监督,做到厉行节约、人人有责。
总而言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无论何时何地,特别是在家大业
大的时候,决不能坐吃山空,我们更应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时刻警醒不忘弘扬艰苦创业、朴素节约的优良传统,明观而慎思:哪些地方存在浪费,哪些地方还可以节约,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每个公民都应当摒弃讲排场、摆阔气、爱面子相互攀比的陈旧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粒米、一块煤„„可不要小看我们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人人都把节约资源意识行为渗透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13亿人将会创造惊人的价值。著名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在一首《五百字诗》里写得好:“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节约虽有限,万合是十石,细流成江河,冲破东海岸。”当节约真正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成为我们对人生、对事业恪守的一种自觉行为时,我们就会在身处“地不大物不博”时,真正合理挖掘、充分使用、节约储备甚至创造出价值,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宜、物尽其用,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资源、我们的人类、我们的地球,能经得起自然的考验,能经得起历史长河的考验,能可持续性地发展或生存下去。
第2篇:将节约进行到底作文
将节约进行到底作文
最近老妈的朋友圈中蹦出了一条消息:“转发朋友圈,点够……赞,免费吃……”我们一家人的吃货,当然不会放过这新开的饭店,于是老妈发话:“周末去尝尝新鲜,正好是免费的。”
不出所料,周末前已经点够了赞,一家子便来到饭店。天有些暗了,冷风从衣领口吹进胸膛,心头有些凉意,我们走进饭店,眼前景象让我大跌眼镜:不大的`空间里密密麻麻挤满了十几桌客人,一碗碗干干净净的米饭放在桌上,还有一盘盘让人流口水的饭菜。老妈在前台报了饭,我们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
“服务员,请收拾一下。”我干叫一声,却无人回应,向前台望去,见一位穿围裙的小伙倚靠在柜台边,双手抱在胸前,脸斜向一旁,我向前询问,小伙不爽地回答:“吃免费的,还要服务?”说罢眼又撇向了一旁。忙活了一会,饭菜也端了上来,我端着碗要去盛米饭,却见电饭炉里早已空空如也。无奈,转身回去,谁叫这是免费的,将就将就吧。
正吃着饭菜,看见邻桌一家人站起了身,一位妇女说:“女儿,给我们背一首古诗吧。”那位小女孩兴致勃勃地扬起头,背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妇女高兴地鼓掌,他旁边一位小男孩又问:“这米饭和剩下的菜咋办?”那妇女回答:“管它呢,反正是免费的。”说完提着包便转身离去了,桌上留下几碗干干净净的米饭,孤独地被丢弃。
我们吃完了饭菜,站起身要离去,只见一旁等待就坐的人马上窜过来,撞着我的胳膊坐了下来,嘴里嘟囔着说:“免费的还要等这么久,真是的。”再看看饭店里,仍是密密麻麻的十几桌人。在店门口我见着一位男子默默地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握在背后,站在柜台前,过一会儿和一位女子一起默默地离去,出了门我望着店里,心头不免有些发凉,老妈拍了拍我,我才反应过来,默默地离去。
难道这真的是免费的吗?不,它丢失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难道要把这种贪图继续下去吗?不,不能让它存在,俭以养德才应该王道。
第3篇:煤矿将节约进行到底
将节约进行到底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风尚,节约更是一种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打造节约型企业”已成为众多企业发展的规划,以及近一段时间各种新闻媒体上频频出现的“光盘”行动,看得出节约已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大到国家,小到每一个单位、家庭,提倡节约决不是一阵风,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煤业以此为契机,在全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管理理念,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使节约资源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身为**煤业的一名员工,就节约方面谈几点看法:
1、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做起,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争当建设节约型企业的排头兵。要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
第4篇:将廉政进行到底
将廉政进行到底
廉政是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乃至一个国家,生存的根本,发展的必备法则。作为商界分公司丹凤站的一名普通治超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廉政进行到底”,恪守职责,公开管理,透明执法,让每一位司乘人员都能感受到我们作为执法者在贯穿国家法律,履行国家规章,依法执行人民赋予的权利,诠释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经营理念。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拜金,私欲,已经充斥着人们的大脑,崇尚金钱已抛之脑后,危险信号必须及时拉响,悬崖之马必须勒紧缰绳,让生活普照阳光,让工作呈现公平,让权利施之以衡,群众才得以欣慰,执法者方得到有效监督,执法过程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每当我触摸到大檐帽上的国徽时,我深深的体会到自己肩负着国家赋予的使命·····治理超限超载车辆,承载着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
从穿上制服的第一天起,我就
第5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央视大型政论专题片正在火热播放中。这部大型政论专题片是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全片共十集,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集中反映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的过程,并分别关注经济、政治、司法、文化、生态文明、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民生等领域的改革实践,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又讲述了生动的改革故事。
在中心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下,我科全体人员按时按点观看并做笔记,详细记录片中的重点、要点。
该片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第6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年让中国迅速成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粗放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更严峻的问题。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发展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共同的话题,因而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持续快速的发展,才能实现中国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更没有中国的明天。”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时代的前进方向,改革刻不容缓。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胜利不会走向我,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的一句话。从这句话充分地体会到一个领袖进行改革的决心以及改革胜利的信心。在以
第7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
【背景材料】
材料一:《将改革进行到底》政论专题片是由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共十集,7月17日至26日每晚8时,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连播10天。该片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启并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非凡历程。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的报道和全景式、权威性的梳理总结,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
材料二:《将改革进行到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第8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争当合格组工干部将改革进行到底
新阶段全面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比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目标更加全面,涉及领域更多,是一场新的改革大考。当今中国,早已离狂飙突进的时代远去。没有了所谓的“苦难”,少数党员干部更容易受到“糖衣炮弹”的侵袭,容易迷失于歌舞升平之中,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集体,要不怕苦、不畏难,努力做到“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实现管理好、监督好、更服务好干部的良好局面,使组织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作为组工干部要做到以下四点: 1.锤炼党性,多尝克己修身之“苦”,做到讲政治。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政治坚定是第一位要求。讲政治,关键在严守政治纪律。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必须强化纪律意识、规
第9篇:将知识进行到底
将知识进行到底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每一个老师的讲座都非常精彩,她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她们用她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她们深深的爱着她自己的职业,也为她们热忠的教育事业奉献着,她们在尽心尽力地做着她们的工作,正因为她们的努力她们才得到了属于她们的荣誉。今天我想两点:一是知识的准确性;二是我们必需要及时反思。
一、知识的准确性
我深深的记得在张主任的《常规教学与教学常规》讲座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张主任让两个教师到黑板上写出,并带有步骤。她们的结果是对的,而在写的过程却处处出现问题,首先,18的写法,她们俩个人都写错了都先写了8,并且大部分同学也都认为先写8,老师问为什么,其中一个女老师说:“我们上学时老师就是这样教的!”或许老师就是这样教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个老师一辈子教了那么多的学生,岂不都这样写
第10篇:将快乐进行到底
将快乐进行到底
快乐无处不在。快乐就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快乐就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快乐就是一场绵绵的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叮叮”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开始蠢蠢欲动,有的同学早己在窃窃私语。“同学们,下课”!只见刚说完,走出教室没一会儿,这不,全班沸腾了。
“解放----各位同学,你们可以大闹天宫,在我的领导下你们是不会受伤的!”瞧,我们的调皮鬼开始闹了。班里由原来的平静变得“叽叽喳喳”的!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听音乐,有的给同学们讲起了笑话……“啊唔唔,”我们的“大喇叭”开始唱歌了,原本豪情的《忐忑》被他唱的哭腔怪调,我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观众”都“哈哈”大笑,有的一直在拍桌子,有的笑得捂着肚子……按常理来说,课间10分钟早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