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28 07:13: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教学目标 :

体验美好诗情,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前者为重点,后者为难点。

教学要点:

这首诗的特点是语言清新明朗,意象单纯明净,诗情温暖美好,是诗人真诚良知的体现,诗的背后却藏着一颗高贵痛苦的心。因此不必要事先介绍作者,只需引导学生细细体味诗人的情感便可感受作者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

一、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二、要求学生多次吟诵,力求读懂诗人海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提示:

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要从“明天”开始,那么昨天、今天的作者又在做什么?

2、于作者而言,幸福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是些凡俗的琐事,可是作者却觉得幸福,怎么理解?

——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理想,让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融合。它是真实、自然的,朴实无华。由此可感受诗人本身的不幸福。

3、作者为什么要给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为什么要给陌生人祝福?

——诗人真诚的祈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获得幸福,展示了诗人的.博大爱心和真诚良知。

4、“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句中为何加上“尘世”?

——面临着生命中两难的境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海子最终选择了后者。憧憬,说明自己痛苦之根源在于追求不为人理解的诗歌理想而弃绝尘世幸福。

5、“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只愿”又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只存在于诗人一时间的想象中。他把祝福更多地留给了世人,而诗人自己却没有或不愿找到尘世的幸福生活。

6、诗人营造了怎样的画面?

——第一节,诗人虚构了一幅远离尘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第二三节,表达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温暖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所谓冥想,实质是要在头脑中再现出诗中所描绘的形象画面。使这个画面如宽银幕电影上的全景镜头一样。进而让自己走进画面,用心体验。

7、思考题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含意。既然面朝大海又怎能见得花开呢?——前者实指,后者虚指,大海的广袤无垠和作者内心的闭塞,不为人理解接受相对比。现实无法提供精神慰藉时,人们总是渴望生活在远方。

8、介绍作者。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1977年年仅15岁时便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至中国政法大学,开始时在校刊工作,后转至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选择作诗人就选择了孤独和苦难。“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海子死前的两个月。在诗中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从中可见他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对生命的世俗或崇高的激动和关怀。全诗笼罩着浪漫、梦幻的色彩。

6、学生课外阅读。

答 复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 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第2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正确理解全诗的内涵。

二、理解全诗的情感基调。

三、增强学生坚强面对人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诗歌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内涵。

二、把握全诗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会有对于自己幸福生活的定义,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二、作者介绍(部分)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等。

在诗人生命里,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三、内容分析

1、全班齐读课文,请同学们概括第一节内容并说明理由。

第一节:虚构了一副自由独立、平凡温暖的尘世生活图景,寄寓了诗人理想主义的幸福生活。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前两者是平凡的劳动生活。劈柴喂马在现代的确算不得是常见的生活,但在海子那个年代,劈柴喂马是日常生活的一环,是安逸生活浓缩出的代表。第三个是个自由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平民普通生活所要关注的(举例买菜者)。“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前者是生存之基,也是整个平凡生活的基础,后者是美好愿景。

“做一个幸福的人”,作为一个具有自主自为能力的人,诗人自然有选择生活的自由,他可以选择去感受“幸福”。这里的“幸福”被限定在日常生活的意义范围内,主要指向满足日常欲望(物质的以及情感的)、享受世俗快乐,例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与亲人通信,等等。可以在“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过程中,感受日常生活本身包含的享受物质快乐、使人休闲放松的内容,欲望的满足具有接近幸福感的可能。

2、具体分析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粮食和蔬菜、大海、春暖花开

解析劈柴,可以联系生活背景。此处介绍海子家庭的贫困与往后的贫困生活。(海子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小山村。小时候,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环境中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随着大弟弟和二弟弟的降生,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上小学的时候,海子放学回家,为了让两个弟弟先吃,自己往往只吃些残羹冷菜。上了初中,农忙时,星期六下午上完课后,海子就从学校步行回家,插秧割稻.;第二天,照样做一整天的活,挣几个工分,以便为家里在年底分红时能多挣一些粮油。忙完活后,在菜地里拔几棵白菜炒熟(没有油只有盐)装入瓶中,作为他下个星期的美食;再背一瓶子的腌萝卜和四、五斤米去上学。1979年考取北大时,他手拿录取通知书在井边大喊大叫,为自己就要实现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火车、坐火车的愿望兴奋不已。上北大时,妈妈东借西凑了30元钱,给海子带上。乡村老裁缝的父亲,每晚挑灯夜战为乡亲们加工衣物赚钱供给海子在北大时每月10元的生活费。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1988年,孝顺的海子把妈妈接到北京昌平生活了一段时间,临别前,海子递上300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可妈妈知道儿子的生活也很苦:在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既没有钱也没有空闲去学跳舞、游泳、骑自行车。可是海子不被人理解,四次失恋,寂寞而凄凉地徘徊在封闭而贫穷的生活之中。在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又不被人认同,连诗歌的发表都极不顺畅。常远曾说:“今年开学后不久(即写这首诗的前后)”,(现在)“穷极了,临时到商店买个东西都没钱”。我认为,来自贫困而封闭地区的海子,他向往的不是那种陶渊明式的“闲散”生活,而是让全家能够吃饱穿暖,充满家庭温馨的普通生活。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可是他的家乡依旧是那么封闭而贫穷。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他的家人谁也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他从小就为不能摆脱封闭而贫穷的环境伤透了心。)

解析“马”,可以从以往诗歌中获得。“马”在海子诗中又有特别的象征意义。关于“幸福”的感受和想象里,“马”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 今天的马 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 富足 拥有一生/从黎明到黄昏/阳光充足/胜过一切过去的诗”(《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成才之路21页)。他喜爱以“马”作为自己到达理想之境的载体,如“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祖国,或以梦为马》);“青海湖上/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因此, 天堂的马匹不远)”(《七月不远》)等等,“马”有时成为诗人高蹈理想的人格映证:“在长长的,孤独的光线中/只有主要的在前进/只有主要的仍然在前进/没有伙伴/没有他自己的伙伴/也没有受到天地的关怀”(诗剧《太阳》)。因此,“马”在诗中出现,暗示着对尘世幸福留有怀疑,即刻准备出走的“先行者”姿态。(划线部分放入ppt)

一说劈柴喂马是安宁平凡的生活。朦胧诗本身具有多义性。另一说,《诗经里》有一篇叫《周南.汉广》,里面有一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说的分别是劈柴喂马,是迎娶一个姑娘之前的准备工作。

解析周游世界,周游世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理想,自由行走于世界各处,看各地人俗风情,普通人平常也会如此幻想,更何况诗人呢? ①什么人会关心粮食和蔬菜? 解析“粮食和蔬菜”,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人是最贴近生活,努力生活的人。海子关心粮食和蔬菜,就是关心生活中最平凡普通的部分。(联系上文海子的贫困)来自贫困而封闭地区的海子,他向往的不是那种陶渊明式的“闲散”生活,而是让全家能够吃饱穿暖,充满家庭温馨的普通生活。

②阅读“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有什么感觉,觉得这样的场景如何? 这句话比起前面的“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类普通的生活,更富有诗意,有种隐逸者的味道,也更加超脱尘世,成为一种精神上的、理想的生活状态。结合整节,诗人想象自己有这样一个既可以喂马劈柴关心粮食蔬菜的房子(在现实生活——尘世中的位置),又有一个超离尘世之外,眺望大海(超越尘世的理想彼岸)的空间。这样的地方是具有诗意的,也是不现实的。

解析“面朝大海”可以从“海”的方面解析。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同时也是这首诗的核心。大海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

解析“春暖花开”可联系海子最后的那首诗,《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春天”,“春暖花开”都是诗人对“幸福”生活的想象之境;“春天”带来“光明的景色”,这是渴望“复活”的诗人(《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想走进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间的矛盾可用“诗”来解释。)

2、全班齐读第二节,请同学们概括第二节内容并说明理由。第二节写诗人希望与亲朋沟通,分享幸福。诗人要把这种幸福告诉每一个亲人,每一个人,希望能把祝福与问候的温暖传递个每一个人。他并不希望永远沉默,他也希望能够和人们进行精神上的沟通,这是诗人向外部世界的敞开的刹那。比对于第一节,理想中幸福人的物质条件,这一节写了幸福人的精神世界,即幸福人与亲人朋友沟通交流。

①第二节的前半部分很浅显,诗人在想象自己明天做个幸福的人时,他感到的幸福似乎满地要溢出来,于是与亲人通信,要告诉每一个人他的幸福。但后半部分,“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这一句中,“幸福的闪电”是指什么?幸福的闪电告诉了我什么?

(幸福的闪电里,幸福是名词还是形容词?)(闪电具有什么特征?)

闪电是刹那间格外闪亮的东西,幸福感也可类似这种感觉,比喻说法。表现幸福短暂迅疾,稍纵即逝给人强烈震撼的特点,于诗人而言,可望而不可即。

3、全班齐读第三节,请同学们概括第三节的内容并说明理由。第三节写诗人对生活在尘世上的人的祝愿。诗人给予人们最世俗的三个祝福,也恰是最质朴,最真诚的三个祝福。(但是诗人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愿一个人留在尘世之外,这份遗世独立的情怀不完全是来自社会,更是来自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怀。)

①诗人为何要给山川取名?(什么时候人们会取名?)取名就是祝福新生,表达对被取名者的美好期盼。诗人为山川取名是表达自己对山川的喜爱,延伸出是对自然的热爱。

②诗人对陌生人祝福,表现出诗人是个怎样的人? 诗人与亲人分享幸福,为山川取名,祝福每个陌生人,他毫不吝啬分享幸福与传递祝福。诗人用极为纯朴,温馨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幸福的理解与感受,并将这种幸福感向外传布。诗人真诚的祈愿:每一个陌生人都在尘世获得幸福。展示了诗人的博大爱心和真诚善良,诗人爱着这世上的一切。

4、①然而在诗的最后,在三个“愿你”之后,诗人却“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前面的愿望都是为别人祈祷,自己只愿独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愿你的就是我所不愿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就是我所不愿在尘世获得幸福。

②诗人的这样想法其实在前面就已经有所流露了,可以找出哪些细节呢?

“从明天起”而非从今天起,不是今天也不是昨天,明天永远在远方,虚幻而又不可达到。幻想明天恬淡自然,自由自在的生活流露着今天的不幸福。明天起与每个亲人通信,而当时条件困难,没法达到。明天渴望交流,而今天却是孤独的。(孤独可以看成才之路第20页)

海子对幸福的理解是复杂的,他的思想与内心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现实生活的贫困、不如意让他异常的渴望亲情、友情、爱情,渴望打开封闭而孤独的世界融入世俗;另一方面,他又坚持、不肯放弃对于诗歌世界、纯粹的精神的追求,这又使得他非常谨慎,拒绝进入世俗。最后,他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那里安放灵魂,“放眼神明赐予的宁静”。

5、这首诗两次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何区别?

第一次说出,是第一章情调的顺向发展,即“喂马,劈柴”等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情调上是一致的。

第二次说出,是第二、三章情调的逆向发展,即本来顺着“愿你”“愿你”的祝愿,最后应是更昂奋的博爱情怀的展露,可是经由“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出人意料的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幸福是你们的,他人的,我海子仍旧偏安一隅,独守清高。所以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显示出诗人已经陷入矛盾境地: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去,面朝大海,背对大陆,背对众人;由此可见,他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这就是这首诗的情感发展的线路。

但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超脱了平凡的尘世生活,是诗人真意的流露。诗人在继续生活却失去追求诗歌美好,与写诗但可能失去生命的选择中最后选了后者。海子于1989年3月26日,写下这诗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后自杀了。

四、拓展朗读海子的其他诗作为终结

第3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教学目标:

体验美好诗情,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前者为重点,后者为难点。教学要点:

这首诗的特点是语言清新明朗,意象单纯明净,诗情温暖美好,是诗人真诚良知的体现,诗的背后却藏着一颗高贵痛苦的心。因此不必要事先介绍作者,只需引导学生细细体味诗人的情感便可感受作者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

一、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二、要求学生多次吟诵,力求读懂诗人海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提示:

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要从“明天”开始,那么昨天、今天的作者又在做什么?

2、于作者而言,幸福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诗人在诗中所称幸福的内容是哪些?(自由:“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自食其力:“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并且环境优美:“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喂马、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文本解读】

1、作者简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生前热爱长诗的创作,他创作了长诗《但是水,水》、《土地》等,但是影响最大的,受到后人广泛欢迎的还是他创作的抒情短诗。比如:〈亚洲铜〉、《以梦为马》、《五月的麦地》、《春天,十个海子》等。海子在农村长大,这十五年的成长经历对他影响甚深。首先体现在他对城市不能产生认同感。特别是他在城市生活中遭遇了恋爱的失败、工作上的不如意、与同事交往的尴尬之后,他更加热切的怀念那个纯厚而朴实的乡村。这样他也就更加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教学目标:

1.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2.结合海子生平,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感受诗人海子追求精神生活的崇高美。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9年3月26日,一个诗人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按照诗人故里查湾的风俗,自杀是不吉利的,但诗人还是毅然选择了自杀。后来,很多人不远千里,来查湾缅怀这个自杀的诗人。(《读者》2006.8)这个特立独行的诗人,就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海子。

今天,我们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简介海子

1.生平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着名诗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4、体会作者两难的精神处境

(一)导入

同学们,幸福,是一个美丽的词语,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和我一样,对幸福有着无尽的憧憬和渴望,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著名诗人海子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翻到课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作家及写作背景介绍

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

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

寓言、纯粹的歌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学习目标

1.感受诗歌所创造的美好意象和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2.体会海子的思想感情、精神追求,理解他博爱宽广的心灵世界。

一、导入

有一个风靡全国的游戏,它既可增长见识,又可开发想象力。现在就让我们的脑细胞动起来,一起来猜猜看每组四个词语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1、巧克力、红玫瑰、浪漫、烛光晚餐(猜三字)答案:情人节

2、鱼、玫瑰、荆柯、仙人掌(猜一字)答案:刺

3、茶、环保、邮局、翡翠(猜两字)答案:绿色

4、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猜两字)答案:幸福 这是属于一位诗人的答案,也许在有些同学看来,这几个词联想不到幸福。

那么哪些事物可以让你联想到幸福呢?能不能把你感受到幸福的那个场景描述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下你的幸福。

你认为幸福是……(学生讨论,发言)

但在诗人海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