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培训感言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感言
五天的理论学习,尽管短暂而紧张,但在这书香四溢、学究气浓的师大校园里,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的妙语箴言,反思着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
我觉得这次学习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教授们那“漫不经心”言语里,总是折射出教育的真谛、智慧的光芒,如“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教育是指向未来的事业,最好的教育者应具有做期货的素质”,“教学是理性的探险活动,是有智慧的活动,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想知道海水的味道,只需尝一滴,难道非要吞下大海”„„每一句朴实的话中都留给我深深的思索。
这次理论学习还是一次思想的沐浴,季教授帮助我们走出了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几个误区,规划一定要体现共同愿景,一定要聚焦学生的发展目标;余教授为我们策划了建设学校文化的种种途径,以期提升学校品质;卢教授和吴教授以行之有效的实例为我们诠释了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的内涵,中心在于“促进学生的思考”;还有北京名校长身体力行的智慧结晶,指明了校长的成长之路;更有学校内部事务的指点迷津,如楚教授的SIDR的模式分析,赵教授的薪酬绩效分配的理论支持„„每一场精彩的讲座,都会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积极的帮助。
另外这次学习形式多样化,听写结合,学思结合,小组讨论与集体交流相结合,这也将有效地巩固了学习成果。
第2篇:培训感言
“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 小学语文2009.12.3学习心 得
(四川 乐山师范学院 廖娅晖)
我有幸参加“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培训班学习。这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水平,根据教育部《2009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总体工作部署而组织实施的,也是教育部首次组织的较大规模的培训者培训项目,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为期十天的培训,学校有针对性地安排理论梳理模块、项目设计模块、案例研讨模块等,旨在提高培训者从事教师培训教学和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发展。
培训紧张而有序,每天匆匆奔走于学习、听课、餐饮和休息的几个地方,时间排得满满的,甚至晚上,我们都要网上查找资料、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紧张,但每天的感觉都是充实而幸福的!这十天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十天,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十天。
在这十天的培训中,我们通过聆听专家的精彩报告,与同行们的讨论、交流,思维的碰撞,发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培训的现状、问题进行探讨,为我们打开思路,象一支支清醒剂,让我们冷静感悟、敬畏深思。1
让我们享受了一顿教育理念上“饕餮大餐”。
一、理论导航,更新既有观念
多位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使我们收获着专家们的思想精髓、理论精华的同时,在思想观念上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犹如“醍醐灌顶”,让我们能站在更高的、全新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看待语文教学。
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了传统的授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通过这次的培训,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因此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由此需
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二、专家讲座,引领前行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给学员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学员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这十天的培训,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
华东师大的倪文锦教授做了题为《语文教师专业素质与有效教学》和《走进“读图”时代的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倪教授从教师专业素质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执教能力)、研究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以写作教学为例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种倾向。在《走进“读图”时代的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中,倪教授提出:“人类已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媒介语言会逐渐成为语文课程的新的语言形态。并提出了“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它有利于提高写作速度。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信息的充分交换。有利于文章的修改、交流和网上发表,有利于建立学生的写作档案袋,实施档案袋评价。有利于教师在网上“面批”学生的作文,师生切磋,既增强了批改的针对性,又加强了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实效。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使我受益匪浅。
华东师大的懂蓓菲教授做了题为《作文教学的多元困惑与对策》,懂教授从作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作文知识的多元论,多写就行;丰富的生活决定论,内容至上;淡化体裁能减压,不拘形式;认真批阅促进观,替代一切。深入浅出的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对策和愿景:
1、基于科学的研究成果;
2、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
3、传承我国优秀文化;
4、不断的创新。在此提出了有效作文教学的策略:
1、符合规范性;
2、具有明确性
3、具有多样性。
陕西师大的张迎春教授做了题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报告向我们介绍了先进的教研经验,让我懂得了校本教研的重大意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一个合作的团队,一个有效的组织,而校本教研是最好的一个载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和促进每位学生更好发展离不开校本教研的有力推进。校本教研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理论素养进一步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而我们在校本教研中如何作为?进行校本教研应注意什么等问题,张迎春教授给我们明确了方向,指点迷津,真是受益匪浅。
成都市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肖成全老师做了《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的有效设计及其有效策略》,肖老师从有效设计的要素分析入手,提出了有效实施的8大策略,展示了几个培训方案的案例,并结合案例分析,使我们对怎样设计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有了更直观的清楚的认识,让我们真切,具体的感受到现代培训的变化。看来培训中如何参与互动,如何建立远程培训平台,如何将培训课程走向精品化„„都是我们应该认真
思考的问题。
还有李继峰教授做的“语文教师能力提高对策”、一线教师戴瑞老师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孙静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等等,也让我们深受启迪,如获至宝。
三、对照反思,提升思想境界
参与授课的专家、名师,每一位身上都有着许多闪光点,他们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对教育的热爱,统统都融入在他们生动精彩的讲座中,也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我。我从课程中、从教师们的教学魅力中感悟到了:教师的品味在于内外兼修、在于人格与专业的共同提升,修炼、激情与创新是成为优秀教师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在这里,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带着现代技术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力争成为一名教育的成功者!善于捕捉教育的机会,发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领悟教师言行中传递的真诚、情感、智慧,并将教师的理解、期待、鼓励内化为努力学习的内驱力。在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呵护学生学习兴趣的萌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3篇:培训感言
培训感言
2012年12月17号-21号充实而丰富的新员工培训,让我对我们的公司有了更深入了解。企业文化,角色·心态·责任,产品知识,感悟等精彩的培训课程内容,使我受益匪浅。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更何况这么多优秀的培训讲师和前人的教导,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培训,我们对公司的状况及未来规划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确定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
培训老师讲课非常有特色,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故事由浅入深,寓大道理于小故事,使培训课更加生动精彩。在培训中讲师们有很多部分强调了“心态”,我觉得还可以理解为员工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为什么要把“修身”放在第一位,我想应该和“做事先做人”是一个道理。“人”决定“事”,形成品牌
第4篇:培训感言
培训感言
本学期参加了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教程的学习,使我能近距离、较为系统地接触这些贴近自己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学习可视化工具,我们认识了各模块的内容和结构,学会了制作思维导图,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认识了主题单元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能够用思维导图设计主题单元,明确了研究性学习的的过程,摄深入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为自己的主题单元涉及研究性学习方案,根据自己选定的单元学习主题设计资源框架,选取收集资源,最后围绕单元学习主题创建主题资源网站,用优化的、有效性的方法培养了我们对课程整合的动态思维,建立了我们自己的电子学习档案袋,了解了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总结如下:
一、根据教学目标选用评价方法,尝试着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考核的分数、鼓励的语
第5篇:培训感言
2015国培研修作为坊主我的感言是。
3、实用、运用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除传授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用能力。如果只传授学生书本知识,而不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将变成书呆子。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诚和热情及对所教学科的浓厚兴趣,来自教师创设的恰当的问题情境、悬念,来自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
5、启发学生思维,独立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因材施教的能力。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有共性,也有个性,而且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身能力,给予各个学生不同的教育,才是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
7、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在科学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