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一文的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08 07:13: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生命,生命》一文的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一文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教学《生命,生命》文章,本着课标中“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的能力”的理论指导,以及语文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指导。选用创设情境,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们做个游戏,请大家双手捧胸,双眼合闭,静心感受或聆听自己的心跳。然后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人的生命细算却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今天我们读的课文也跟这生命有关,题目是《生命 生命》(板书),文章的作者杏林子 12岁就染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伤了,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读一下这篇文章,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杏林子对“生命”这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有何感悟呢。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思考:是那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这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思考?

三、交流探讨

1、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思考:是哪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这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思考?

明确:

⑴ 是哪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飞蛾:求生之欲望

香瓜子:生命之顽强

心跳:生命之可贵

⑵ 这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思考?

要使生命“有意义”“有价值”不辜负生命意味着要为生命而“奋斗”。

2、其实,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能引发我们思考“生命”这一话题。下面,就请大家从社会、生活、历史或文学作品中找一些能引起对“生命”这一永恒主题的思考的例子,说说能引发那些思考?先分小组交流,再在组内推举一位讲得精彩的同学作全班交流。

3、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一定受益非浅。这里,老师也想说几个发人深省的例子。

第一个:据说,人体的头盖骨是世界上最致密坚硬的东西,科学家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把它剖开,后来,在里面植入一粒种子,奇迹发生了,种子发芽了,并冲开头盖骨长了出来。种子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哪。

第二个:九八抗洪救灾的日子里,大家都从电视里反复看到这样的镜头:解放军叔叔成冲锋舟救出被围困在洪水中,死死报住一棵大树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江珊,据说,它紧紧抱着那棵救命树,整整有十九个小时,而这,远远超出了人体力的极限。生命的潜能之强大令人震撼。

第三个:一次泥石流,冲毁了一个村庄,救援人员扒开一间灌满泥石流的屋子的屋顶,救出了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孩,已经不能说话的小孩却死活不愿离去,拼命指着他的身下。救援人员继续往下挖,挖出一个女的,已经没有呼吸,却保持了这样的姿势──身体直立,双手上举,象是托着什么。而此时,小孩还不罢休,救援人员继续往下挖,又挖出一个男的,保持了同样的姿势。他们是谁呢?他们的双手托着什么呢?对,他们是孩子父母,他们相继用自己的生命把孩子托出了泥石流。

第四个:某旅游胜地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一缆车车厢突然脱落从高空坠地,在坠地的.一刹那,一对年轻的父母把他们的孩子高高托起,她俩双双遇难,而孩子的一幸存。著名歌手韩红从报纸看到这个感人的故事后,收养了那个幸存的孩子,并且创作了那首感人肺腑的歌──《天亮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歌颂亲情和生命的歌。

(播放《天亮了》)

四、教师结束语

老师讲了这么多,并不是要从中挖掘什么深刻的意义,而是要大家明白关于生命的另外两点思考:第一点,生命是强大的,任何时候,要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二点,生命并不仅仅属于你自己,任何时候,不可轻言放弃生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挫折、危险,要珍惜生命。

最后,老师想把汪国真的诗作《生命 生命》送给大家以共勉,愿同学们能在你有限的生命中搏出你无限的精彩!

(教师诗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 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五、布置作业

以“由生命联想到……”为题目,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感受,并把你的这些感受写到你的《心灵小语》上去,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

【执教感言】

《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第三层次是知识的拓展延伸部分。重要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所以设计的这个话题:由生命你联想到什么?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成为学生心灵放飞、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过程。我应努力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生命活动过程。我相信我能够做到!

第2篇:冰心的生命一文教学设计

冰心的生命一文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本文作者不直接回答生命是什么,而是通过举飞蛾求生、瓜苗从砖缝中长出、倾听心跳三个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启发我们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懂得要珍爱生命,要有顽强的生命力,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四年级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深刻,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扩大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熟悉文本,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形成与自己已有体验的对话,不论粗糙或细腻,只要能谈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做到各人学中有得。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认识5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等词语。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方法目标:

⑴ 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并表达最深的感受。

⑵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懂得要珍爱生命,要有顽强的生命力,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师:人的生命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今天我们来看杏林子是如何感悟生命的。

2、简介作者:杏林子

二、整体感知

1、师:

请大声朗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

⑵ 自主探究:

文章写了什么?写了几个事例?(提示:可抓住文中的词语概括)

2、生大声朗读课文,归纳结构概括课文的内容。

3、听写生字,强调扰,比较蹋和踏,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三、研读赏析

1、选读:

师:作者举了三个事例,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谈谈从这个事例中,你感触到生命是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过渡)这篇文章所以如此震撼我们,是因为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

2、寻读:

师:请寻找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从句子中感悟到了什么?

生:合作探究(四人一小组),讨论回答,推荐小组中的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

这些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词句是很能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也才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朗读时特别应注意。

师:朗读指导,注意把握朗读技巧:

⑴ 注意语速、语调、停顿、重音。

⑵ 理解内容,有感情、有表情地加以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积极的生命观。

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范读并评议;着重讨论朗读时对重音的把握;再齐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了作者的情感,那么你对生命有什么感悟,或者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请说说。

师引导学生交流⑼

请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是,再联系到生活实际。

示范:

我感受到生命是自强不息,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又如作者,因为得了类风湿关节炎,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的呼唤生命,写了许多文章。

我感受到生命是顽强拼搏,张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顽强与命运抗争,而《轮椅上的梦》成了激励青年上进的明灯。

我感受到生命是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伟大的作家鲁迅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我感受到生命是不断的奋斗,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献于发明上。

我感受到生命是助人,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

过渡:

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的自然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发人的,同时,她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

3、研讨:

师: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加以归纳概括,并由此形成板书。

教师引导:

⑴ 最后一段有一对反义词,有限的生命指什么 ,无限的价值指什么?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⑵ 怎样才算活的光彩有力?结合例子说说哪些人活的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白白流失?

连起来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四、体验反思

师: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五、总结概括

读罢全文,你想说什么?我想说的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枯萎,别让我们的精神之花凋谢,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

六、布置作业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感受,写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19、生命 生命

飞蛾:挣扎求生──应当珍爱生命

香瓜子:砖缝冒苗──要有不屈不挠向上的精神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第3篇:读生命生命一文感想

读生命生命一文感想

读生命生命一文感想

“生命”是什么呢?

也许有人说:“生命,不就是血在流动吗?”或者有人说:“生命,不就是心脏在咚咚直响吗?”现实的人或许会想:“生命,不就是要经过生老病死吗?”诚实的人更会想:“生命,不就是有血有肉吗?”但自从我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后,我才发现自己对生命的见解〈几对生命的意识竟是如此浅薄。我开始悔恨我没有在我的`生命上添上色彩,开始为我没有用时间在生命这本书上写下自己的辉煌而羞耻,我更讨厌自己没有让短暂的生命变得更加富有生活情趣......

我出世以来,甚至到至今仍未弄清楚什么是生命。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漫长的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部机器,那么时间则是组成机器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沙坡头区兴仁小学 教师:张学菊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字浅显易懂,但课文中作者对生命所作的一些理性的思考,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揣摩其中的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过程与方法

1、情景体验,转换角色,理解生命的坚强。

2、读中感悟,思中感悟,体会生命的可贵。

3、在生活实践中谈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生命的真实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阅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感受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培养学生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结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说:“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宇宙间最大的奇迹是正是生命。了解作者,引出课题,板书:生命 生命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标。

三、初读课文,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生命,生命》一文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命,生命》一文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