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正投影与三视图评课稿
正投影与三视图评课稿
本课内容专业性强、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进行过相关培训,对内容也从没有一种系统的认识。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就如何化难为易,化专业为通俗,让学生能很快融入到课堂中去,这是教学一开始要解决的问题,郑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当要把设计的作品拿去工厂加工的时候,怎样向加工师傅准确的表示自己作品的形状和尺寸?”(学生在第三章曾制作过小凳,当要工厂师傅根据设计方案加工实物时,面临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接着引入了郑老师们的课题《正投影与三视图》,提出了大家曾经玩过的手影游戏,这个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每个同学都玩过的游戏,以此来启发学生思想、引起联想的事物和机会。投影能够表现出物体的某些特征。试着让学生进行信息的迁移。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打破某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为后面所学内容作铺垫。既引导了学生自觉地探索本节内容,又使前后的衔接较为流畅。
就这一导入过程的实践来看,发现虽然这些是同学们所熟知,但光是老师来讲的话,难以调动课堂气氛,所以加强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又要保证时间要把握好,以免感觉整堂课头重脚轻。
在知识点的教授过程中,此节内容是比较枯燥无味、专业性又强的知识。
郑老师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三投影体系模型和Flash动画师生一起来探究三个试图的形成及相互之间的规律。这些教学手段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更加丰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不仅保持内容的科学原理,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创造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探究式学习,运用模型、多媒体软件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把整个心理活动都积极参加到学习中来,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通用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即将走入高校的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素养,激发学生技术兴国的热情。
此过程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认知水平不同。所以学生的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特别在通过模型和动画来展示课程内容时,展示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理解透彻,引导学生根据展示内容来总结知识点。最后老师作出比较全面完整的知识总结,并提出一开始所提的问题,做到前后呼应。
随后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动手操作,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相互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鉴赏水平;通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提升。在这个阶段郑老师采用了阶梯式的练习模式让学生从简到易,能对知识从表到里的理解。对于个别理解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个别辅导,学生通过练习也对课堂知识进行再一次的巩固。通过实践动手练习,老师可以把握学生认知课题的现状。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各种具体情况。教师经过对学生各种学习情况的分析、研究,抓住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在节骨眼上适时进行启发和指导,使学生困惑、纳闷的思维豁然开朗,另见天地。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提出一些疑惑,教师应该针对学生提出的关键问题迫切要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相机指点,讲清思路,启迪思维,让学生自致其知。关于这一点曾有学者作了如下描述:“观察力是基础,记忆力是桥梁;思维力是核心,操作能力是检验知识技能掌握的客观标准。”
最后采取了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是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一种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间的互评可以增进学生之间学习上的沟通,互通有无。学生互评的过程也能提高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是一种由知识转向了能力的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评价可以反馈学生的认知情况、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成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所以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习者。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起到正误、释疑、排难、补充、深化、扩展的作用。讲授方式要灵活,态度要稳定,语言要精当。不仅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第2篇: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
常见的技术图样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刘建明
liujianminger@sohu.com 联系电话:025-83998690 常见的技术图样--简案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草图,(识读)透视效果图图和绘制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及分析
1.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了解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3)了解三视图的技术语言特性;
(4)了解三视图的一般绘图规则。
2.能力目标:
(1)能绘制(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技术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
(2)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
4、教学重点:
(1)了解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2)了解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4、教学难点:
(1)选择摆放位置确定主视方向;
(2)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四、教学准备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模型,泡沫塑料,肥皂,小刀,印框绘图纸,绘图板,铅笔,三角尺,圆规等。
五、教学策略及媒体运用
在本节的教学中,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知识建构——合作探究——总结提升——能力拓展”。本节安排1课时。
1、通过学生对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进行回顾和复习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利用点光源和平行光源、立体模型、多媒体等教具演示投影、正投影下物体形状、大小变化以及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并建构三视图概念。
3、学生根据正投影特性,三视图成图原理和方法,利用平行光源合作探究三视图的绘制。
4、学生使用实物展台展示绘制的三视图,师生共同总结三视图的一般规律和规则。由识读三视图练习,体验三视图在技术交流中的作用并拓展学生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正投影与三视图
一、投影法的概念
二、投影法的分类
1、中心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是投射线汇交一点的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是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平行投影法分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三、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图样是根据正投影法的原理所绘制而成。正投影共有三种特性: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四、物体的三视图
1.工程上为什么要用三视图?
在工程设计时,使用的投影图必须能够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为此,人们采用增加投影面的方法,来达到完全确定物体形状的目的。
2.位置与主视方向?
3.建立三投影面体系
它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组成。
正立投影面,简称正立面,用“V”标记;
侧立投影面,简称侧立面,用“w”标记;
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H”标记;
4.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形成圆柱、圆锥、球体、六棱柱
5.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主视图反映它的长和高,左视图反映它的宽和高。因此,物体的三视图之间具有如下的对应关系: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6.绘制三视图的步骤。
自习
1、填 空
2、对照立体图,在三视图中填空物体的方位
3、对照立体图,将对应的俯视图、左视图号填入表中
马上行动P119绘制三视图
小结:
1.工程上为什么要用三视图?
2.位置与主视方向?
3.三视图的三投影面体系
4.三视图的形成圆柱、圆锥、球体、六棱柱
5.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6.绘制三视图的步骤。
一、形体分析,二、制图,1、选择绘图比例
2、选择图纸
3、绘制主左视图的基准线
4、画出主视图
5、画出45°角的辅助线
6、分别画出左视图、俯视图
7、检查,加深图线
8、标注尺寸、代号、完成全图
马上行动P123切制实物模型
课后作业
1.预习形体的标注尺寸
2.完成P129的第二题
【教学流程图】
【备查网址】
1.网址:http://www.njwz.net/object/keji/
.
博客:http://www.njbxjy.net/blog/5z/blog.asp?name=5zljm
.
主页:http://www.njwz.net/mainsite/show.aspx?id=111&cid=129
upload/temp_08050718158279正投影与三视图.ppt
:五中科创之花
第3篇: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范文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范文
学情:学生在高一阶段的数学已经经历了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正投影概念,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能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视图形成的模拟演示,体验三视图的作图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前人经验的情感,养成一丝不苟的作图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图三视图;
(难点)对宽相等的理解,不按规范位置作图
教具:三视图投影仪,组合体模型4个,三角板,圆规
教学过程:
一、讲解为什么要采用视图表达
1、直观图表达有许多不足之处:A难画,B尺寸标注不清
2、目前在机械加工和建筑等许多领域,通用的表达物体的方式是视图,优点:能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大小。也有缺点:不易看懂,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练习。
3、视图与投影有密切的联系
二、讲解正投影
第4篇: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简述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简述
平阳中学章青道
学情:学生在高一阶段的数学已经经历了三视图的画法。教学目标:
知道正投影概念,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能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经历三视图形成的模拟演示,体验三视图的作图过程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前人经验的情感,养成一丝不苟的作图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图三视图;
(难点)对宽相等的理解,不按规范位置作图
教具:三视图投影仪,组合体模型4个,三角板,圆规
教学过程:
一、讲解为什么要采用视图表达
1、直观图表达有许多不足之处:A难画,B尺寸标注不清
2、目前在机械加工和建筑等许多领域,通用的表达物体的方式是视图,优点:能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大小。也有缺点:不易看懂,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练习。
3、视图与投影有密切的联系
二、讲解正投影
1、表述投影现象:
2、投影现象的
第5篇:常见的技术图样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简案
常见的技术图样--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简案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草图,(识读)透视效果图图和绘制正等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