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1 09:56: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9页例题及第10页练习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正确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掌握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异同。

教学方法:

组织归纳法,讲授法,谈话法。

师生齐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彩笔。教学过程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9页例题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师:运动会上学生们正在进行跳高和跳远比赛,让我们去看看吧。说一说你们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生1:谁跳得高? 生2:谁跳得最远? „„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当小裁判,评出谁是第一名。(板书课题:比大小)⊙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习比较整数部分是“0”的两个小数的大小。

(1)大胆猜测。师:在跳高比赛中,王红跳了0.69米,李娜跳了0.8米。她们谁跳得高一些呢?(生各抒己见)(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认为李娜跳得高一些,你们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这样比较的理由。(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比较的方法)方法一 单位换算比较大小。因为0.69米=6分米9厘米,0.8米=8分米,8分米大于6分米9厘米,所以0.8>0.69。

方法二 根据小数的意义比较。因为0.69是69个0.01,0.8是80个0.01,80>69,所以0.8>0.69。

方法三 化成分数比较。因为0.69=,0.8=0.80=,>,所以0.8>0.69。

方法四 画图比较。(画教材9页中间的小数直观图)通过画图就可以知道0.8>0.69。2.学习比较三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9页例题情境图及跳远成绩表)师:谁跳得最远?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比较的方法)

师:用单位换算和画图的方法虽然容易理解,但是操作起来很麻烦,有没有更简捷的比较方法呢?

(课件出示小数数位顺序表)借助小数数位顺序表,师生共同明确2.97,3.13,3.08的整数部分分别是2,3,3,所以可以先判断出最小的是2.97,要比较3.13和3.08的大小,应该看它们的十分位,3.13十分位上的数是1,3.08十分位上的数是0,因为0

师:可不可以用数线上的点来比较呢?(学生利用数线上的点来表示数的位置,然后比较大小)师:你们能将这三名同学的成绩按顺序排列起来吗?你们认为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来排?为什么?(出示课堂活动卡,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反馈)3.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师生共同归纳)

4.讨论:整数比较大小和小数比较大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完成课后“练一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比大小

0.8>0.69

3.13>3.08>2.97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第2篇: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及将几个小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2、使学生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掌握比较小数的方法并且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教具准备:课件

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比大小”的经验基础上,创设了孩子们熟悉的“购物”这一有趣的情境。从“购物” 主题情境出发,引出比较小数大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本课的教学采用了学生以小组讨论为主互相交流的学习方式,借助主题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得出结论,同时在描述和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流程: 激情引趣。

同学们都参加过什么比赛呢?你们在电视上看过演讲比赛吗?这些选手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看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三名演讲比赛的高手他们得分如下(出示情境图),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当回裁判,看看他们谁是第一名。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来当裁判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引起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初步感知小数有大小,体会比较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两个小数比较大小。

课件出示:两个不同超市的促销宣传单。

教师:老师想到超市去购买1个水壶和1个布娃娃,你建议我到哪家超市去购买呢?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经过充分的思考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倾听别人的思考过程中有所收获。]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时,我们就要看它的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2、学习三个数比较大小。

教师:张华同学也参加了比赛,他的成绩是9.96分,你能将他们三个的成绩按顺序排列起来吗?(指导学生看清楚按怎样的顺序排列)

订正答案 教师:你能结合这对这三名同学名次的排列总结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吗?

出示提示:(1)先比较()部分,()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2)如果()部分相同就要看()位上的数字,()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3)

[设计意图:通过一定的提示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3、可能得了多少分。

教师:参加这次比赛的最后一名选手是王平,他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你知道王平得了多少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会了比较小数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表示的意义。]

三、课堂作业:

1、比大小。

0.839 ○ 0.9 6.07 ○ 6.7 5.45 ○ 5.63 4.03 ○ 4.009 7.217 ○ 7.22 7.19 ○ 71.9

2、几个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是:小军1.56米,小强1.6米,小平1.52米,小云1.48米,把前三名的学生名字写在领奖台上。

3、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1.□

2、□>23.47>□ 3.□

4、□>70.02>□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题使学生由由浅入深地巩固新知,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3篇:《比大小》教学设计

加强自我修养,做一个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通过网上讲座的学习,受益匪浅。过去,人们总把教师比做“红烛”、“春蚕”,这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写照。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不仅要学会照亮别人,也要学会如何让自己永远灿烂,具备良好师德修养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而良好的师德修养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创造能力等业务素质的提高更是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将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1、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发展。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教师才可能全身心投人到教育工作中去,才能有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水平的内在驱动力。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表现出坚韧和热情,才能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劳动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比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

东田庄乡第一小学李德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

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3只小猴、4个梨、3个桃、2个香蕉的图片:1-5数字卡片:学具盒;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在多的后面画√

○ ○ ○ ○

()

△ △ △ △ △()

2、摆一摆

①第一行摆三个○

第二行摆△,和第一行同样多。

②第一行摆4个△

第二行摆□,比第一行多。

3、读数字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一些数字,请看黑板(边摆边说)你们能读出它们吗?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摆上数字卡片3、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二设计思想

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

在这节中,通过创设三只猴子分水果的情境和讲故事让学生自己运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一一对应相比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的探索发现。

2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这节的设计中,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让学生操作拿出与猴子和香蕉相对应的数字卡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得出猴子比香蕉多,也就是3>2,讲完后让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等等。

3及时反馈反思,渗透学习策略。

在本的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对解决问题结束的及时反思,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认知过程。比如,通过对各种个性化练习的及时反馈,让学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动画,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以及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符号的简洁,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作用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正确区分“”

(二)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

(三)教具:猴子、梨、桃子、香蕉图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播放动画。今天一大早啊,猴妈妈早早就起床去采了许多的水果回来,分给她三只可爱的猴宝宝。

2、提问:图中有什么呢?每一种水果分别有多少个呢?怎么分这些水果给三只猴宝宝? 从而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师:猴子说喜欢吃桃子,那我们就先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分西瓜

(课件演示)这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处荒凉的山脚下。由于正是午时,天气闷热。悟空心疼师傅,不辞辛苦,终于找到了一个西瓜给师傅解渴。师:一个西瓜,怎么吃?

悟空说,我们4个人,就平均分4份,一人一份好了。每人吃1/4。八戒一听急了,忙说我不要1/4,我的身体这么强壮,我要吃1/8。悟空一听乐了,说:“你确定要吃西瓜的1/8,不后悔。”八戒见师兄答应了,急忙说:“好,好,好!”

师:可八戒在切完西瓜后,见到自己的1/8就急了,说师兄欺负他。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操作探索,合作探究

1.看图比大小,建立“形象比较”模式(1)比较分子相同分数大小

师:请大家同桌间在圆形图片上分别表示出1/4和1/8,然后和你的小伙伴观察讨论一下,八戒自己提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比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第21页第5~ 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l~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l、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比大小》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大小》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