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8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的呈现是在学生学了“2——7的乘法口诀”以后,所以教材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归纳出8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8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说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教法
1、抓起点,破难点。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有了很高的学习起点,这时的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应该说是清楚的,对8的乘法口诀也不会特别陌生。如果老师还是按照以往的思路先创设情境再一步步教学,势必已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开门见山的方法,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今天的学习内容,然后叫知道的学生来说一说8的乘法口诀,猜测一下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秘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验证,这样的口诀到底对不对。当学生用各种方法对各句口诀进行证明时,他也就真正理解的口诀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二)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新课改要求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本节课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并把数学知识利用到显示生活中。
2、小组合作:这体现了新课标准要求学生要“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学习的方式。
三、说教学实施过程:
(一)铺垫孕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开头我首先创设了小猫钓鱼的情境,从情境中引入摆一个大正方体用了8个小正方体,这里有几个8?这样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明确了几个8是几,为8和乘法口诀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顺理成章地转入到后面的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自编口诀,发现规律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2到7的乘法口诀,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编口诀前我先让学生进行猜测:8的乘法口诀应该有些什么特点?有了大概印象后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在老师发下去的表格上填写乘法算式和口诀。
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用口诀解决问题,所以在编完口诀后我接着提问四八三十二,六八四十八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明确了口诀表示什么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8的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发现规律,这样使学生在后面更容易背诵口诀。
2、读,背,对口诀
在初步认识了8的乘法口诀后,接下来的任务让学生记住口诀,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取了多种形式帮助他们记忆。
首先我让他们齐读,又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接着自由背,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背给对方听,紧接着认为自己能背的都背一次。
再次我让学生进行对口诀练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说出得数和口诀(开火车,同桌,四人小组,大组,横排,竖排)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猜密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基本练习,书本P73---3直接填答案)为了使题目更加有趣,我设计了让学生忙小蚂蚁猜密码的情境。
2、(基于儿童的特点,儿歌读来朗朗上口,我让学生计算儿歌的字数:课件出示儿歌,让学生从字数上观察,问可以提出什么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可以横看,竖看,一句、两句、三句、四句)
3、生活中的数学:(新课标注重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我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1)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生举例)
(四)游戏:玩扑克(由于小学生比较喜欢玩,所以最后我设计了玩牌这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这节课的知识)
同桌每人手上有1到8的8张扑克,两人同时从对方手上抽一张扑克,并出示给对方看,然后把这两个数相乘,谁说得准确而且快的这两张扑克归谁,最后扑克多的为赢。
(五)小结评价:(最后我进行了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怎么样?谁表现最好
《8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本课根据乘法口诀的生成规律,从学做中国结的话题入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思考,进一步体会乘法含义。通过让学生找口诀中的规律和交流想法,找到记忆口诀的方法。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师生游戏、生生游戏等多种活动,能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8的乘法口诀,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整节课,情境设计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活动注重丰富有趣,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学习情感和应用意识。学生情况分析:《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推导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使学生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寻找口诀规律,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学会如何与小伙伴合作交流,培养合作精神。让全体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和意义;探索寻找口诀规律,记忆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让学生做课前小研究编出8的口诀,并在做的过程中体会意义和发现规律;通过齐读口诀重点有针对性地记忆个别口诀;选取几个有趣有吸引力的例题激发他们努力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教学难点:体会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在6、7口诀讲解中细讲口诀的意义,在此放手让他们自己发现总结;提醒他们从口诀的各部分分别找规律以及联系前面所学发现“几的口诀就有几句”的规律;记忆口诀需要多联系和多找规律,以此帮助他们记忆。四. 教学方法
采用生本教学的理念。因为我发现这一理念确实能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我结合这一理念和自己课堂组织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灵活适用:实行两人一组、讨论汇报、讲解提示、重难点强调的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 课前小研究: 我的发现
乘法算式口诀
1个中国结8枚钱币
1×8=8,8×1=8 一八得八
(一)激趣引入:
师:今天我们的新朋友凯蒂在做什么呢?一起去教室看看,她在做(生:中国结)。教学策略:提示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
(二)探究新知:
师: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能得出什么数学信息? 生:每个中国结上有8枚钱币。
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数数,形成数学信息的概念。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一个中国结上有8枚钱币,就是1个8。谁能说一下1个8的乘法算式?
生:1×8=8,8×1=8。
师:不错。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2个中国结共有多少枚钱币?
师: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有一个中国结有8枚钱币联想到两个中国结需要多少枚钱币,其他同学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3个中国结共有多少枚钱币?(乘法算式是3×8=24,8×3=24)生2:4个中国结共有多少枚钱币?(乘法算式是4×8=32,8×4=32)生3:5个中国结共有多少枚钱币?(乘法算式是5×8=40,8×5=40)生4:6个中国结共有多少枚钱币?(乘法算式是6×8=48,8×6=48)生5:7个中国结共有多少枚钱币?(乘法算式是7×8=56,8×7=56)生6:8个中国结共有多少枚钱币?(乘法算式是8×8=64)师:谁能解决“2个中国结共有多少枚钱币?”这个问题? 生:2×8=16,8×2=16。师:很对!可是你为什么用乘法呢? 生:因为用乘法比较方便。师:谁能解决下一个问题?
(依次提问,学生依次回答,老师同步板书乘法算式。)
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吗?(学生都踊跃举手准备回答。)大家都是编口诀的小能手,相信难不住你们。好,听要求:老师说“开始”后同桌之间讨论一下昨天晚上的小研究,编出口诀;讨论结束后坐端正。看哪组同桌合作最好、速度最快。开始!(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板书“乘法口诀”。)
师:哪组同桌来展示(一下讨论结果?(生举手。)荆姿颖和周凡同桌。认真倾听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方法,所以他们在展示时你要认真倾听,他们哪里有错举手提出来,看谁听得最认真!
教学策略:准备好聆听编出的口诀。生:下面是我们讨论的结果:
乘法算式1×8=8,8×1=8的口诀是“一八得八”; 乘法算式2×8=16,8×2=16的口诀是“二八十六”; 乘法算式3×8=24,8×3=24的口诀是“三八二十四”; 乘法算式4×8=32,8×4=32的口诀是“四八三十二”; 乘法算式5×8=40,8×5=40的口诀是“五八四十”; 乘法算式6×8=48,8×6=48的口诀是“六八四十八”; 乘法算式7×8=56,8×7=56的口诀是“七八五十六”; 乘法算式8×8=64的口诀是“八八六十四”。我们的汇报完毕,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1:“四八三十二”中的“四”和“八”是什么意思,“三十二”表示什么?(“四”和“八”代表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三十二”表示积。)
生2:为什么不是“三八二四”?(因为不顺口,也和“二四得八”中的“二四”冲突、有歧义。)生3:“六八四十八”是什么意思?(“六八四十八”的意思是6个8相加是48,也表示8个6相加是48)
师:大家还有问题吗?(没有了。)他们小组的表现好不好?(好。)那大家鼓掌谢谢他们。师:现在让我们自豪地来读一读自己编的口诀吧!(生齐读)
(三)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1、找规律
师:在读口诀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1:第一个因数:按顺序排列。生2:第二个因数:都是八。
师:哦!每句口诀中都有数字8,那你们知道我们这节课学的是几的乘法口诀了吗?(生:8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8的乘法口诀。)还有规律吗? 生3:结果:都是每个比前一个多8,比后一个少8。
生4:6的口诀有6句,7的口诀有7句,8的口诀有8句,所以几的口诀就有几句。生5:我们学过了“四四十六”,这里 “二八”也是“十六”。
师:你这真是个伟大的发现,同学们从“8的乘法口诀”中还能找出这样一个积对应两个口诀的例子吗?(一八得八,二四得八;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师:很好!那假如记得“五八四十”,却忘了“四八”多少,怎么办呢? 生:四八比五八少一个8,所以用40-8=32可知“四八三十二”。
2、记口诀
师:真棒!现在自已读一读,记一记口诀,然后闭上眼睛说一遍,感觉一下哪句比较难记?(交流:一起想怎样记?根据每句递增8来记。)咱们一起来把有记号的这几句读两遍。教学策略:上面编完口诀后的读,是让学生体验一种自己编出口诀后的成功、自豪感,初步尝试记忆口诀。这个“记忆、齐读”才是孩子们记忆口诀的关键,通过它让孩子们尝试着从看黑板到不看黑板,从没记住到记住;并且通过后面“哪几句比较难记?”、“难记的读两遍”的点播和强化记忆,让学生能做到记住口诀。
(四)巩固练习
智慧乐园: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确实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小动物园玩一玩,瞧,这么多小动物都来欢迎我们了。我们先去青蛙家看看?
1、青蛙想和小朋友们对口令:四八(),()四十八,二八()
2、咱们再去小猫家。小猫正在写乘法算式和口诀:(1)根据口诀写算式:一八得八
八八六十四(2)算出得数并说出口诀:8×3=
6×8=
(3)真棒!接下来我们去小狗家逛逛。小狗家有好多水果,但你要算出它每个水果代表的数字才能吃到它。
草莓(图)× 8 =40
苹果(图)×7=56
葡萄(图)×7=42 教学策略:经过几十分钟的学习,学生都已有倦意,易分心,这几个练习针对学生们喜欢的“对口令”、小动物和形象的水果来出示,既可以放松又能激发他们做题的和数学的兴趣。对回答水果正确的用“草莓送给你”“ 苹果给你吃”“葡萄归你了”来进一步调动学习情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会运用口诀并计算。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不仅编出了8的口诀,还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如一只螃蟹8条腿,3只螃蟹有多少条腿呢?要去善于发现探索。现在回想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谈谈你的收获!(生:我学会了8的乘法口诀,我知道了8的口诀的意义,我知道了8的口诀有许多规律,我会用8的口诀了)
六、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8=8
一八得八
8×1=8
2×8=16
二八十六
8×2=16
3×8=24
三八二十四
8×3=24
4×8=32
四八三十二
8×4=32
5×8=40
五八四十
8×5=40
6×8=48
六八四十八
8×6=48
7×8=56
七八五十六
《光的色散》说课稿一、说教材《光的色散》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五节内容,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了光的折射的基础上学习的,涉及到对生活中常见的色光和颜色等现象的解释,以及红......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秦九海教学目的: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高福花 上坝小学教学内容:垂直与平行(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
《母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
教学设计的格式【任务分析】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1、实验道具2、多媒体 自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