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两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法,谈话法,情景想象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入新课
1、我们先来看几个奇形怪状的汉字,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能够根据图画,结合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你很会思考。掌声送给他。
2、齐读这个词,根据这几个字,能想象出天门山是什么样子吗?这几个字是我们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甲骨文,很像一幅简笔画,形象生动。这就是汉字的魅力之一。翻开书,看看注释一,了解天门山。谁来读一读?与我们所想一致。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古诗 《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强调“望”的书写。
4、齐读课题,读出高大、险峻的气势。
5、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李白有“诗仙”之称。板书。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出停顿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这首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注释,看插图,试着自己理解这首诗的意思,遇到问题可以和周围同学轻声讨论,大家都不懂的问题,在书上标记出来。
反馈:
A、大家读的特认真,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正音。B、谁再来读一遍,让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C、像这样,谁再来读一遍?
D、理解古诗有什么疑问吗?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不会理解,咱们先听课,老师讲完了,你再看自己会不会。认真听啊。
三、再读古诗,理解意境
1、我们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出诗的韵味,理解古诗内容,还要体会古诗的意境。这首诗像一幅连环画,一句一景。请大家默读古诗,找一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圈出来。(出示)
反馈:
A、你找到了哪些景物?
B、老师只圈出了这四种,你看对不对?为什么?楚江,就是长江,简介长江。出示图片。C、能用哪些字词来描绘这些景物呢?
提示:(1)比如诗中提到山是什么颜色的山?水什么颜色的水?(出示碧字)看这个字怎么写呢?板书。“碧”字,像青色的水晶,像绿色的翡翠。很多诗人对这个字情有独钟。(出示)
那天边的太阳、远处的帆船又是什么颜色的呢?(青山碧水红日白帆)
(2)我们再换个角度,如果说天门山是高的,那楚江水是?(山高水阔日遥帆远)
(3)一起读这几个词,这些景物组成的图画给人一种高广辽远、清新明丽的感觉,我们读的时候要慢一点,重点词要读得激昂一点。老师范读一遍。师生接读古诗。
2、我们跟随李白的文笔,畅游在诗的语言里,仿佛走在天门山、长江水的美景中。可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高广辽远,清新明丽的景色,是动态的!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画出让我们感受到动态美的词语。(出示)
这些动词,让整幅画动了起来,充满了活力!
(1)先看前两句。“中断”的“断”字,出示。如果说,天门山是被砍断,那是被谁砍断的呢?(楚江水)的确,楚江开吗!楚江水流到天门山这里,仿佛一把利斧用力地一砍,天门山就被分为东西两座山了!这一“断”、一“开”你感受到了楚江水怎样的气势?(浩浩荡荡、来势汹汹)谁来读出这样的气势?只读这一句。就是这样来势汹汹的江水,遇到天门山也会——至此回!看这个“回”字。金文、篆文的回字,你看像什么?(流水形成的漩涡)现在回字的解释有这几个,大家觉得在古诗中,哪个解释最恰当?
同学们,长江水气势汹涌,但是天门山却能让它激起回旋,翻滚抛掷,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呢?(坚硬、雄伟、有气势、险峻)。一个“回”字,带给我们这样的气势。谁能读出来?
汹涌的长江水,险峻的天门山,山水相互约束,相互较量。“中断、开、回”这几个动词赋予了山、水神奇的生命和磅礴的气势。我们这样读一下,我读“天门中断楚江开”,你们齐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我读“碧水东流至此回”,你们齐读“至此回”。试一下。再来一遍。
(2)再看后两句。
在这个教室里,我们班同学被分成了左、右两大组,和左边大组相对的就是右边大组,和右边大组相对就是左边大组。这时候,李白乘着一条小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谁和谁越来越近呢?如果你是李白,就会觉得:天门山离你越来越近。两岸的天门山,相对而立,离你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好像是出来——迎接李白了。李白从哪儿来呢?
“日边”什么意思?(太阳边)就是指水天相接的地方。李白乘着一叶小船从水天相接的地方缓缓驶来。
两岸相对而立的青山来迎接远方而来的李白,李白会对青山说什么呢?
这两句中的动词一“出”,一“来”,写得不仅仅是美景,还流露出了李白与青山的“情”。
为什么常见的青山夹江而立的景色,李白却有如此感情呢?这是因为,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他曾将自己比作大鹏鸟,说自己总有一天会和风一同飞起,直冲云霄!齐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为了早日实现梦想,25岁时,他离开家乡,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觉得实现梦想指日可待,这样的心情,和眼前高广辽远的山水如此相似,看到水冲山开,山阻水回的磅礴气势,他有感而发,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出示)全班齐读。
四、总结收获,回归文本
古诗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我来考考你们。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孤、帆”四个字。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林东三小 周素华 教学目标:1、理解《望天门山》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汉滨区培新小学 周蓓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背诵这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